• 2

[U-EV] 特粉先別急著崩潰,CCS2除了接頭較大較醜,其實電氣規格優秀好處多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66927

臺灣特斯拉在 2021 年 7 月 5 日宣布即日起將會導入 CCS2 充電,不再導入使用 TPC Tesla 專用介面的車款,引起特斯拉車主譁然,為數龐大等待 Model Y 的潛在特斯拉買家似乎對此並不抱以正向評價,覺得 CCS2 充電槍比起 TPC 的充電更醜更重。

甚至,有特粉不滿發出「新舊雙輸」之鳴,認為 Tesla 改換充電介面,現有破萬車主權益大受影響,而新車主也無法使用現有全臺灣的千支的 J1772,以至於現有 Tesla 以及各種合作業者已經設置的 TPC 目的地充電器,使用極為不便。

後續衍生的效應,牽扯複雜,但事實真是如此悲觀負面嗎?


臺特開始改裝 Supercharger,V2、V3 配置改變有別
首先,臺灣特斯拉表示,將在 7 月底前將全臺灣現有的 TPC 超級充電站、都改成 TPC+CCS2 雙規格並行的配置,而未來新導入充電設備基本會以單樁雙槍(TPC+CCS2)的型態,但也會視不同站體的需求,採用單樁單槍(CCS2)的形式,但原則上會提供車主兩種的快充選擇。

以國內 Tesla 現有及未來的設置上,V2 超充站是以單樁雙槍的方式設置,V3 超充則是單樁單搶(TPC 或是 CCS2)。

因此,就短期來看,部份 V3 的超充樁被改為 CCS2 介面,TPC 車主可使用量因而減少。但是長期來看,臺灣特斯拉持續興建的新超充站,仍會增加 TPC 的基礎建設。那對於舊車主而言,站點數仍會增加,槍數差不多持平,不會輸的局面。

對於新車主而言,在臺灣特斯拉的承諾之下,當首批車輛到港之際,超充站的 CCS2 建置已經完成,而且全省各地的 IEC 62196-2 Type 2 的歐規介面目的地充電站正在積極建置,而 Tesla 也會販售歐規界面家用充電器,所以對於新車主而言,初期在不能使用現有 J1772 充電器的支援,的確會有不便,但是隨著臺灣特斯拉基礎建設持續擴大,很快的,其使用便利性就會超過現有的 TPC 車主的使用。

待第三方充電業者加入,Tesla 車主選擇更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車輛改用 CCS2 的介面之後,新車主除了使用 Tesla 自己建置的超充站之外,未來第三方充電業者,也可以加入服務的行列,為 Tesla 車主服務。

過去 Tesla 使用的 TPC 界面並未對外公開,所有的業者都無法為 Tesla 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或僅能透過 CHAdeMO 轉接但卻受限彆扭的功率。因此,超充站的數量即是 Tesla 車主所能使用之快速充電站。一旦改搭 CCS2 規格後,若有業者開始提供 CCS2 直流快速充電服務,Tesla 車主享受的充電站數量及覆蓋率,等於超充站數量加上第三方之 CCS2 快充站,快充服務的覆蓋率將大勝其餘品牌。


家充也有亮點
當換上 CCS2 版本的 Tesla 產品之後,消費者在家裡可以安裝的第 3 代家用充電器 Wall Connector,亦必須改變使用 IEC 62196-2 Type 2 型的 AC 慢充版本。從原廠的使用手冊中可以發現,原本的 TPC 版本使用單向用電,在 240V、48 安培的狀況之下,可以達到 11.5 kW 的充電。

但是新的歐規家用充電器,在 230V 單相之下,以 32 安培可以達到 7.4kW,若是 230V 三相用電,則可以達到 11kW,若能提供 400V 三相電力,則可以達到 22.1kW。因此,臺灣特斯拉車主,若是充電樁安裝的環境 (例如中小企業主開設的工廠) 能以 380V 三相電力進行安裝,將可以在自家使用高達 20kW 的充電。

現在直流超充站,平均每 kW 充電設備的價格在 1 萬元上下,但是使用 CCS2 界面的車主,等於可以 1.9 萬元的設備,就在自家享用市價 20 萬元的充電速度。

電氣規格更前瞻優秀
若追根究底從電氣規格的角度來看,CCS2 的電氣規格其實比 Tesla 的快充系統更為前瞻優秀。

現在 Tesla 的 Supercharger 超充系統,是 2012 年 Tesla 所發表的直流快充,其工作電壓為 480V,最常見的 V2 超充,最大功率為 118kW,而 2019 年所發表的 V3 超充,則宣稱最大功率為 250kW,但是其實設備的額定電壓是 500V,額定電流是 350A,所以額定最大功率僅為 175kW。

所謂的最高 250KW 充電功率,其是利用 Boost 的方式以超額電流與電壓方式達成高功率,因此並沒有辦法長時間穩定高功率進行高功率充電,以 Model 3 2021 年式實際使用大約僅有 5 分鐘能維持在 200kW 以上,而在電池容量達到 50%之後,很快就掉到 100kW 以下。

而 CCS 充電標準是在 2012 年所通過 1.0 版,並在 2018 年更新至 2.0 版,所支援的最大充電功率達到 350kW,比起 V3 的超充大上 40%,雖然目前 Tesla 的車輛並無法使用,但是讓人對未來的支援充滿期待。

此外,CCS 充電標準在架構上已經支援 V2G,支援未來智慧電網的運作等,在規格上是更為前瞻的架構。

CCS 2.0 所支援的電壓超過 900V,電流達到 500A,因此高功率充電的時間可以更長、更為穩定。CCS2 的 Model3 在 CCS 快充站充電,是否能有更短的充電時間?這一點在國外媒體實測得到驗證,使用 CCS2 充電樁為 Model 3 充電,比起 Tesla 自家的 CCS2 V3 Supercharger,平均充電功率更高,所需充電時間更短,使用更為便利。

結合前述各點,不管對於新舊車主而言,CCS2 的轉換看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時候驟下「新舊皆輸」的結論,恐怕還早了些。

到底舊款二手價會不會有影響啊,這才是關鍵

舊款如果更難找充電,趕快拿去賣,找下面的人接!就沒事了
先不要講,很多人應該不知道

如果是剛買沒多久的,但拿到舊款的,一定很X

以後只有CCS2的車, 長期來看一定是新款比較優

台灣特斯拉又沒有出原廠轉接頭,也不能幫你在車上改裝 = =
就算有副廠轉接頭,可能還有安全問題??



台灣的電動車市場,剛起步而已,需要有先行者,走在前面!
大家要謝謝特斯拉舊款車主
韭菜割起來

2021-07-15 18:29 發佈
maxwu123 wrote:
現在 Tesla 的 Supercharger 超充系統,是 2012 年 Tesla 所發表的直流快充,其工作電壓為 480V,最常見的 V2 超充,最大功率為 118kW,而 2019 年所發表的 V3 超充,則宣稱最大功率為 250kW,但是其實設備的額定電壓是 500V,額定電流是 350A,所以額定最大功率僅為 175kW

而 CCS 充電標準是在 2012 年所通過 1.0 版,並在 2018 年更新至 2.0 版,所支援的最大充電功率達到 350kW,比起 V3 的超充大上 40%,雖然目前 Tesla 的車輛並無法使用,但是讓人對未來的支援充滿期待。

CCS2 的 Model3 在 CCS 快充站充電,是否能有更短的充電時間?這一點在國外媒體實測得到驗證,使用 CCS2 充電樁為 Model 3 充電,比起 Tesla 自家的 CCS2 V3 Supercharger,平均充電功率更高,所需充電時間更短,使用更為便利。

我也常看u-car的報導,資料很豐富,但對超充的部分可能要再做點功課

1. 350kW只有800V系統的車輛才吃得到,一般400V系統只能吃一半(175kW),要說比V3的250kW大40%有點蘋果比橘子了...

2. 超充功率不是看額定電壓電流,要看實測,V3實測就是有250kW
《超級充電站》V3超充250kW充電曲線彙整
而且電流最高680A,高於CCS2的500A
《超級充電站》V3超充電流可達670A
《TESLA專題》200kW超充電壓/電流/損耗全記錄 (電量10%~90%)

3. 充電曲線就長那樣,Google都有,CCS2的175kW(實測約190kW)就是比V3超充的250kW慢,毫無懸念,不知道"國外媒體驗證"CCS2比較快的實測在哪...
《TESLA專題》Model 3超充充電曲線彙整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小人物櫻木 wrote:
3. 充電曲線就長那樣,Google都有,CCS2的175kW(實測約190kW)就是比V3超充的250kW慢,毫無懸念,不知道"國外媒體驗證"CCS2比較快的實測在哪...


https://insideevs.com/news/507489/tesla-model3-charging-faster-ccs2/
分析:特斯拉 Model 3 在 CCS2 上的充電速度比V3超充快


結論
CCS2 和 V3 SC 充電曲線的比較再次證明,在流行的 SOC 窗口中,高峰值充電值並不能保證最高的充電速度。

儘管特斯拉 Model 3 在歐洲的第三方 CCS2 充電器上不超過 200 kW,但在 20-80% SOC 窗口中,它實際上可能與 250 kW V3 Tesla Superchargers 一樣快甚至更快。這是一個驚喜,因為我們預計超級充電器會提供明顯更快的充電,因為通用 CCS2 的功率有限。
altezzaclio wrote:
https://insideevs...(恕刪)

感謝提供,拿一個有降速的情況來"驗證"不是很嚴謹,因為超充並非每次都能跑出最佳充電曲線,之前有做過整理

《超級充電站》V3超充250kW充電曲線彙整


Bjorn也有多次實測曲線可參考,平的那條曲線就是第三方CCS2超充,可看出充電速度的快慢差異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總覺得 U-CAR 快速發的這幾篇,感覺都在幫特斯拉說話XD
是不是廠商打手(X

過去 Tesla 使用的 TPC 界面並未對外公開,所有的業者都無法為 Tesla 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或僅能透過 CHAdeMO 轉接但卻受限彆扭的功率。因此,超充站的數量即是 Tesla 車主所能使用之快速充電站。一旦改搭 CCS2 規格後,若有業者開始提供 CCS2 直流快速充電服務,Tesla 車主享受的充電站數量及覆蓋率,等於超充站數量加上第三方之 CCS2 快充站,快充服務的覆蓋率將大勝其餘品牌。

毫不猶豫直接說未來第三方走CCS2後會大勝,台灣第三方的態度怎麼不去問一問,有點失望,不是媒體嗎

結合前述各點,不管對於新舊車主而言,CCS2 的轉換看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時候驟下「新舊皆輸」的結論,恐怕還早了些。

整篇看下來還是不知道這個結論怎麼來的
CCS 2 的好處,舊車主半個都享受不到啊 XDDD
家裡有三相供電就可以用高電壓達到較高功率的交流充電,這舊車主也不能用啊...

CCS 2 在規格上看起來是比較優秀沒錯,不過 TPC 沒公開規格,大家也只能猜測
像 V3 超充的部分,現階段也沒人知道目前裝機的規格是不是就是 TPC 的極限吧
而且 250kW Boost 的時間限制,也可能是來自於車上那充電電池的極限,不一定真的跟 TPC 規格本身有關

但大家在意的還是特斯拉有沒有為新車主在這個 Type 1 慢充主流國家使用 CCS 2 著想吧
反正齁,特斯拉嘴臉,根本也不想要跟當地溝通 XD
總部砍 PR 人員,全都靠馬斯克推特帳號承諾一堆嚴重延遲的東西跟世界各地的信徒在撐 XD
maxwu123 wrote:



謝謝這位非車主尾段的風涼話和文章分享。雖然文中關於充電部分的槽點有點多,但樓上已經有人整理出來,此就不再贅述;
這裡補充一個V3的名牌信息,文中的錯誤信息可以自行對號入座。


maxwu123
maxwu123 樓主

舊款以後沒啥人要的充電會麻煩。

2021-07-16 17:02
Barat

然後咧?[笑到噴淚]那還真是應該要謝謝你轉帖漏洞百出的廢文以及一直以來在這個社團沒什麼幫助雞婆的行為喔?[都買]

2021-07-19 15:02
etonline wrote:
毫不猶豫直接說未來第三方走CCS2後會大勝,台灣第三方的態度怎麼不去問一問,有點失望,不是媒體嗎
(恕刪)


「未來」第三方走CCS2本來就會大勝阿
以前只能充歐洲車
以後新車不分廠牌都能充

我的感覺是,跟舊車主一樣,舊的第三方充電站主也是會很幹
所以上面特別強調「未來」的...
etonline

那未來第三方如果不走CCS2呢,我是覺得媒體應該要讓多方利害關係者表達

2021-07-17 1:39
etonline

不同車不能比吧,e-tron我記得800V?

2021-07-22 0:55
現在開Model 3
社區停車位已經有安裝充電樁了
打算再訂一輛Model Y
應該會改成CCS 2的充電孔
原本的充電樁怎麼辦?
kkchou

學特斯拉超充,改成雙頭龍兩支槍。

2021-08-24 10:17
btopia

可以去問台特銷售,我也很好奇官方建議的做法會是怎樣. 也許台特可以用高於市價的方式回購你的TPC Model 3,然後你再貼錢買台新的CCS2 Model 3?

2021-08-24 10:27
以目前的電池容量和充電規格來說,硬要區分高下沒什麼意義吧

假如2030年,滿街200 - 500KWH的車,比較超充速度好像才比較有實際一點的意義
(或許屆時大家也都進化了,充飽也差沒5分鐘....)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