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專題》EPA里程及MPGe計算方式解析

有看過前面幾篇的話,應該知道「EPA里程=(市區×0.55+高速×0.45)×0.7」,0.7是「調整係數」,市區和高速是「測試工況」跑出的里程,但去看測試報告的話,會發現裡面包含了4次市區、2次高速、放電工況、DC耗電、AC耗電、權重、電耗、MPGe等,下面就來解析一下計算方式 (內容有點長,懶得看完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一段的總結)

《TESLA專題》EPA里程及MPGe計算方式解析

【一、DC及AC耗電】(綠框處)
●DC是指車輛端(電池組)的耗電,如圖綠框處,78557.13Wh,也就是78.557度電
●AC是指電源端的耗電(電池組耗電+壁充損耗),88541Wh,也就是88.541度電
●EPA里程是以DC耗電計算
MPGe則是以AC耗電計算,包含充電損耗約一成,所以拿MPGe回推電池容量會多出一成
▷計算:充電效率=78557/88541=88.7%,充電損耗=100%-88.7%=11.3%

【二、UDDS及HWY工況】(橘框處)
●工況有很多種,有機會再介紹,這邊用到的只有兩種,市區(UDDS)和高速(HWY)
●市區跑4次,高速跑2次,如橘框處的UDDS1~4及HWY1~2,然後再乘以權重
●權重如藍線處,UDDS1的權重是0.017,因為第一趟算是冷車,權重較低
SS1~2是定速55mph的工況,目的只是把電用完

【三、UDDSw及HWY里程換算】(黃框處)
●這邊計算式比較長,先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跑完1個工況用1度電,里程跑出5mi,電池組有80度電,那總成績就是5*80=400mi
●UDDS1~4乘上權重的平均耗電為1175Wh,里程為7.398mi,而電池組有78.557度電
●故UDDS的總成績UDDSw=7.398mi*(78557Wh/1175Wh)=494.608
●圖中的UDDSw是494.54,因為計算了好幾層,四捨五入而產生一點誤差
▷計算:7.398=7.415*0.017+(7.409+7.370+7.392)*0.328
▷計算:1175=1322*0.017+(1206+1146+1162)*0.328
▷計算:HWY=(10.23+10.228)*78557.13/(1830+1767)=446.795

【四、EPA里程】
●EPA里程計算公式為「(市區×0.55+高速×0.45)×0.7」
●「市區」為黃框處的USSDw里程,「高速」為黃框處的HWY里程
●0.7是預設的「調整係數」,若跑五工況法可獲得較佳的調整係數,細節可參考舊文
《TESLA小知識》解密EPA「調整係數」(derating factor)
▷計算:EPA里程=(494.54*0.55+446.78*0.45)*0.7=331.13

【五、MPGe】(棕色框處)
MPG是Mile per Gallon的縮寫,也就是一加侖的油可以跑幾英里,對應電動車的MPGe則定義為每33.7度電可以跑幾英里
●MPGe以AC耗電計算,如棕色框處,計算式如下
▷計算:市區AC Wh/mi=179.04=88.541/494.54
▷計算:高速AC Wh/mi=198.18=88.541/446.78
▷計算:市區MPGe=188.2587=33.7*1000/179.04
▷計算:高速MPGe=170.0767=33.7*1000/198.18

【總結】
●測試工況:基本只有兩種,市區和高速 (五工況法太複雜也不是每台車都會做所以不納入討論)
●計算方式:說穿了就幾個步驟,跑工況》得出里程》乘以權重》換算滿電里程》計算EPA里程
●EPA里程是以DC耗電計算,MPGe是以AC耗電計算
●靜置一晚:EPA規定測試前充飽電之後,需靜置一晚,隔天跑完工況把電量耗盡後,再充飽並記錄總充電度數,所以曾有Elon抱怨門沒關好&鑰匙留在車上而影響測試里程的事情,雖然EPA否認
https://techcrunch.com/2020/06/16/the-epa-says-the-tesla-model-s-long-range-can-go-402-miles-on-a-charge/

延伸閱讀:
《TESLA小知識》解密EPA「調整係數」(derating factor)
《TESLA專題》從EPA測試報告分析21年式M3LR里程提升來源
《TESLA小知識》如何回推EPA里程「調整係數」
《TESLA小知識》淺談EPA里程測試
《TESLA知識家 #10》分享總整理 (持續更新)

來源:https://iaspub.epa.gov/otaqpub/display_file.jsp?docid=51235&flag=1

《TESLA專題》EPA里程及MPGe計算方式解析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2021-06-22 20:22 發佈
小人物櫻木 wrote:
有看過前面幾篇的話,(恕刪)


其實這個制度我覺得沒有太大的直接意義 所以要改

單位必須簡化

現在車主只關心一度電
在夏天 市區
在夏天 高速
在冬天 市區
在冬天 高速
可以跑多遠的距離

台灣的情況除了去山上追雪 基本上可以忽略掉冬天的市區高速用電消耗數字

當車子充滿一次能跑超過600公里的時候 再來關心DC充電10~15分鐘能不能從0%充到60%

最後主電池保固50萬KM還是Miles

這三樣都搞定了 這樣子電動車就完全成熟了
maxwu123

消費者只看最終呈現結果,保固+實際可以使用里程 這才是關鍵

2021-06-23 13:43
maxwu123

東西什麼時候會壞、沒人講得準,保固就是最客觀理性

2021-06-23 13:46
感謝櫻木大分享的資訊,非常的受用。

一直以來對EPA 與 MPGe換算有落差覺得奇怪,原來是因充電能耗而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