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電動車有里程焦慮」就是個假議題!

從特斯拉和新興電動車品牌的崛起、傳統車廠對電動車的投入還有各國政府政策轉向等種種跡象看來,未來留給純燃油車的時間不多了,但純電動車,無論是何種型態,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會提到「里程焦慮」這個詞。所謂的里程焦慮,來自英文Range Anxiety,指的是駕駛者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續航以抵達其目的地,擔心路途中電量或者燃油耗盡被困在路邊,產生的焦慮心理。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個只適用電動車的專有名詞。在荒郊野外,燃油車因為找不到加油站也可能使車主產生里程焦慮。那為什麼大多數人將里程焦慮與電動車掛鉤,並且認為是其快速普及的最大障礙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普遍低於燃油車,充電站的密度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遠遠低於加油站的密度,還有充電速度,即使是快充,充滿電的需時也遠遠高於加滿油,所以便利性上處於弱勢。乍聽之下,好像三個點都很有道理,沒毛病,那為什麼我認為所謂的「里程焦慮」並不會阻礙電動車快速普及、顛覆汽車行業呢?因為有一些非電動車車主不會知道的盲區!
....
....
....
....
(請從下方傳送門聽Podcast/讀文字版全文)

Podcast

文字版
樂.愛玩 The Ivan | 一起探索未知 歡迎訂閱>>htps://goo.gl/nAFdx
2021-01-07 15:10 發佈
電動車討論[里程焦慮]我認為有意義
焦慮的重點在於[購車前]不在[購車後]
你會因為續航力不足而認真考慮要不要買
但是你買後當然規劃路線就好了
就像油車上山也稍微要考慮加油站在哪
ivanwondroususa wrote:
從特斯拉和新興電動車(恕刪)


不能這樣想啊,

01的車主都是每天用車里程超過500公里的人啊。當然要顧慮到續航力。
ivanwondroususa wrote:
「電動車有里程焦慮」就是個假議題!


冷天自嗨文?

各國政府最快要2035年才禁汽油車販售 (不是使用)
要等到沒有汽油車大概再加15年 也就是2050年 才有部分國家看不到汽油柴油車
大部分國家估計再過50年也還會使用石化燃料

再偷偷告訴你 在核能被抵制 綠能又無力替代石化原料(至少50年內)的情況
可能到本世紀末還看得到使用石化原料的交通工具
ace ventura wrote:
冷天自嗨文?各國政府(恕刪)


世界強權都是掌握石油的國家

會短時間放棄石油市場??

有頭腦的人都知道

我還預測以後的汽車都能飛

停止販售油車 不代表停止販售油電車 油電車本質上 根本還是油車

而且停止販售 也不代表停止生產 外銷

世界上一堆國家 基礎建設都不足

電動車 油車 說穿了就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改變看給誰賺而已
ivanwondroususa wrote:
從特斯拉和新興電動車(恕刪)


在台灣電動車的門檻是

房地產

台北市可以樁充電樁的新建案 我看至少7、8000萬跑不掉

買得起200萬的車 跟買得起能樁充電樁的建案 是兩回事

台北市透天要可以停車庫的 也不便宜

家裡可以樁充電樁 就不用去外面等充電 跟排隊了

台灣人其實多數都短途用車 續航力多數狀況不可能不夠用
我之前看過有人騎苟肉上武嶺,最後用滑行的方式下山,真為他捏一把冷汗。


Red Bull Racing Honda
ace ventura wrote:
冷天自嗨文?各國政府(恕刪)
其實,也偷偷告訴你,在汽車已經發明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用馬車或牛車作為運輸的工具。
我也相信不會因為新的運輸工具發明而完全消滅舊的運輸方式。只是那時候就可以顯現那些地方的進步指標。
敢於不同..
ace ventura wrote:
冷天自嗨文?各國政府(恕刪)


樓主又不是在討論油車會不會被取代,你是不是跑錯棚了?還是沒有文章識別能力?
想用就買呀
有什麼假不假議題的
就是一樁消費而已
我手機也是天天插著USB
更麻煩但是手機太好用我願意麻煩
電動車呢,還沒有好用到非用不可
管他真議題假議題
眼下終究還是沒辦法掏走我口袋的錢就是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