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機會成本分析

版上有不少朋友均已分析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持用成本(含購入價、能源費(汽油費或電費)、保養費及稅金等4大費用)差異,做為購買電動車與否的依據。
 
本文則嘗試以另一種角度,將前述4大費用視為「機會成本」,分別計算並比較其「貨幣時間價值」,以Google試算表計算到底要花多久,電動車的持用成本才會小於燃油車。本文所謂的「貨幣時間價值」,即是加計利息,每年複利1次,計算N年後的本利和。試算表的各欄位說明如下:
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機會成本分析

A欄:預估年報酬率:採用定存利率或自行投資報酬率計算。
B欄:期數,以「年」為單位。
C欄:不買電動車,另購買同級燃油車所節省下來的購車差額,並將此差額拿去投資或定存。
D欄:將C欄金額,以A欄利率計算,每期期初複利1次之本利和。
E欄:電動車節省之汽油、稅金、保養費之加總,為方便計算,每年可節省之金額採固定值,並將此金額拿去投資或定存;這3項費用請視個人用車情形自行計算。
F欄:將E欄金額,以A欄利率計算,因為E欄是每年重覆發生之金額,所以採「年金終值公式」來計算每年之本利和。
G欄:將D欄與F欄之金額相減,當數值為負,即代表燃油車持用成本大於電動車,亦即購買電動車回本所需的年數。
H欄:電動車持用成本是否已小於汽油車。
 
使用試算表方法:
請視個人用車及投資情形,先填入綠色欄位(A2、C2、E2)數值,再看H欄的結果即可。
 
以我個人為例:
相較Model 3,如果購買同級燃油車的話,可以節省50萬元的期初購車金額,所以C2填入50萬。
反之,如果購買Model 3的話,每年則可節省44,342元的汽油、稅金及保養費,所以E2填入44,342。
以投資股票年報酬率5%估算前述兩者之每年本利和,所以A2填入0.05或5%。
H欄自動算出,第16年時,燃油車的持用成本已經大於電動車,亦即購買電動車的回本時間為15年多。
 
以上純粹就金額多寡來分析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成本差異,為「純數字」的金額計算,未考量駕駛電動車所帶來的爽度、尊榮感、對環境友善度等「感性」因素,提供給各位朋友做為購車時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本文之計算基礎,是將C、E欄位之金額分別拿去投資或定存,再逐年比較兩者本利和之差異(即機會成本的概念);如果實際上並未如此做的話,計算結果將會失凖。
 
Google試算表下載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t8-wPaC14vogXgb4CGzWjRB3xCRKsOxpELhzcvw3rzc/edit
2020-11-09 17:11 發佈
什麼時候再來算油電混合和插電式油電混合
如果你購車只看$$的話
我覺得你買Toyota Vios 雅緻版最好
跟MODEL 3 SR差價100萬
這100萬給你加油保養繳稅金
都可以用到你車報廢還用不完
現金報酬率5%, 完全高估了。
我是個資深投資客,對利率很熟。
用儲蓄險報酬2%, 頂多用 2.5% 是比較合理的數字,房貸都可能小於 2%
一年期定存也才 1%
gx55 wrote:
單純指正這段有錯&n...(恕刪)


感謝gx及Mi大的補充,該雜誌是將 Model 3 歸類為豪華車,比較對象是奧迪、賓士、凌志等同級距車型;但 Model 3 在馬斯克的規劃裡,是屬於大眾入門車款,所以我認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100萬元左右的燃油車款,所以C2的金額才定在50萬元。

另外回覆Mi大的意見,並補充說明A2、C2、E2等3個欄位所代表的意義:
A2:定存利率或投資報酬率:一般都是以定存利率為主,數值愈小,電動車回本所需的時間愈短;代表在現今低利率的年代,購買電動車是相對有利的。至於試算表中用5%的原因,是考慮過去10年台股「0050」的年化報酬率約為10%,所以才將A2保守設定在5%;如果要更保守的話,就直接以零風險的郵局定存利率計算。

C2:燃油車與電動車的購置成本差額:數值愈小,電動車回本所需的時間愈短;電動車成本主要取決於電池,代表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兩者差額將逐漸縮小,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意願將逐漸提高。


E2:電動車每年可節省的能源費、保養費及稅金:這3項費用愈便宜,其數值愈大,電動車回本所需的時間愈短。首先,在能源方面,因為電能轉換為動能,較燃油轉換為動能更有效率(即馬達的工作效率高於引擎),所以電動車所需的能源費,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是遠低於燃油車的,除非油價突然暴跌,或電費暴漲。再來,電動車零件單純,保養便利,所以保養費也低於燃油車,相較於高保養費的進口燃油車,更加凸顯電動車的優勢。最後是稅金(包含政府補貼),在環保意識抬頭的先進國家,例如美國、北歐,政府不但給予購車補貼,更降低或免徵後續的相關稅金,並廣設充電設施,積極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挪威的電動車銷售量已超過燃油車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以省錢來看
以m3來說 (10年 15萬km)
160(車價)+15(保險)+7(輪胎)183萬
以油電CC來說
87(車價)+12(燃排費)16(油費)+5(保養)+15(保險)+5(輪胎)=140萬
m3沒電費沒保養也是差40萬
以小資族來說可能還是以CC為主。
MiPiace wrote:
現金報酬率5%, 完(恕刪)


認同,要 16 年每年都做到年利 5% , 不簡單啊!
160萬電車=120萬油車 銷量月均400-500。
降20萬 ,140萬電車=100萬油車
銷量有機會月均 900-1000。
精算成本有它的意義在。
但開車的感受跟安全性更重要。
怎麼買最終是成本跟生活品質的妥協。

但真正罩門還是充電椿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