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則嘗試以另一種角度,將前述4大費用視為「機會成本」,分別計算並比較其「貨幣時間價值」,以Google試算表計算到底要花多久,電動車的持用成本才會小於燃油車。本文所謂的「貨幣時間價值」,即是加計利息,每年複利1次,計算N年後的本利和。試算表的各欄位說明如下:

A欄:預估年報酬率:採用定存利率或自行投資報酬率計算。
B欄:期數,以「年」為單位。
C欄:不買電動車,另購買同級燃油車所節省下來的購車差額,並將此差額拿去投資或定存。
D欄:將C欄金額,以A欄利率計算,每期期初複利1次之本利和。
E欄:電動車節省之汽油、稅金、保養費之加總,為方便計算,每年可節省之金額採固定值,並將此金額拿去投資或定存;這3項費用請視個人用車情形自行計算。
F欄:將E欄金額,以A欄利率計算,因為E欄是每年重覆發生之金額,所以採「年金終值公式」來計算每年之本利和。
G欄:將D欄與F欄之金額相減,當數值為負,即代表燃油車持用成本大於電動車,亦即購買電動車回本所需的年數。
H欄:電動車持用成本是否已小於汽油車。
使用試算表方法:
請視個人用車及投資情形,先填入綠色欄位(A2、C2、E2)數值,再看H欄的結果即可。
以我個人為例:
相較Model 3,如果購買同級燃油車的話,可以節省50萬元的期初購車金額,所以C2填入50萬。
反之,如果購買Model 3的話,每年則可節省44,342元的汽油、稅金及保養費,所以E2填入44,342。
以投資股票年報酬率5%估算前述兩者之每年本利和,所以A2填入0.05或5%。
H欄自動算出,第16年時,燃油車的持用成本已經大於電動車,亦即購買電動車的回本時間為15年多。
以上純粹就金額多寡來分析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成本差異,為「純數字」的金額計算,未考量駕駛電動車所帶來的爽度、尊榮感、對環境友善度等「感性」因素,提供給各位朋友做為購車時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本文之計算基礎,是將C、E欄位之金額分別拿去投資或定存,再逐年比較兩者本利和之差異(即機會成本的概念);如果實際上並未如此做的話,計算結果將會失凖。
Google試算表下載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t8-wPaC14vogXgb4CGzWjRB3xCRKsOxpELhzcvw3rzc/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