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簡單心得—120萬國產油車對上Model 3

昨天剛去試完Model 3
板上先進分享不推特斯拉心得
小弟對其中原因分析頗有同感
實因今年預定換購新式Kuga 250
120萬的車價加上油稅保修等負擔
稍微試算後發現竟已逼近Model 3
雖然了解到兩者車格完全不同
本著好奇心,想知道同樣付出的金額能換到什麼樣的車,就勇敢的上網預約試駕了

試駕心得已經相當多,簡單報告就好
現在新到港的Model 3公差確實已經不再讓人苦惱
加速、科技感UI、AP等等
這些特質相信任何一個樂於擁抱新科技的人都很難抵抗特斯拉的誘惑
特別對於方向盤手感跟懸吊反應、重心變化等等感到驚訝
本以為科技公司造車功力仍待商榷
經過一試,顯然無需擔心他的操控
整個試駕路途中,真心覺得特斯拉已經在它顛覆車界的路上飆車了,一點也不誇張

若是預算有到160萬,甚至誇張一點200萬,我是不會去選擇豪華品牌入門車了,完全不可能

最後,
儘管Model 3的車價已切入受薪階級如我的考慮範圍
甚至還願意犧牲空間
但是,
邊開邊看著剩餘里程不到200公里
說不焦慮的人,小弟真心佩服
行程安排這種事情,畢竟還是跟你家人高度相關,總有臨時起意去沒有充電站的地方玩的時候,也總有臨時要用車的時候

所以其實,小弟不會說不推特斯拉~
它很適合不出兩三個縣市移動的人,也適合家裡有兩台車以上的人
但作為主要且唯一的代步交通工具
事實就是,真的還不行
擁有一台純電車,需要付出的代價跟犧牲的時間,仍然很大
可能油車的末日還沒這麼快
直到最後一個加油站也被改裝成充電站之前吧!

以上報告完畢!
2020-07-17 10:33 發佈
CChun4346 wrote:
昨天剛去試完Model(恕刪)


看到價格是很想買 買一台 市區代步也爽

但是手邊都是轎車 想換非轎車 車款

Model Y 的價格別太高 家裡獨立車庫 超適合 剩下就是說服老婆了
CChun4346 wrote:
昨天剛去試完Mode...(恕刪)

我在2018年初拿到Model 3之前,家裏只有一輛第一代的Nissan Leaf,在2017初還了另一輛油電車Volt,當時不知道M3什麼時候會交車,決定先用老Leaf撐一年,Leaf充滿電可以跑50公里,每次去機場半路上要先去Wholefood 超市充電,回家路上也要去超市充電,這樣到家還有幾公里的電。
不錯啊,車子有去試一下,也算是說服自己一個理由,之後也不會有什麼遺憾。

因本身住南部,而南部郊區地區,透天蠻多人有買特斯拉,最主要還是充電座可以直接安裝於家裡,方便不少。
CChun4346 wrote:
邊開邊看著剩餘里程不到200公里
說不焦慮的人,小弟真心佩服
它很適合不出兩三個縣市移動的人
擁有一台純電車,需要付出的代價跟犧牲的時間,仍然很大
直到最後一個加油站也被改裝成充電站之前吧!

心得很貼切,唯獨這個部分可以轉換一下觀念

充電主要在住處,不是跑加油站的概念,除非偶爾一天開超過300~450km再特別跑一趟超充

車主越來越多,未來會感到比較缺乏的應該是「有充電樁的旅館」

《TESLA知識家 #0》電動車的使用習慣/流言終結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如果有壹台「model 3」 + 壹台「皮卡」,雙車流就完美了
0
買MODEL 3的重點是要有停車位跟裝充電樁
沒有的話還是去買油車就好
有車位跟充電,滿電500KM,哪需要兩輛車?!
環島往南往北都有超充站,下去休息吃個東西和尿尿又滿電了
不過台灣人買車但沒車位的一堆人,所以.....還是買油車吧
家裡能裝充電設備比較好,平常用車,一天要開超過400km,車沒電之前,人也早就沒電,休息充電總是好的。
出遠門要規劃充電行程,不過這跟加油一樣,只是加油站到處都有,過陣子超充更普遍以後就方便了,開汽油車快沒油也是會有點焦慮。
model 3造車水準並不差,也許都有找高手設計,不比較其擅長的高科技,傳統的底盤和動力都是高標準,音響也很棒,座艙簡潔但不廉價,我不認為有哪一部國產汽油車能有這麼高的水準。我只覺得後座不太好坐是明顯的缺點。
底盤穩定重心超低,前後平衡配重,過彎操控行雲流水,動力強大隨傳隨到,市區慢開又控制細膩舒適,看一看進口房車好像BMW 340i可以比一比吧,現在有預算考慮買進口車的應該都要去試試Tesla。
孬豬 wrote:
如果有壹台「model(恕刪)


打算model3+ Land cruiser 各一台路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