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最近整個電動車乃至整個汽車市場最火紅的一台車大概非Model 3莫屬了吧
上個月Model 3一口氣新車掛牌數就直接衝到了三百多台,表現真的相當驚人,甚至還比部分汽油車款要來的多,但是我覺得以高科技著稱的Model 3好像不是適合所有人購買,畢竟Model 3本身的一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就沒辦法接受,好奇想問一下現在的車主們,怎麼克服或面對這些問題的?


至於為何會有不適合所有人買的感想,主要還是看到近期兩位車評在介紹Model 3時所提到的幾項缺點



組裝品質
兩位車評都不約而同表示Model 3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而且並非口說無憑,現場車輛就能直接看到明顯公差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其實Tesla的其他車款也一直有這問題,不過問題就算到了現在Model 3 依舊沒有解決,我想原因之一是Model 3這次主打就是如下圖所寫的「透過降低生產成本加速產量」,而關於加速產量這件事, Model3的產量在短短一兩年,成長幅度真的超級驚人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也難怪在要求大量生產的情況下品質就無法兼顧,但照理來說,隨著上市時間愈來愈長,即使大量生產,產品的可靠性應該提升才對,但Model 3卻是逐步變差這點,實在讓人擔心



操控平板的危險性

Model 3這次的一大特色就是將傳統儀表板拿掉,並把原本儀表板的功能及車機導航地圖、影音全部整合到在一個15吋螢幕裡,雖然這樣的科技確實相當吸睛,但車評也點出這樣其實是滿危險的,畢竟開車的同時還得去看平板上的資訊,觸控螢幕很容易按錯,並不像一般傳統按鈕一樣,相信大家有智慧型手機用那麼久,應該也有按錯鍵的經驗
開車需要相當專注於路況的變化,還得分神去看螢幕這點確實不太理想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煞車力道不足

像Model 3這樣高性能的車款,煞車表現應該要更好才對,但實際上兩位車評都點出,Model 3的煞車太軟,要重踩才有辦法讓車子完全停下來,第一次開Model 3的人,真的要很習慣這點,否則顧著享受速度快感,可能很容易出意外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另外,Andy老爹因為本身自己是車主的關係,也點出更多Model 3的缺點
像是關門聲不扎實(2:40)、椅子不好坐(5:40)、上路幾天後,認為實際續航力沒有像官網上寫的那麼好(14:40)
不過因為他的影片沒有字幕,截圖大家可能看不太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影片時參考我上面列的時間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_tuzYm9PY


而除了兩位車評點出車子本身的缺失外,後勤則是本來就存在於品牌的一大問題

Tesla目前在全台灣只有台北一處服務中心而已,當初預約就已經要將近一個月,對於現在爆量成長的Model 3而言,未來車主如果想要回廠進行維修的話,可能在等待時間上會相當漫長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也因為目前服務廠相當不足,技師人數有限、分身乏術的情況下可能也無法專心處理好你的問題,類似圖中的這位苦主一樣的事件,再次發生的機會可能很高
對Model 3車主來說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一切問題嗎?



有別於一般車廠,Tesla似乎把自家車當作3C產品一樣在設計,雖然使用很多新科技可以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但開車首重安全,一般開車都不能使用手機了,但Model 3卻是將所有操作都放到平板上,等於說不使用也不行
但畢竟銷量第一個月就能有這樣的成績,Model 3確實不能說沒有他的市場,只不過客群可能就會稍微侷限住了,不知道版上的車主們會不會有不適應的問題?
2019-10-28 10:13 發佈
Prosciutto12 wrote:
最近整個電動車乃至整...(恕刪)


簡單的回答樓主疑問:
1.組裝缺失從有這個品牌以來出廠的車子就有,需要回去調整,品管不佳,持續到目前

但是MODEL3組裝已經比較好了,真的,這個就真的看自己要不要接受再購車目前無解!

2.平板操作問題,在開車時並不太需要緊急操作平板才能維持車輛安全,你可以等紅燈再按,

不論導航 看地圖 聽音樂 或是調整冷氣 都沒有必要在駕駛時操作

3.剎車力道不足,原廠剎車已經是BREMBO代工, 但在開電動車時,保持一個習慣滿重要,就是

剎車回充設定,在放鬆加速踏板時會將減速的能量轉換電力並回充至電池,減速並附帶剎車作用,

這點在油電車上早已經使用多年,機械剎車(BREMBO剎車)+減速回充能量附帶剎車兩者搭配

正常在使用上一定足夠,如不想使用回充減速,只單純使用機械剎車,那碟盤跟來令片是需要適度

加大跟換材質才能確保高強度的剎車力道,也許有人會說,我就是要像開油車那樣剎車感覺,但你

現在開的是電車,還是需要去適應電動車的一些駕駛習慣!

最後小弟也想說,油車跨電車觀念上轉變會比較多,有疑慮其實可以油車轉油電車,比較能無縫接軌

畢竟目前油電車科技是真的很厲害了,雙系統的動力完美轉換,真的可以去體驗一下!
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的確, 但對開過tesla的人來說, 你說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為它的優點足以蓋過它的缺點。你說這些都是老生長談了,照理說,應該賣的很差才對,但事實卻非如此,Why? 不過,也多虧了您,否則想買的人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有很多新科技確實很吸引人,但老實說一般消費者真的很需要這些功能嗎?
我打個問號,更何況這些功能都還不完全成熟
像「召喚功能」乍看之下能將車子召喚到自己面前確實是很酷、很新鮮,不過因科技還不成熟,所以才會造成像下面新聞那樣的問題
對於車主來說真的只會徒增更多麻煩而已
thomasyang85 wrote:
簡單的回答樓主疑問:1...(恕刪)


感謝你的回答 確實多了解了不少
但在公差這部分還是希望能改善才是最好的
只能說要開電動車真的要有心理準備 尤其Tesla真的跟傳統汽車差很多
1.組裝品質,這應該買車之前都知道的事了,這真的是看車主能不能接受,
個人是覺得只要不影響功能,有一點歪歪的無所謂。 能接受就買,不能接受就別買,很簡單。

2.操控平板的危險性,那就不要開車時去碰平板阿...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
雨刷可以設Auto空調可以設Auto燈光可以設Auto,到底有什麼理由要邊開車邊碰平板?

3.煞車力道不足,個人覺得很夠用,覺得不足就別買。

4.關門聲不扎實,椅子不好坐,那是個人喜好,不喜歡就別買。
實際里程跟宣告里程不一樣,那是老爹踩很重,正常人開大約是宣告的80-90%,
黃金右腳可以開到比宣告里程還多,開車習慣決定電耗。人的問題不是車的問題。

5. 後勤,這真的是很大的問題,沒狀況的話電動車不需要保養,可能真的三四年都不用去保養廠,
一旦出狀況真的要排很久才有機會去處理,一樣,不能接受就別買。

最後,回應你的主題。 實際開過之後上面的都不是問題,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你可以實際試乘看看,也許你能接受,也許不行,但網路上的車主不是你,不能幫你決定接受與否。
只能告訴你,車主幾乎都可以接受也樂於接受,不能接受的不是不買不然就是趕緊賣掉了。
howardhou wrote:
的確, 但對開過tesla...(恕刪)


如果車主認為優點都可以蓋過缺點的話那就好
但老實說這些缺點我自己覺得確實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能夠盡快解決的話 應該就會更多人考慮Tesla了吧
kobethebestever wrote:
有很多新科技確實很吸...(恕刪)


這個真的是一大隱憂 Tesla的新科技確實很吸引人沒錯
但還是希望能夠測試完全沒問題才上市
Prosciutto12 wrote:
感謝你的回答 確實多...(恕刪)


買傳統汽車也會遇上公差,機率而己.

X5公差
Tesla如果考慮在台灣長久經營下去的話,真的不能只把車賣出去就好,接下來的售後服務才是真正的考驗,否則他廠血淋淋的例子就告訴你,即使有好的性能表現,後勤不好一樣會讓消費者卻步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