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特業務將台灣折價特別大的幅度歸因於奢侈稅
但奢侈稅只有10%
究竟台灣的稅率真的是這樣特大的降幅的主因嗎?
首先
中華民國萬萬稅
進口車若是加計奢侈稅
究竟對車價有多少的影響?
參考網站
以進口車來說
若是不計車商的營銷成本
一般汽油車的台灣售價(2000cc以上)
會是 進口報關價格X17.5%關稅X 30%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60.4%的稅
如果不幸最後突破了300萬的門檻, 還要在加計10%的奢侈稅, 等於一台車要課76.4%的稅
等於一台報關價格220萬的車, 最後至少要賣到389萬元
這還不包括台灣車商的利潤及營銷成本喔!
舉個例來說
我們可以猜測UX250h的關稅完稅價格約是99萬元(進口關稅完稅價格最貼近100萬的門檻的進口車)
因為是2000以下
加上油電車貨物稅減半
12.5%貨物稅X 5%營業稅算出來約是116.9萬元
而Lexus的訂價為149萬元, 就是車商約抓32萬的利潤, 約是車輛售價的21%
當然
每個代理商的利潤抓的不同, 而Tesla在台灣更是直營
再加上電動車特有的, 比較複雜的貨物稅計算方式
(關稅完稅後140萬以下免稅, 超出部分減半徵收)
這讓我們幾乎不可能精準算出真正的進口報關價格
理論上進口車的進口報關價格應該比當地的市售價格低
除非是自己買車自已進口
所以我們更不可能用美國當地的售價來當進口報關價格
但是為了探究這一次Tesla台灣大降價
台灣稅率的影響因素有多大
我們來做個反推假設好了
首先, 依照台特的說法
目前所有車型躲開了奢侈稅的門檻
我們就用最貴的Model X P100D來反推他的進口報關價格吧
假設Model X P100D的報關價格加上中華民國的萬萬稅之後是299萬元(剛好閃過奢侈稅, 因為業務的意思是降價後政府都沒有課到奢侈稅)(約60萬管銷利潤)
反推回來的進口報關價格約是226萬台幣
而若用舊價格內含奢侈稅來看
假設同樣的國內管銷利潤(所有稅完稅價格後2成)
反推回來的進口報關價格約是370萬台幣(含奢侈稅10%)(約打61折)
確實也是降了不少!

但撇開價格比美國便宜的P100D來說(懷疑是哪個環結算錯了)
如果是Model S 100D 3/1新價格
反推回來的進口報關價格約是190萬台幣
而舊價格若是含奢侈稅
反推回來的進口報關價格約是261萬台幣(約打73折)
總結來說
售價看起來打了5折
實際上報關價格約是6~7折多
這自然是中華民國特殊稅率的關係(奢侈稅, 電動車特別的貨物稅計算方式等)
但即使是6~7折, 比起美國連續兩次降價8折左右的降幅還是特別優惠
不知道是不是中美貿易戰, Elon Musk說要自行吸收增加的關稅
也順便把台灣當大中華區一起多降了....
但說到電動車成本
我們都知道所佔比例最大的是電池(可以達到5成)
而Model 3 性能版的電池是72kW(21700電芯)
與Model S 75D的75kW相去不遠(18650電芯)
雖然不知道2170與18650的成本相差多少
但總覺得兩者原本的售價還是差多了些
雖然Model S是鋁合金車身, 氣壓懸吊
但總覺的硬體成本在研發及模具費用攤提後可以慢慢降低
或許是Model 3的產能漸開
讓Elon Musk吃了定心丸
趁著傳統車廠Audi, Porsche的電動車大軍開到之前
先以貼近硬體成本的價格來搶下市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