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性能版扭力實測68.6kgm/舒適模式加速曲線

馬力機實測性能版、長程版(雙馬達)、舒適模式的扭馬力,左高右低的曲線是扭力,左低右高的曲線是馬力

舒適模式(Chill Mode)是讓加速更緩和,避免乘客不適,沒想到最大扭馬力也有限制

《Model 3》性能版扭力實測68.6kgm/舒適模式加速曲線

【馬力】
性能版  》464hp
長程雙馬達》367hp
長程單馬達》325hp (其他網友實測)
舒適模式 》205hp (性能版、長程版皆同)

【扭力】
性能版  》68.6kg-m
長程雙馬達》54.4kg-m
長程單馬達》44.6kg-m (其他網友實測)
舒適模式 》32.4kg-m (性能版、長程版皆同)

延伸閱讀:
實測馬力高出規格67HP/加速數據估算
宿命的對決-BMW M3 vs. Model 3 Performance

來源: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threads/2018-tesla-model-3-dual-motor-vs-performance-dyno-results.1411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5a4T6LXGk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2019-01-25 18:43 發佈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特斯拉的電門深淺反應對應到扭力的強弱,真的設計的很棒,一開始還不了解為何,一段時間後恍然發現,就是那種拿著搖桿玩熟悉的電玩的感覺,反應直接好操作。不會讓動力拖累你的反應跟思考。
其實很需要有快速鍵,可以從舒適模式切換成跑車模式。雖然說可以一直使用跑車模式,但市區這樣開其實還蠻累人的。上了高速公路後,舒適模式的加速又不是很夠用。

另外Tesla 跑車模式是連倒車都是跑車模式。跑車模式下,倒車電門踩深一點都會嚇一跳。
azteclee wrote:
其實很需要有快速鍵,(恕刪)


行進間也不讓你切換不是嗎?
alphaelf wrote:
行進間也不讓你切換不(恕刪)


行進間可以切換吧...
azteclee wrote:
其實很需要有快速鍵,...(恕刪)


一開始也覺的需要,自駕用標準模式,載家人用舒適模式,也設訂了兩個駕駛人,作為快速切換,後來就懶就懶的更換了,慢慢開輕鬆愉快

後悔沒上P分享
lgtcan wrote:
一開始也覺的需要,自(恕刪)


沒上P應該還好。人的適應能力很強的。交車兩個月,P已經麻痺了,甚至覺得車子有衰退的錯覺。
還好Tesla 可以OTA。偶爾增加一點馬力,給麻痺的車主舒緩一下。
小人物櫻木 wrote:
馬力機實測性能版、長(恕刪)


謝謝分享此篇, Chill mode果然就綽綽有餘, 也真的比較舒適.
ICONNECTION wrote:
謝謝分享此篇, Chill...(恕刪)


我保證不夠用...

我都覺得P車變慢了

交車至今只用跑車模式...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