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holomew.simpson wrote:"製造電池" 很髒,...(恕刪) 有些原料採集的酸洗過程的對環境造成的傷害要好幾年才能恢復即便用電較省,發電來源就算是天然氣,其中也有煉油產生的.....那.....不髒?而且一再強調的,僅是不要過度美化現況用電池的情況,電車這是環保的趨勢,但這要形成一個可回收再用的循環圈再加上製程的進步配合才能真正改善對環境的傷害有機會你可以去參觀一下磷酸鋰鐵電池廠的作業(台灣有好幾家在做,其中也有這十年才被創投輔導尚未公發的公司,應該是有機會讓你去看看的)用一個最簡單的材料來說,稀土(裡面含有十幾種元素),其實他本身並不稀有而是到處都有,但取得方式就很汙染環境,因此先進國家不願意開採中國自然就變成最大出產國,那過程.......只能說,是科技的代價支持電車很好,前面也說過,我自己也支持電車發展(本身也處在產業價值鏈中),但不需拉仇恨感,刻意強調油車的缺點美化電車的優點,比較,是要擺在一起看,才叫比較
我覺得差不多該回歸到使用者付費的時間了沒道理電動車都不用牌照燃料稅路上已經一堆電動車牌照稅應該要照車型價值來做比例繳稅而不是依照舊有的譬如CC數類似富人稅這樣來做出區隔燃料稅則依照使用程度油車就依附在油價裡,使用多得多付稅電車則要依靠合理的全面電費漲價來修正台灣的水電是很不合理的便宜 造成很多人不珍惜 濫用國土小的國家更應該對這些資源有對應的保護對應規則才對只是選票的關係讓很多應該做的事情沒再繼續這些應該可以精算但可能國民很不願意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