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人其實開了400KM 也累了
需要找地方睡覺了
再加上家家戶戶都能找得到的220V 市電
以及文章中所提到的DIY NEMA 14-50 美規插座

大部份的民宿業者只要你願意使用者付費
再加上台灣的人情味
民宿老闆都很樂意借電給你
目前已經有車友在 潮州 墾丁 花蓮市 瑞穗 台東 宜蘭的當地民宿充過電




再加上霧峰交流道附近可以一個小時充電250KM 的 ChadeMo 直流快充站

所以開電動車在國土不大的台灣非常適合
不太會有里程焦慮的問題
redsimon wrote:哪天路上跑的電動車真的變多了你就會後悔了。
再加上霧峰交流道附近可以一個小時充電250KM 的 ChadeMo 直流快充站
所以開電動車在國土不大的台灣非常適合
不太會有里程焦慮的問題
blhsing wrote:
哪天路上跑的電動車真...(恕刪)
redsimon wrote:我不知道為何我提出電動車充電時間過長的先天限制所衍生出的嚴重問題,你卻以完全不相關的電動車優點來回應。電動車的好處其實大家都知道,然而如果出遠門時有可能必須耗上半天才能充電繼續跑、如此基本的實用性問題無法解決的話,保養就算再簡單、能源轉換率就算再高,電動車就是不可能普及為一般家庭用車,而只能停留在作為家中第二台車提供短程用途的小眾定位階段。
其實所有新奇事物普及前
都會有消費者接受度的調適時期
還有一堆質疑的聲音
就像iphone 第一代出來時
包含連當時手機龍頭的Nokia也有評估過
這種一摔就壞還有只能待機一天的手機不可能會普及
五年後這個抗拒時代潮流的手機龍頭品牌正式走入歷史
電動車在這個電池及相關技術成熟的年代
勢必是一種未來的趨勢
不管你有多麼的抗拒它
目前看來多麼的不方便
就像當年的iphone一代一樣
再過五年後你再來看這個產品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目前汽車產業
為何會如此抗拒這個新奇的交通工具
因為傳統汽車產業已經投入上千億的資源及資金
在開發那些效率極差的 引擎 變速箱 ....
他們需要回收這些投入的資金
而電動汽車就是個帶著四顆輪子的3C產品
構造非常簡單 幾乎不用保養
唯一的零件就是那顆西瓜大的馬達
平時保養只需要換輪胎跟煞車皮
2017年Tesla 將推出BMW 3 series 大小的車款
車價將大幅度的降低
到時將是電動車銷量起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