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馬斯克:特斯拉已非常接近 L5 自動駕駛,今年內可達成基本功能

JL wrote:
特斯拉認為,感測硬體已足夠,只需運算能力和演算法迭代,就可以到level 5

就視覺演算法的眼光...不太容易
只要一個坎過不去,再多做一階可能就需要多一個數量級的運算能力,何況不知道Tesla有沒有試過一輛車旁邊被十幾台機車(移動物體)包圍的測試,當然,也可以偷吃步,當算不完的時候就降低車速..

但很確定的是,這應該是贏者全拿的遊戲!
就算不是全拿,很可能會只有兩三個玩家留下來!

不會贏者全拿,AI這東西有個特色,open source常常比private進步得更快,當普遍能力跨過某一個threshold後就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車子"本身就是多樣性產品,自駕只是車子其中的一個功能而已,要拿這個來一統車市是不可能的事。

我個人較偏好特斯拉的看法,畢竟人類也只靠兩隻眼睛,就到level 5的駕駛能力!

可是人不是靠眼睛在控制車,是靠腦子... 人腦是會自動4d建模(加上時間軸)並加上預測的,目前沒有任何單晶片級(及演算法)具備同樣的能力。
aronyang wrote:

就視覺演算法的眼光...(恕刪)


Musk的光達無用論不知道能撐多久,硬是要全影像,但現行的model3 車上搭載的鏡頭數根本不夠多....板上很多專家應該有發現

最近很多廠商都在蓋牌研發,據了解 waymo已經有level 4。uber和waymo同一位工程師,同一套系統,Uber 可能也有level 3到4。
可能今年底就有某家掀底牌。

level 5將來可能會用賣的或分潤模式,google可能把 waymo的技術拿來授權Uber 自駕計程車分潤,或是授權德國車廠。
不見得會是贏者全拿。

特斯拉一定要堅持全影像,最好連毫米波雷達都不要用,這樣消費者才有比較的機會。
aronyang wrote:
不會贏者全拿,AI這東西有個特色,open source常常比private進步得更快,當普遍能力跨過某一個threshold後就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車子"本身就是多樣性產品,自駕只是車子其中的一個功能而已,要拿這個來一統車市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不管哪一家的產品,最後終得是要open source的,所以我也比較認為硬體應該要沿用nVidia 的設計。


aronyang wrote:
可是人不是靠眼睛在控制車,是靠腦子... 人腦是會自動4d建模(加上時間軸)並加上預測的,目前沒有任何單晶片級(及演算法)具備同樣的能力。


其實不管是用光達或是鏡頭,兩者的運算方式都是相同,在後期都是以建立cloud points方式來做後端處理,差異性在影像跟人眼一樣,有可能受騙。光達是一翻兩瞪眼0跟1的數據。但是要打出足夠的rays,相信所需的能耗跟價格都是相對較高,用影像現階段就單純是成本考量。


aronyang wrote:
不會贏者全拿,AI這東西有個特色,open source常常比private進步得更快,當普遍能力跨過某一個threshold後就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車子"本身就是多樣性產品,自駕只是車子其中的一個功能而已,要拿這個來一統車市是不可能的事。

我個人較偏好特斯拉的看法,畢竟人類也只靠兩隻眼睛,就到level 5的駕駛能力!

可是人不是靠眼睛在控制車,是靠腦子... 人腦是會自動4d建模(加上時間軸)並加上預測的,目前沒有任何單晶片級(及演算法)具備同樣的能力。



反正現階段百家爭鳴不是壞事,現階段能用得到的產品才是產品。其他也就是未來式了,車子也不是用一輩子,以後的產品以後再來考慮了。
aronyang wrote:
就視覺演算法的眼光...不太容易


現在的手機攝影興起一門學問:計算攝影學
把小尺寸CCD的手機拍照優化
但是景深還是要搭配ToF鏡頭(Time of Flight)

如果視覺演算這麼強,Apple就不用那麼辛苦地設置一堆sensors來進行face ID的辨認

至於自駕問題
大家可能沒有想到未來的IoT問題, 汽車都有上網,以後汽車都可以互相聊天,所以車禍要發生, 前車加速後車減速,車禍機率就降低了~
健人就是腳勤
ECOTEC wrote:
level 5將來可能會用賣的或分潤模式,google可能把 waymo的技術拿來授權Uber 自駕計程車分潤,或是授權德國車廠。


現在Tesla把FSD功能拿來賣,不是標配,就開始往這個目標前進了~
健人就是腳勤
除了馬斯克很會炒股,美國這個爛國家..因為本身是美金!!大量再印鈔(各國央行幫忙擦屁股!)....所以美國自己熱錢多!! 所以資金流到市場..當然是炒股!!要不然..疫情這麼嚴重,經濟也下滑...我看這地雷遲早爆發!還是黃金保值!!L5喔....也是話術啦...L4都還沒看到有車廠推出阿?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現在Tesla把...(恕刪)


特斯拉是打包讓特斯拉車主買,它不可能外賣給其他車廠。

如果是傳統車廠,也只敢根非汽車製造商google買,根特斯拉買或要特斯拉賣都是不可能的。

目前電池技術中日韓大戰中,沒看到美國,全部都不是特斯拉自有電池科技。
用寧德時代電池 省成本。這已經讓特斯拉動力電池失去黑科技了。越來越像一家傳統車廠了。

而且賣的很好的model y還砍價賣,背後可能是model 3 訂單大衰退準車主改訂model y,所以乾脆降價衝model y的量,吸引一些原本不想買model y的非特斯拉愛好者。以求總量提高。
這真的比不上iphone連年漲價如此強勢。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如果視覺演算這麼強,Apple就不用那麼辛苦地設置一堆sensors來進行face ID的辨認


題外話,

這個主要是因為 sample 取樣問題,為了確保小面積,高sample, 所採取的方案。

到iPad pro 2020, 增加一顆 Lidar,但是目前功能還是相當有限。
ECOTEC wrote:
特斯拉是打包讓特斯拉車主買,它不可能外賣給其他車廠。

如果是傳統車廠,也只敢根非汽車製造商google買,根特斯拉買或要特斯拉賣都是不可能的。



之前 馬斯克就有說會往open source 邁進。

以軟體的開發經驗來看, open source, 雖然少了授權金, 但是減少的開發成本反而是划算的。
ECOTEC wrote:
目前電池技術中日韓大戰中,沒看到美國,全部都不是特斯拉自有電池科技。
用寧德時代電池 省成本。這已經讓特斯拉動力電池失去黑科技了。越來越像一家傳統車廠了。


Tesla 的專利應是利用小顆電池(18650與後繼型號)組成array與電池管理技術~

Volvo與VW拆過Tesla,覺得成本無法像Tesla這麼低...
健人就是腳勤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