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oan wrote:
其實基礎建設費用不會高, 也不需要挖地, 因為可用模組化的電磁軟墊組件, 直接往路上鋪設即可.
費用大概跟鋪柏油差不多.
倒是現有的車子要替換的成本才是高.
細節再說下去, 會擋住很多既有利益, 不說了.
你想的太簡單了。
光是要能讓無線電波輸出追著車子上的充電接收版跑,就是鋪設上一大技術與成本上的障礙。
如果想要無差別全部供電輸出,鋪設成本會降低沒錯,但反而會變成日後耗能的大問題。
而且這方法是絕對行不通,因為忘記考慮電磁共感,進而造成的煞車效應了。
就算不考慮這個,電磁模組需要的成本也比柏油高出很多,光銅線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了。
這個國家病不輕,需要醫生來治療,找有能力的人來做吧,別再讓台灣往下走了。
如果你有眼光,想想百年後會想建核能嗎,眼光要放遠不能只看眼前,你看看日本損失多大面積,台灣有日本大嗎,核廢料到現在各國還不是無能處理,光是這點就不該發展了,當初估算核能電費錯了應該也要把善後估入,不是用唬爛的,到最後誰處理這些廢料,這是無底洞啊!!
柯P-2014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精選影片集--https://youtu.be/NGFbMMw48Ps
dan
senje66 wrote:
如果你有眼光,想想百年後會想建核能嗎,眼光要放遠不能只看眼前,你看看日本損失多大面積,台灣有日本大嗎,核廢料到現在各國還不是無能處理,光是這點就不該發展了,當初估算核能電費錯了應該也要把善後估入,不是用唬爛的,到最後誰處理這些廢料,這是無底洞啊!!
不管反不反核,請冷靜檢視一下目前人類能選擇的發電方式有哪些。
1.核能(核分裂),爭議很大,廢棄物半衰期長。
技術成熟,核廢料有可回收再利用並縮短半衰期的方法,但因為卡到有核武生產疑慮,因此被不成文禁用
2.核能(核融合),發電量大,低污染,低廢棄物半衰期,但離商轉還要10-50年。
3.火力發電。技術成熟,效率高。但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是很急迫無法忽視,且難以解決的問題。
4.水力發電。技術成熟,效率高。但須有先天環境配合,因此全球僅有少數地點適合建造水庫與發電廠,且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並造成區域地貌改變。
5.地熱發電。須有先天環境條件配合,難以大量採用與推廣。目前僅有位於大西洋中洋脊上的冰島,有大量採用。
6.太陽能發電。現有光電感式轉換率低落,單片光電版價格昂貴。
且集熱式與光感式都需要極大片面積佈署,才能應付目前的能源需求,且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尤其集熱式)。
另外一個大問題是發電不穩定,只有在日照時間才能運作,且會嚴重受到天氣影響輸出的功率
7.風力發電。需大片面積佈署風機,且可能會影響生態環境。
另外一個問題是發電不穩定,只有在適當風速範圍下才能運作,且會嚴重受到天氣影響輸出的功率。
一旦風速過高,則反而需要停機保護系統,因此無法從含高能量的極端氣候(如颱風)下取得大量能量。
8.波浪發電。研發中,暫無大型商轉計畫,且會破壞海岸環境
9.潮汐發電。研發中,暫無大型商轉計畫。
10.洋流發電。未聽聞有相關研發計畫。
(其他歡迎補充)
所以現在我們有哪些選擇?
在肆意批評能源政策之前,在全球暖化的巨大威脅下,我想這是需要更優先冷靜思考的問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