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特斯拉大降價?特斯拉股票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

pinin406 wrote:
誰說台灣沒有標準? 台灣的標準就是通通都是標準 @@


所以我才說2024年底之前就數一下建置數量

如果不到500個充電樁就淘汰,你信不信CHAdeMO和GB/T馬上就淘汰 (知道會死根本就不建置了)

接著再3年一次Review,業者馬上自己都站好位子,絕不投資會死掉的規範

這種方式就是引導出市場要做選擇,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管理手法
(話說高官的管理能力都是有口皆碑的對吧....至少追得上我小學時候的程度)
1000K wrote:
所以我才說2024年...(恕刪)

就是要先各種規格都蓋,過幾年再同一規格全部重蓋,這樣才能賺兩次阿
howardhou

好奇?誰賺兩次錢?充電站都是私營,私人出錢蓋,重蓋得自己花錢,怎樣賺兩次?

2023-01-03 17:40
a21626a21626

政府再發補助改建、官員再拿一次回扣,這樣哪沒有賺兩次。現階段這種賠錢生意沒補助誰要做。

2023-01-04 17:37
a21626a21626 wrote:
就是要先各種規格都蓋,過幾年再同一規格全部重蓋,這樣才能賺兩次阿


你每一種都蓋一次所以你賺6次??

你出錢嗎? 不然你怎麼賺啊....

怪哩~這版怎麼有呆呆出沒
a21626a21626

完全搞錯方向。。。是政府再發補助改建、官員再拿一次回扣。現階段這種賠錢生意沒補助誰要做。

2023-01-04 17:45
1000K

憑你這種咖也想拿回扣? 秤秤自己斤兩好啊? 這種程度就別出來丟臉了[笑]

2023-01-04 23:01
1000K wrote:
所以我才說2024年...(恕刪)

這叫脫了褲子放屁,說管嘛,跟沒管一樣,說沒管嘛,它還真的煞有介事訂了規定。不但在拖時間,造成業者更大損失,混亂情勢更加擴大,現在台灣政府正是這種官僚心態。
有為的政府該按目前使用最多最安全的規格訂定為標準,強制執行,現有不符標準的車輛自備轉接頭,或充電站提供轉接頭,統一規格一次到位,讓造車與建置充電站的廠商都有法可據,將損失減至最小。
howardhou wrote:
這叫脫了褲子放屁,說管嘛,跟沒管一樣,說沒管嘛,它還真的煞有介事訂了規定


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政府的效能就是這麼差
大家都知道他們懶,哪裡懶? 懶得跟業者吵架 (因為業者都不是吃素的)....

孫子兵法:
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

業者就抓緊:
必生可虜 => 政府不希望得罪任何人
廉潔可辱 => 政府怕被任何人說袒護業者

光這兩條就玩死政府

話說,如果是我,就規定只有CCS2才是標準,2024年底之前其他都要改掉,不知道大家是舉手站成還是跟我抗議 (剛好我沒有廉潔可辱的問題,要戰就來戰)

對了! 記得原本政府也想統一電動機車換電標準用GOGORO的,結果一群業者大哭大鬧對吧
台灣人的專長就是把精力花在吵架上面
發錯…
1000K wrote:
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恕刪)

這就看政府肯不肯做事。
想當年推騎機車戴安全帽,那阻力有多大,但一個法令下來,不戴罰500, 第二天大家都戴上了。
還有垃圾分類,這阻力有多大,但強制執行,現在不都乖乖的。
就看政府官員有沒有腦子,做不做對的事,做事有沒有魄力。
可惜,現在的官員既無腦又貪財,事事被財團擺弄。
說改就改是有魄力,但必須有腦的改,必須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不會對既有的造成太大傷害,這樣改起來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政府是風,百姓是草,風吹草偃,
若政府今天吹東風,明天吹西風,國家理所當然亂成一鍋粥,就像現今的台灣。
蔚來、小鵬、理想半年共虧近百億,還能虧多久?
2022年09月15日09:02 | 來源:中國新聞網小字號
原標題:蔚來、小鵬、理想半年共虧近百億,還能虧多久?
中新網9月15日電(中新財經 葛成)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三家代表企業,蔚來、小鵬、理想近期相繼公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與此同時,“賣一輛車虧10萬”卻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顯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三家企業賣車賠錢的現象還在加劇,而盈利的拐點尚難顯現。當傳統車企紛紛涌入新能源賽道,“造車新勢力”們還能虧多久?

資料圖:車展。 中新財經 葛成 攝

資料圖:車展。 中新財經 葛成 攝

賣一輛車是怎樣虧掉10萬元的

在“造車新勢力”的財報發布后,“蔚來賣一輛虧10萬”的消息沖上熱搜。這個數字是如何算出來的?

蔚來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蔚來淨虧損為25.57億元,同比增長369.6%。而交付量則是2.51萬輛,這樣算下來,買一台車剛好賠10.2萬元錢。


對此,有網友調侃稱,“大家都別買了,幫斌哥(蔚來創始人李斌)渡過難關,訂一輛,不用給我車,銷量算你的,給我5萬就行。”

事實上,虧錢賣車的“造車新勢力”並非蔚來一家。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淨虧損27.09億元,同比增加126.1%﹔理想汽車淨虧損為6.41億元,同比增長172.2%。交付量方面,小鵬汽車為3.44萬輛,而理想汽車為2.87萬輛。


按照同樣的方法計算,2022年第二季度,小鵬和理想賣一輛車賠掉的金額則分別是7.87萬元和2.23萬元。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的背后,一直存在著難以盈利的隱憂。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告訴中新財經,“目前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基本上還沒有能夠達到盈利的水平。”

三家“造車新勢力”,半年虧損近百億

雖然賣車虧錢的現象仍在持續,但從營收數據上看,三家“造車新勢力”表現依舊強勁。

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蔚來實現營收202.3億元,同比增長22.96%﹔小鵬汽車營收148.91億元,同比增長121.85%﹔理想汽車營收182.9億元,同比增加112.4%。蔚來雖然保持領先,但增速相比另外兩家翻倍的表現,差距非常明顯。

不過,在淨利潤方面,這三家“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就略顯難堪了。2022年上半年,三家虧損合計近百億元。其中,蔚來、小鵬、理想的淨虧損額分別為45.4億元、44.02億元和6.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文件顯示,理想汽車執行董事兼總裁沈亞楠在9月2日和6日兩個交易日分別拋售了40萬和60萬股理想汽車股票,合計套現超過人民幣9000萬元。

乘聯會數據顯示:

乘聯會數據顯示:在與傳統車企搶佔新能源車市場的過程中,“造車新勢力”排名出現了下降的現象。

傳統車企正加速追趕

在與傳統車企搶佔新能源車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造車新勢力”的光環正漸漸“褪色”。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車企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與“造車新勢力”形成競爭。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三家“造車新勢力”全部進入了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的前10名,而在2022年1-8月,蔚來、小鵬、理想的排名均出現明顯下滑,進入前10名的“造車新勢力”也僅剩小鵬汽車一家。

與此同時,合資車企的加入將進一步加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起亞營銷本部本部長權一權在接受中新財經專訪時就表示,“未來將加快新能源轉型速度,5年內將在華投產6款純電動車型。”而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僅憑數款新能源車型,就在2021年全年和2022年1-8月雙雙進入了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前15名。

“造車新勢力”如何突圍

面對傳統車企的加入,在“造車新勢力”中,有車企選擇加大研發投入,直面競爭,亦有車企選擇提高產品定位,增加利潤率,以獲得更好的效益。

“我們確實看到這個行業有非常多的同行推出的新的、很好的一些產品。”在蔚來2022Q2財報電話會議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為應對行業競爭,蔚來會加快新產品投放的節奏。“明年我們會有更多新車型,包括換代車型的發布。”

小鵬和理想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推出更高端的產品,提高產品利潤率。其中,小鵬G9的預計售價將超過30萬元,而理想L9的價格則超過了45萬元。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從G9開始,小鵬將會在電動化技術上堅持長期投入和自主研發。”理想汽車沈亞楠則表示,“理想汽車計劃9月份交付超過1萬輛理想L9,該車型后期有望提升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完)
howardhou

蔚來、小鵬、理想至今未倒吧,好好研究一下虧那麼多為何還沒倒比較實在。

2023-01-03 19:43
howardhou wrote:
想當年推騎機車戴安全帽,那阻力有多大,但一個法令下來,不戴罰500, 第二天大家都戴上了。
還有垃圾分類,這阻力有多大,但強制執行,現在不都乖乖的。
就看政府官員有沒有腦子,做不做對的事,做事有沒有魄力。


你講的東西其實不能相比,不戴安全帽或不做垃圾分類,其實理論上是有瑕疵的

但CCS1/CCS2/....各種規格之間,沒有一條界線可以去區分出高下

我就拿當時電動機車換電標準來說,跑出來吵的廠商,當時連商品化都還沒做....(這也能吵)

要展現魄力,就要不怕選票丟失,要不怕選票丟失,前提就是民心有強烈的支持

所以大家可以發起一個測試,說除了CCS2之外的車都不該賣

這樣就知道到底是被稱讚有魄力,還是被笑說無知亂搞

如果人民自己亂成一團.....
1000K wrote:
你講的東西其實不能相...(恕刪)

按你的做法就是有魄力沒腦袋,
要統一成CCS2沒問題,
但要配套,
例如在充電站電配置符合安規的轉接頭,
要求車商在賣非CCS2的車時要配備原廠符合安規的轉接頭,
這樣就不會有阻力。
如果只有魄力沒有腦子配合,那當然萬事行不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