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特斯拉公差問題?

某程度來說 業務講的 其實沒錯
只是….太直白了點….沒幾個人可接受

特斯拉賣的 是高科技電子產品
以科技產品來說 他是很優秀的
但就別以汽車的角度來看它吧
OiO9527 wrote:
小弟兩年前就一直很想(恕刪)


特斯拉!

最爛的公差美國~

上海公差比美國小~

看看德國的公差會不會沒問題~

‧°∴°☆﹒°☆﹒﹒‧°∴°﹒☆°∴°☆﹒﹒. °.﹒‧°∴°☆‧°∴°﹒☆ ☆°.﹒‧°∴°☆°
alphaelf wrote:

而且,機械產品沒有公差問題,你就該擔心了。

請教一下
是要擔心什麼呢?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DED wrote:
請教一下是要擔心什麼(恕刪)


機械設計不存在無公差的設計,尤其是組合件,都必須預留足夠的誤差值去容許之後組合後的調整與變形,
完全無公差的設計,只是吃掉以後可以容許的誤差值而已,當然那些大廠有足夠的組裝經驗,可以將這個公差控制在非常精準的範圍內,但是交車後,能撐多久呢?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如果還以傳統車廠的角度來看特斯拉 那就太過時了

不能反駁的造車工藝是都還輸傳統車廠一段距離

但是這也不是很快能調整

以目前特斯拉的情況 趕快衝刺技術領先跟市占率才是重中之重

馬斯克當然也有注意到公差問題 也有逐漸在調整

但是這就是許多人所說的 這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許多現在買特斯拉的 應該買之前就有這個認知

光憑造車是支撐不了特斯拉的股價

電池技術 自動駕駛 智能車網 OTA

雖然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但是這才是特斯拉首要工作 把汽車高度智慧化到下一個層次

高度自動化 一年蓋一座超級工廠 衝刺交車輛 也是曾經快破產的特斯拉 快速要營利的捷徑

當然陣痛期還是會有人拿這個當痛點酸爆 反正也不會是客群 10年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XD
目前我看過上千萬的車子,還沒有不存在公差的!
早期特斯拉的確有些較大公差是事實,但隨著產品、製程更迭,改進了不少,我認為總體來說瑕不掩瑜!
綜觀Model 3的安全測試、輔助自駕、性能表現、電耗效率、車內娛樂、車廂空間、置物空間、配備….,再比較同級車國內外售價,也難怪路上能見度越來越高!

認為傳統車廠就沒公差,可以看看最近購車誌介紹的Taycan…我光從視頻也能看到公差。
畢竟不是專門造車的
你要馬上跟上其他大廠的車輛品質自然是沒辦法
所以要酷炫的科技就要捨棄品質這些
lunacc0909 wrote:
畢竟不是專門造車的你(恕刪)


沒錯,所以特斯拉需要時間去改善

但是也是因為科技造車,所以撞擊測試,卻比傳統車廠安全,可能是要保護電池的關係,所以安全性超高,重點是電動車因為車較重較堅固,所以吸收撞擊力道的變成是比較輕比較軟的傳統車子

還有最重要的電池科技,馬達,OTA,車載系統,ap,這些心臟系統特斯拉卻是最強的,但傳統車廠好像也做不太出來,電動車這些主要零件也不太會壞,跟傳統引擎必須要做一堆維護跟保養不一樣,扣除這些其他就只剩車殼了,那也沒什麼容易壞或了不起的技術了

所以我發現今年品質提升後,特斯拉的車就開始供不應求,要排半年到一年,問題是產能還瘋狂提升,年增長6~70%還不夠賣真誇張,我今年第二季交車覺得沒什麼問題,看車友反應也是這樣,所以現在品質問題不大,問題比較大的是社區可不可以同意裝充電樁,這比較重要
我兩個禮拜前交車的
還是一樣有公差很正常😂
最奇妙的是大家對於特斯拉真的非常包容
把傳統車廠不可能出現的錯誤當作一種彩蛋
發現問題會很開心的跟車友討論
絕對是要用買玩具的心態買這台車 他確實可以給你處處驚喜
然後我們就訂第二台了😂
開過電動車回不去油車了
看車型,如果你在關注Y的話,公差可能還是有明顯的存在,就期望以後近來台灣後有所改善(如果是從德國進口可以期待更好)

以現有的3來說,小改的3在公差上有比先前一批的3好很多,雖然我不敢說完全沒有公差。但是,我在展示間與Fremont工廠出廠所看的3都真的比之前的好很多。

S跟X沒研究,不過才剛更新,絕不能排除明顯公差問題,要入手最好等一段時間再入手會比較好。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