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force wrote:一台 Model 3 SR+ 在充電時,電流大概是兩台家用電暖爐 一個兩百戶的社區如果只有一兩個充電座,當然不會有問題如果有 50 個,就會有問題我們社區之前評估只要有五台同時在充電夏天就可能全社區跳電如果要改善估計要花兩百萬才行
世界的趨勢正朝向純電車發展再過五到十年,油車可能就買不到了但是基礎建設調整需要時間,全台那麼多大樓,每棟都要改裝要花多久現在不強制做,以後等你要做的時候就要開始排隊不知道排多久了就跟早期的房子在蓋的時候都沒設計停車場,現在看起來蠻可惜的,應該要規畫停車位會更好。換個問法好了,如果以後只有純電車,你會想買能裝充電樁的物件,還是買不能裝充電樁的物件? 這些都會直接反映在未來的房價上。
taigenpa wrote:錯誤的觀念不要再以訛傳訛了,請參照: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41&t=6275550&p=6 用極端例子來計算不也是一樣以訛傳訛?就像是工程上有過度設計這種菜鳥易犯的資源浪費思考b691011 wrote:天方夜譚...(恕刪) 的確是因為台灣有太多的人都存在自己用不到別人也别想用的思考
b691011 wrote:天方夜譚(恕刪)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6/5088719https://blog.carnews.com/article/info/dd4e17ea-19be-11eb-ad31-42010af00004/現在各大車廠競相推出純電車,是什麼原因?好端端的油車爽爽賺幹嘛弄純電車。連保守勢力最強大的豐田都開始要搞純電車了。為啥lexus旗下的新車款都沒有3.5L引擎,有幾款甚至直接只弄出混電引擎?歐美日車系為啥要弄出一堆輕油電48V這種沒啥意義的東西?電動馬達與電池的成本隨著量產規模增加與技術改進,成本日益降低。台灣未來的國產車大概就是要靠鴻海了~再過五年,可能純電車都賣得比混電車便宜,沒有所謂的純油車了。再過十年,可能混電車也沒得賣了。
一步一腳印 wrote:用極端例子來計算不也是一樣以訛傳訛?就像是工程上有過度設計這種菜鳥易犯的資源浪費思考 就跟很多程式設計師或是工程設計一樣,自以為預想很多,留很多後路跟接口,但是時間過去了,發覺這些設計跟接口卻從來也沒用過,帶頭來反而過時不合用,當初的預作講好聽點是超前部署,講難聽點就是浪費資源。這種會老化的設備,有需要就去做,沒需要規劃一堆結果等住戶都搬家了可能都用不到。
厚實的肚子 wrote:還有如果要提高跟台電(恕刪) 正常社區的用電有公共電費(電梯, 走廊電燈, 警衛室用電....), 如果從自家拉專線到自家車位充電, 怎麼會是公共電費呢???倒是住2,3樓(低樓層)的也常常搭電梯, 可能的心態之一, 公共電費要賺回來吧...
政府也是很無理 為什麼不規定在新大樓需留相關線路及相關的消防措施在舊大樓 每一戶都安裝時 一起晚上充電時 舊有線路是否可負載萬一電線走火是 誰負責別忘了 舊大樓還有消防系統需跟著改良 充電是活電 別跟我說一定安全的 鋰電起火時很難處理的所以要就從新大樓預留線路及消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