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bvcchao wrote:沒錯,現在對於鋰電回收已經成熟了嗎?我看才剛開始。 大大可能不知道,電動車最大成本就是電池,而電池原料超值錢的拉,連比爾蓋茲這種有錢人都投資電池回收公司,可見是多大商機,電動車電池是大家搶著要去回收,而不是沒人要造成污染,真的完全相反了拉
andychu0930 wrote:電動車的銷售王者,無(恕刪) 有人數過這是第幾篇引用多倫多大學研究數據的報導嗎?先說結論喔: 不用3萬兩千公里 電動車就比燃油車環保了這些啥大學研究啦 還是啥收錢的數據統計通通都有一個通病:不去計算燃油的開採,運輸,煉製的碳足跡.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說兩次不去計算燃油的開採,運輸,煉製的碳足跡.不去計算燃油的開採,運輸,煉製的碳足跡.這些都只有計算1. 車量生產製造的碳排放(這電動車超吃虧的)2. 車輛使用的碳排放, 因為電動車沒有排放 他們就會去算使用的度數去參考每個國家地區的電力碳排指數.電力碳排指數是被要求要公開給人審合檢視的.這樣乍看還挺合理的,也很公平對吧?來,我們來看第一點 為啥電動車的生產碳排放比較多. 因為他配件多,製程多造成他的生產碳足跡就比較高.那為啥計算車輛使用碳排放的時候 明明燃油車輛的燃料需要生產運送開採就不算在碳足跡理面了呢!?是不是很莫名其妙呢?這個不算你反到去算電力生產的碳足跡.然後你的理由卻是:因為電動車沒有排放啊.但我們知道電力生產有,所以要算各位啊.這合理!? 這超級明顯得不合理好嗎?這其實不管是哪家大學還是啥研究機構都知道啦. 只是他們也很頭疼電力碳排指數聯合國要求要公開透明 燃油生產碳足跡卻是黑盒子 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