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中市已經開始檢討電動車免費停車和免費充電的福利 ,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

ATB wrote:
支持電動車免費停車和免費充電,有能力的人換了電車,減少了空氣污染,讓造成空污的人付費沒有問題啊!使用者付費原則說得很好啊!這樣啦,在台中所有燃油車以及火力發電廠通通都加收空污費,然後專款專用,這些錢補助電動車的充電費跟停車費,那一天完全沒有廢氣排放之後就沒有補助啦!
(恕刪)


說的真好,不過你口中所謂應該享有免費福利的電動車

電的來源貌似是你要求收取空汙費來贊助電車的火力發電廠呢

有能力跟自私自利的距離好像被拉近了呢

還有...很快的幾年後就會開始有廢電池的問題

到時候處理廢電池的費用也是全民買單?還是電動車主自己買單?
烏龍奶微糖微冰 wrote:
說的真好,不過你口中(恕刪)

說好不打臉的...
搞不好人家用愛發電。
btopia wrote:
鋰電池,容量越大 (運作區間能控制再50%上下,比如用到20% ~ 然後充到80% 或是用到30%~充到70%),有作好散熱,基本上可以用非常非常久。

人造衛星上面的鋰電池就是這樣運作的,一打上去,至少都運作15年以上。

機車用換電很合理,因為機車有體積跟重量的限制,不可能裝超大的電池,也不太可能搞機構龐大的液冷系統。

汽車基本上可以裝超大的電池,也可以搞液冷系統,換電就不是那麼的必要。你就把車子想像成是一台在路上跑的人造衛星,至少可以跑個15年不是問題。

汽車要還換電當然也沒甚麼不可以,只是沒甚麼必要罷了

電動機車確實是受到車身尺碼限制無法裝一大堆電池,但並是不因為無法安裝液冷系統的關係。換電機車即使騎一大段路,電池取出來基本還是冷的喔,根本就不需要你說的冷卻系統。而且PBGN車系也有水冷系統,並不是你說的無法安裝,只不過需要冷卻的是馬達而不是電池。

汽車即使車體較大可以安裝更多電池,但相對的車重更重,耗電的電子元件、設備也遠比機車多,就算都不考慮這些因素,當前電池能提供的行駛里程以及充電速度就是讓人不夠滿意,這不是裝個液冷系統可以解決的,我會主張現階段換電比較好也是因為:
1. 現階段充電速度就是慢,你一輛車佔位置充一次電不要多10分鐘就好,這時間換電車已經換了至少6次,而且每一輛的電量都比你10分鐘充電取得的電量多得多(所以他的電力補充頻率也會比你低非常多),這直接導致充電站註定要大排長龍。

2. 大量建設充電樁所需要的費用、土地遠遠大於換電站。台灣土地小或許不需要換電模式也沒什麼關係,但歐美這些土地遠比台灣大的國家遇到非家用充電樁嚴重不足問題的機會可就大多了,換電模式絕對是值得考慮的解決方案。

3. 採用換電模式,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可以不用那麼高,正符合當前電池科技水準。此外,就算未來電池科技足夠優秀了,換電站依然可以快速改為充電站,並不會有投資浪費的問題。

總之,換電模式並不是天馬行空不可行的方案,當年汽車能淘汰馬車大行其道,汽油補充方便又快速是其一,汽油規格大致上一致是其二,恰巧這兩項汽油車最強的優勢都是目前充電車最弱的項目,換電車相比還好得多了。
friendeo wrote:
樂觀一點想,也許電池科技很快就能取得突破,充一個晚上能跑一千公里,那或許真的不需要換電模式了,誰知道呢。


不用也許、不用誰知道

我現在就報給你知道


這是一台超跑小車,兩人座,續航可以到1k km
如果改成四米多長、五人座,電池也加大,上到1k km也不是件難事
應該五年內就可以下放到一般價格的model 3/y或後繼車型了吧
friendeo wrote:
電動機車確實是受到車(恕刪)


都已經充電一次里程超過四百公里了,不是一百公里,換電已經完完全全沒有任何效應,再怎麼方便,也方便不過回到家就掛上充電頭的。市場上已經完全證明汽車換電做不起來,而且要跑換電站換電,我買油車就好了買什麼電車⋯⋯⋯最大的優點完全享受不到。
Dr.Corgi wrote:
不用也許、不用誰知道(恕刪)


很好啊,我也希望電池科技可以進步得再快一點,但你知我知,每個月都有號稱電池科技重大突破的新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我寧可務實一點。
alphaelf wrote:
都已經充電一次里程超(恕刪)

是啊,我的電動機車也號稱一組電池能跑130公里呢,但是咧?誰用誰知道,實際上路能用的里程只有大約一半多一點而已。特斯拉號稱能跑500公里欸,但是咧?真的有這麼長?

要跑換電站換電你買油車就好了,沒錯,可是各大車廠漸漸都要退出油車了啊。而且你開油車跑加油站都不嫌麻煩,何故跑換電站你就嫌麻煩?換電的速度還比加油快呢。當你出一趟遠門半路必須補電,你唯一的選擇就是掛上充電頭乖乖等半小時以上還要安慰自己剛好趁機休息,這樣真的有比較爽?

往好處想,靠著歐美各國政治力加持,即使電池續航力只有這點程度充電車還是可以賣得飛起(反正消費者也沒得選了),所以就算不做換電各大車廠短時間內應該也還是會賺到眉開眼笑吧。

但是賣車可以很快,蓋充電樁可沒辦法這樣快。全世界的車廠都在宣稱接著要推出某某電動車款,但誰也沒有保證會有足夠的充電樁哦,特斯拉一年賣出數十萬輛車,超充站的數量可是只有區區2100多座,只有2%而已啊,大家都在等政府幫忙蓋充電樁呢。

反正信不信由你們,最好電池科技可以進步快一點,不然幾年後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充電車主們為了搶超充站大打出手的新聞了。
friendeo wrote:
電動機車確實是受到車身尺碼限制無法裝一大堆電池,但並是不因為無法安裝液冷系統的關係。換電機車即使騎一大段路,電池取出來基本還是冷的喔,根本就不需要你說的冷卻系統。而且PBGN車系也有水冷系統,並不是你說的無法安裝,只不過需要冷卻的是馬達而不是電池。


真的有困難喔 不然Gogoro應該早就把電池冷卻系統弄上去了 而不會只用限速跟限制回充這些下策來避免電池熱爆

鋰電池理想的工作溫大大概在40度左右

馬達可以到100度都很算ok

變成說得有兩套冷卻系統,不然會變成馬達在幫鋰電池加溫

而且因為鋰電池必須要降溫到40度左右,冷卻系統必須要有(冷氣)壓縮機加持才夠力

搞兩套冷卻系統,散熱器也要夠大 機車真的不知道可以裝在哪邊 要弄顆冷氣壓縮機在scooter上面又更是困難

話說回來,大家對於鋰電池的耐用度會心存懷疑也是這樣造成的,多數人第一印象一定是用手機跟筆電的電池下去想像延伸。手機筆電電池完全沒在做散熱的,而且連BMS基本上也沒在做的....壽命本來就會是最短的

再來也許會用Gogoro的case在想像,那個是有BMS,不過沒有做散熱,且因為容量小,比較無法控制在接近50%的充放電區間....所以壽命雖然比手機厲害,但好像也是有限的

再來就是電動汽車了,有BMS跟很好的散熱,電池容量又大,所以電池真的可以用到10~20萬公里以上不是問題。唯一會造成電池折壽的因素大概是超充的使用跟偶而也許會開到沒電,然後充到100%。

最後你看人造衛星用的鋰電池,基本上就是與星同壽,一用可能就是15年。原因就是因為有BMS,有散熱,而且都沒有使用超充 (只有用太陽能板慢充)



friendeo wrote:
但你知我知,每個月都有號稱電池科技重大突破的新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我寧可務實一點。


我不知道什麼「每個月都有號稱電池科技重大突破的新聞」
你是在幻想還是鬼扯?
btopia wrote:
我不知道什麼「每個月都有號稱電池科技重大突破的新聞」
你是在幻想還是鬼扯?

麻煩去拆一輛PBGN車看看,它的馬達液冷系統體積很小,就算要再加上電池液冷系統也不是沒有空間,只不過就我看是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它的電池拿出來溫度並不高。現在電動機車限制功率並不是因為怕馬達或電池過熱,而是電池的蓄電量太小。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