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公寓大廈的充電車位要避免使用公共電力, 一旦需要提高契約容量就會提高全部住戶的分攤公共電費, 這樣一來反對的人就會多. 如果使用私人家庭電力就沒有這個問題, 而且有助於把電動車充電時間導向離峰用電.s495 wrote:假設每車位都一個充電樁,那大樓的總用電契約容量就必須提高相對的你每2個月要繳的公共電費就相當可觀
流浪不想去淡水 wrote:到底誰會用公共電設...(恕刪) 主要是走線難度差很多因為每一戶會配到哪個車位不一定從公共電路拉,建商可以先拉好線,走線漂亮,布線費用建商可以成本價會便宜很多要從自己的電表拉,變成得入住後,才請廠商拉。這時候走線得想辦法硬塞進去公共的管道,大電流高密度布線會有電線走火的疑慮,甚至還要打牆打樓板,而且人數一多,走線一定會很亂(因為每戶車位的位置不是很規律),然後又會扯上公共用電契約容量的問題,一定會遇到管委會磯機歪歪。當然有錢都不是問題,管委會花錢總是能擺平,只是一般人可能花不下去就事了。結論還是透天比較單純。
"每一戶會配到哪個車位不一定" 這是一個問題沒錯, 但是並不難解決. 建商只要把電表箱到各個車位的電力管路先預留好, 並且保留跳線的空間, 到時候需要的住戶再找合格的機電廠商拉線及安裝充電座就行了. 把管路先預留好是最大的關鍵, 這個事先做好跟事後再做的難度跟成本差別很大.btopia wrote:主要是走線難度差很多因為每一戶會配到哪個車位不一定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920149&p=3#10185392如上;我們大樓10年前就跟建商要求未來會有電動車;需要110及220的電源插座;建商也接受我們的建議;建案在高雄市
董成 wrote:https://www...(恕刪) 大樓建商有遠見不知入住這幾年有沒有什麼問題或爭議?單獨一電錶也是一個辦法,計費方式清楚就好等電動車日漸普及後,公電再來決定是否調高契約容量個人認為最好還是納入自已樓上住家的電錶,儘量切開公共用電但相對技術層面較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