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來說,消費者需重視的事,是產品的價值。
畢竟你花多少錢能取回多少產品上價值。
(錢難賺, 必須花在刀口上)
排斥中國大陸產品?
大量的抵制韓國產品?
拒絕日本福島商品?
杜絕美國萊豬+牛肉?
靜下心來想想想,相信科學, 這些產品商品真的不好嗎?
還是掛上國旗之後, 此產品的價值就變了?
(那怕是台灣100%本土也不一定安全)
投資報酬是每一個產品在設計階段就已經訂下需要多少獲利
才願意繼續研發下去然後上市,商人的笑臉背後都是利潤。
不意外商人的口中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意外台灣藝人為了賺錢而說出祖國是大陸的話。
你可以不買,不支持,那是自由市場。
但是商品到底好不好, 功能 /售價 / 品質 / 服務 的價值是否值得你花錢。
拋開為了否定而否定的心態, 沒有不好的商品, 只有他的價值是否符合他的售價。
我不會買Tesla 的主要原因有2個 (理性思考)
1. 台灣本身的環境對於純電車並不友善,法規 + 百姓的公德心水準還沒有到位。
2. 按規格配備與組裝品質,Tesla 不值得他的售價, 隨時漲價與降價的商業手段很可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