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0989 wrote:
1.如果同樣都是由Tesla超級工廠主導自動化生產.那上海與加州費利蒙的生產品質基本上應該是相同的吧.
2.Tesla的車進口台灣那麼貴.相信費用除了主要的關稅外.應該部分也有運費.目前應該還是以美國為主.假設.上述1.的部分是成立的.試想從太平洋一端運到另一端(美國-台灣直線距離約10546公里)的費用跟從台灣海峽一段運到另一段(上海-台灣直線距離約815公里).當然航運不可能走直線.但假定繞行距離比也是差不多.兩地距離比例相差12倍之多.這個費用應該能減少許多.
3.庫存料件的管控成本也能降低許多.部分耗材可以直接進口上海超級工廠.相對維護成本能夠更降低.
4.想請問目前生活中.90%以上生活用品(手機.電腦.家電.衣服.鞋子)都來自中國.甚至有些標榜assembly in 某某國家的其零件也大部分來至自中國.想請問上述3C.物料成品都能從中國進口.為何唯獨汽車無法從中國進口?
以上四點遠不及終端售價與產品的耐用度和穩定性。
從台灣去看中國大陸市場的產品售價是很蠢的,中國大陸品牌多自然每一間都在拚搏,有些企業會採取價格戰,若是看價格來比對台灣的你會很羨慕,可是中國車評影片也不少,不見得低售價是消費者最期望的。
很矛盾的點是台灣的車價比對配備規格是真的偏高。哈哈

就算政府開放中國汽車品牌整車輸入,不可否認短時間會爆量,但是產品品質與售後服務才是重點。看看嚴凱泰口中在台灣的"中國"納智傑的際遇就知道了。第一次會捧場,第二次就不見得了。
特斯拉早期在台灣有設立公司,最後沒在台灣組裝國內販售和出口到亞洲國家,背後肯定有人暗中作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