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了在高速公路,
路況很少只有直線。
鏡頭影像告訴車子該怎麼走,往那裡前進。
雷達告訴車子前面有障礙,何時該停,
兩個的作用原本就是相反,用來制衡。
當雷達收到警訊前方50公尺有障礙物接近,
但實際情況卻是前面剛好有轉彎,或只是會車,
鏡頭跟雷達的訊息很容易干擾且不一致。
其他自駕系統解決方式是加入更多資訊來驗證(光達、精密地圖)
好處是減少判斷失誤,
壞處是增加更多變數(地圖顯示有路,雷達顯示前方沒有障礙,光達警示前面路中有石頭,影像顯示可以直行⋯聽誰的?)
早期特斯拉則是反其道而行,只用雷達跟影像,但加強其辨識能力。
雷達必須在軟體上忽略完全靜止的東西,才不會一直急煞,
影像則是倒過來,必須在軟體上認識鏡頭呈現的東西,才不會一直撞過去,
兩個的訓練邏輯有些相反且衝突,
特斯拉選擇忽略雷達訊號,避免混淆,然後用千人團隊及人工智慧全力訓練軟體認識周遭所有情況,
確認何時該煞車,何時該閃避,
利用影像作到雷達要作的事情。
在AI day裡,他們對這點也有詳盡敘述。
一旦軟體能夠如同人類認識且區分週遭所有影像,並「思考」如何應對處理,某種程度上其實就像個人了,
發展成「類人機器人」似乎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AI day最後出現的特斯拉機器人,基本是在講這事,
但要真的發展?暫時可能沒有這樣的心力跟餘裕,
人類大腦絕大部分都在處理視覺相關訊息,
一旦解決影像辨識,人工智慧機器人就不難了。
至於認為取消雷達是為了節省成本云云,
那是完全沒懂得特斯拉這家公司了。
特斯拉即使在入門車都配備完整的安全設備及自動駕駛軟硬體,
像其他車廠一樣有選配才安裝,才算是省成本,
每輛車都裝好裝滿,為了影像自駕,還發展中央超級電腦作軟體升級訓練,
完全省不了成本。
馬斯克自己都說過,發展AI自駕這些超級花費,都不知道要從哪裡回收⋯
最後再次重申,
台灣的FSD是雞肋,
完完全全是詐欺。
直到你要換車前,都沒個屁用。
賣車時FSD不會增加多少價值,買新車時不能帶著走,必須再花一次錢⋯
不管怎麼吹噓,FSD在台灣,完全是詐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