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從拿到阿拉伯主權基金的投資,在亞利桑那蓋了廠房錢燒得差不多了,
從去年底開始大力宣傳畫大餅,為了就是借殼上市籌措新一輪資金準備量產。
現在已經成功上市籌到新錢,但它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等到Lucid真正
能量產成功交貨再來討論跟特斯拉的競爭也不遲。即使有能力年產個幾千部
都有機會存活(Lucid預估2022產20K)。至少它在電池包裝技術上有Formula-E
供應商的經驗,有一定的技術底蘊。2017/2018特斯拉就是為了量產Model 3
差一點點被拖垮,現在就看是否能複製 Tesla的經驗,還是成為另一個Nikola
拭目以待吧。
那位說Lucid Air已經經EPA認證要量產交貨的,是一貫的胡說八道的伎倆。
查證很簡單,上EPA官網就知
EPA認證車輛官網
所有美國市售或即將上市的車輛一定在上面的網站查的到油耗/能耗的資料
Rivian 已經通過認證了,離交車日應該不遠了。但是到目前為止Lucid是
連影子都沒有:

所以那位吹噓Lucid Air下個月(10月)交車的老兄依我看可能LCID被割韭菜套了不少
我個人是希望Lucid能成功,這樣矽谷又能多了一個兩強之爭:
Stanford vs Berkeley
Giants vs A's
Intel vs AMD
Tesla vs Lucid
49ers vs Raid..
喔不對,這個已經叛逃到Las Vega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