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7869858 wrote:為什麼特斯拉 可以賣到美國價格x1.2 可是賓士要賣到1.8~2.5倍 你不知道電動車進口,目前入關價140萬台幣以下的部份,免貨物稅,超過部份則減半徵收?汽車貨物稅是不論進口、國產都要繳的,有兩個級距,25%與30%,所以加上電動車優惠後,就是有四個級距,0%、小於12.5%、25%、30%。進口車的總稅賦率,是入關價(含運費)*貨物稅(0~30%)*關稅(17.5%)*推廣貿易費(0.04%)*營業稅(5%)*奢恥稅(10%)+驗車費。1. 奢恥稅是入關價超過300萬台幣者才有。2. 驗車費分大量認證與逐輛驗,對於稀有車型,量太少,會採逐輛驗,一輛車成本20萬左右。總稅賦率算起來,依級距分佈在28%~83%。再來原廠出貨給經銷商或分公司,約市場終端價75%~80%。所以若以原產國的市場價來比,進口商(包含分公司)成本落在1.03~1.47倍(原產地市場價)。銷售端的毛利潤率各公司各車系再定價策略不同,通常在15~30%之間。算起來就落在1.2倍~2.x倍(原產地市場價)左右。所以電動車就在1.2~1.5左右。
有著品牌迷思,是窮人的思維。今天下午,開車經過好市多附近,想說,加個油吧!結果,遠遠就看到要進去加油的車隊,長長一大排。看著這麼長的車隊,應該至少要二十分鐘,才能加到油。感覺浪費人生,且省不了多少錢,於是我就經過隊伍,而不排隊加油。看著排隊等加油中,不乏所謂的歐洲高級車。唉!真是有錢人,怎會排著長長隊伍,省那些些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