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要再浪費時間計算電動車能效或污染,更不要再發酸文了!

電動車當然環保!電動車作為智慧電網配置的環節,這個在其他文章已討論多次。

如果有去了解台灣為什麼要蓋抽蓄水力發電廠,就會知道不管是火力或核能電廠發電都必需有持續性,離峰電力需求沒那麼高,也不能停機不發電,發的電力如無法儲存實在可惜,而電動車的角色就和抽蓄水力發電廠相同。

電動車不必、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內燃機車輛,只要電池型電動車取代部分內燃車輛,大部分的車都是在家配合離峰充電,就能調控發電廠離峰電力浪費情形,多一個儲存能源的方法。
kevin-4321 wrote:
只想問我們台灣的電...(恕刪)

migrant1999 wrote:
打了那麼多,可以行...(恕刪)


回收電池這件事,可存在龐大的商機,這比電動車更有賺頭,你以為那個光頭是看上電動車?別傻了,人家可是看到你想不到的商機。

氫燃料電池使用時會消耗氧氣,與人類呼吸維生所需衝突,在氧氣稀少的環境可能是個問題。


84865426 wrote:
NASA 燃料電池 的應用 早在上一個世紀就開始了
只是那時還不能達到商用利益
電動車的電池製造鏈根本是超級環境污染源,全世界環保團體都知道,只有汽車製造業跟 Tasla 與粉絲在裝死

kevin-4321 wrote:
只想問我們台灣的電...(恕刪)


真的一千三百萬台電動機車

把全台的加油站都改太陽能發電

我想就先解決了很大一部份的問題了~

還有不是我想酸你

這問題不會一夜發生好嗎

又在做夢了你嗎

都是隨時間在推進的

在你不知不覺中

才全面電動化

不會一夜之間。。。

gadda23 wrote:
電動車的電池製造鏈...(恕刪)


你什麼時後認為

石油車所有的耗材,每三千的保養油,油料的運送費

石油的開採,各種萬年烏賊車

會比較環保

在討論環不環保前

先問問你敢在大馬路旁用力的深呼吸嗎?
gadda23 wrote:
電動車的電池製造鏈根...(恕刪)


交通工具會走向零碳排放是因為廢棄汙染嚴重,高度文明國家以及開發中國家都有這個問題存在,都市空氣太糟糕。
你不能拿電動車整個供應鏈的碳排放來對比單單內燃機汽車,這種計算方式非常不合理。
煉油廠呢?煉油廠就先不多提,光是油井不斷往極地插就夠糟糕了.....

而且加油站肯定比充電站危險。甚至有人說為了充電站電網要浪費多少電線資源等等,
這些人有沒有想過,加油站的油難道從地底噴出來的嗎?是不是需要油罐車運送?油罐車不用耗油嗎?油罐車本身百分之百安全嗎?運送過程能確保安全並完全不損失石油嗎?清洗油槽是不是又無形中浪費資源?
加油站是不是臭氣薰天?加油站員工的健康誰來照顧與負責?
反觀充電站牽一次電網就能用長久了,也沒什麼廢氣與安全問題,不是嗎?
光是"提供能源"這部份的計算,落差就很大。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全世界都在朝使用潔淨能源的目標前進...
台電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終於開始了離岸風電場的建設動作了!

http://technews.tw/2017/07/24/wind-power-port-taichung/

在未來的日子裡,酸民們口中的火力發電,比例會逐漸地下降哦!

不過說真的啦,每次都在戰火力發電,煩不煩啊?
你的日常生活,冷氣、手機、冰箱、電腦、照明...等等,哪一個東西不吃電的?
真以為多了幾台電動車就會把台電搞得供電吃緊?
省省吧,要戰火力發電你先關冷氣、冰箱、電腦、手機先!

至於太陽能發電和TESLA的Powerwall組合,我個人也是非常有興趣的。
期待TESLA展開台灣業務的那一天到來,
Solar Roof + Powerwall + TESLA汽車,真是很棒的組合!

souta0829 wrote:
至於太陽能發電

你有聽過鳥類墳場嗎?

太陽能發電要像OO鋼彈裡面那樣發展才有搞頭

補上一些相關資料
純電動車的一般資訊
維基百科就整理得很清楚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ug-in_electric_vehicle
10樓仁兄伸手要的東西,大部分都在這兒。

關於電動車的能源效率,這裡有 IEEE
http://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arnumber=5338988
網友常有疑慮的well-to-tank 數據就在裡面

大陸 工信部 發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
Pdf 在這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ahUKEwiH-bO72KHVAhUBxpQKHTVKCKoQFggkMAA&url=http%3A%2F%2Fwww.miit.gov.cn%2Fn1146295%2Fn1652858%2Fn1653100%2Fn3767755%2Fc5261365%2Fpart%2F5261369.pdf&usg=AFQjCNGkR-c0OUocWVqHf-u2QiuWixNprg

2018 - 2020 各車廠要生產足夠比例的新能源車,2018-8%, 2019-10%, 2020-12%。
以積分計算,積分不到的話....等著接罰單!
在這裡有個重點,價值觀的改變。
燃料電池車,續航大於350公里,有5分。250~350公里,有4分。
純電動車,分數同上。
(燃料電池車等價於純電動車,如果你生產得出來的話)

Plug hybrid續航大於50公里者,只有2分! 只有2分! 只有2分!
一般 hybrid 視同油車,沒有分! 視同油車,沒有分! 視同油車,沒有分!
(以往我們以為hybrid 已經很節能環保,不好意思,明年後,等同油車)
其實這個積分制,是"參考"加州的規定。大家知道就好。以前這個積分還可以買賣,TESLA 2015年賣積分的收入是 1.39億美元!
政策似乎會偏向不可買賣積分,因為以前很多車廠,靠著向TESLA買積分過關,但這無助於環境的改變。

12% 似乎不是太大不了的數字,但是大家可以回顧一下,當年,smart phone 滲透率到12%的時候,接下來的滲透率是...

美國能源局,對純電動車的看法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evtech.shtml

能源效率最佳和最差的車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best-worst.shtml
TESLA 也不是模範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