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特斯拉是電動的 台灣可以突破無法自制內燃機的限制 汽車自行製造與品牌

台灣是有能力發展
但唯一的限制就是政府不推動也沒有補助
在政府不推的情況下要發展是很難的

再加上有個前車之鑑
丟了100億給國內日本汽車代理商去發展電動車
結果連根毛都沒生出來
100億等於是丟到水池裡
只能說綠色動力市場已經被這家玩爛了
也讓政府處於觀望的狀態

台灣與韓國一開始都是要自制國產汽車的(亞洲四小龍的年代)

台灣會輸 就是因為沒有自製引擎的能力(小時候聽大人說的)

而韓國都可以製造世界第五大汽車廠了

而這一次電動車的機會 裕隆應該也有把握住了吧 新聞稿都說裕隆2017年底要販售純電動車了

所以100億還是有用的
liohcl wrote:
台灣與韓國一開始都...(恕刪)


100E啥??

電動車計畫預定總執行預算也就100E
而且這些預算還是將中央+地方得預定規劃加總後才是100E得總預算

在近年計畫除了少量出車跟專案.基礎建設得部分外,大部分的預定預算都沒有實際執行或成案成為近乎全面停滯的狀況

既然根本沒有發出那麼多錢,又何來所謂得100E??

更不用說這些預算是給所有參與電動車計畫得產官學全部分食得,裕隆根本不可能全拿100E

awolf320 wrote:
台灣是有能力發展
但唯一的限制就是政府不推動也沒有補助
在政府不推的情況下要發展是很難的

再加上有個前車之鑑
丟了100億給國內日本汽車代理商去發展電動車
結果連根毛都沒生出來
100億等於是丟到水池裡
只能說綠色動力市場已經被這家玩爛了
也讓政府處於觀望的狀態


說得比做的容易...

1. 沒有公司能獨拿100億
2. 如果你有申請過研發補助就知道,補助最多就是總投入的三成到四成(例:公司投入100億,政府補助30億)。
3. 沒有市場規模就是屁,Tesla到現在從來沒賺過錢,從開放專利,免費充電樁,預置自動駕駛硬體不加價,Model 3低價預購,搞了一堆的商業模式就是為了不斷增資讓公司撐下去..花一百億台幣就像吃一次buffet..
4. 如果能把中國大陸當作本地市場,進入基礎政策的供應鏈,那也許還有些機會,但現在看起來的可能性是"0".

說話的人比做事的人噁心...本島現況.

aronyang wrote:
3. 沒有市場規模就是屁,Tesla到現在從來沒賺過錢,從開放專利,免費充電樁,預置自動駕駛硬體不加價,Model 3低價預購,搞了一堆的商業模式就是為了不斷增資讓公司撐下去..花一百億台幣就像吃一次buffet..


Tesla歷年財報有兩季是賺錢的

最近一次就是今年剛發表的第三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