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針對ID,同想法朋友不少 wrote:
比對美國,德國的售價,Model S Plaid 的價錢,幾乎就是自行引進的成本。
..。 因此我判定 Model S Plaid 幾乎是貼近成本在賣
您這話的前提建立在,網友們常說的「歐美價格=車廠合理價格」「美國價=接近成本價」這規則也套用在特
別忘了還有另一種可能:特斯拉在國外賣價其實高於成本很多,根據這裡部分酸民的定義,叫做"很盤"
在本魯拿出證據前,先說明:過往部分M01朋友(包含部分特友)在嘲笑他牌尤其歐系豪牌"盤",主流是在笑明明成本很低的東西還高溢價賣出、賺超大。換句話說,只要賺超大心裡就不爽,就叫盤。
當然,本魯不這樣看待,我認為價錢有對得起車主得到的東西就好,就算車廠跟耶穌合作,靠神力0成本把泥土瞬間變成車,但只要車價對得起買家得到的效益,超高溢價賣也是車廠的本事。
以下證據: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962591?from=ddd-umaylikenews_ch2_story
特斯拉賣一輛車的獲利是豐田5倍 股價較年初低點漲1倍
特斯拉每輛車賺約4萬多鎂
根據上述特粉沒反駁、甚至被部分特粉用來笑他廠的新聞,情況其實是:
一台美國10萬鎂的特斯拉,台灣賣300萬,乍看之下好像台特成本價賣。錯,根據報導的數字,10萬鎂的特斯拉成本約只4萬多(3Y這些5、6萬的根本不可能賺4萬,所以一定是從SX這些7~1x萬的多賺些來拉高平均),因此美特是拿4萬多的車賣你10萬,台特是拿完稅後160上下(註1)的車賣你300。
註1: 130上下+23%稅,電車貨物減免、沒過奢侈
一台美國10萬鎂的歐系牌,台灣賣550萬,乍看之下好像該歐牌薛盤子,但財報一攤開發現薛的錢根本沒特斯拉多。根據這裡網友的美國價=接近成本價的論述推估,該歐系豪車生產成本算7萬多8萬鎂好了,近來台灣完稅後400上下(註2)然後賣你550 600,這些歐牌盤度根本沒有比我特高多少。
註2: 汽油76%含奢侈,電動53%含140萬後貨物稅開徵+奢侈
所以各位朋友看到盲點了嗎? 盲點就是不少朋友直接假設美特的價格=佛、接近成本。這盲點導致你各位誤以為台特很佛。其實是歐系豪在美國很佛(根據部分特粉、部分酸民的定義),成本8萬的車在美國開價跟成本4萬的特斯拉一樣
當雙方的車進到台灣後,兩邊都抓類似%利潤之下,雙方價格差距終於真實反映了雙方的成本差距,特斯拉可以賣300因為他成本只有130、歐系賣600因為她成本400,不是特斯拉佛心沒賺你錢。
所以,根據部分特粉、部分酸民的定義(第三次強調),正確解讀應是這樣:
-在台灣,特斯拉跟歐洲豪車都很盤。
-在美國,特斯拉高溢價賣,很盤,而歐系車貼近成本賣,很佛
特友表面上感受的,其實是較輕的相對剝奪感(美國消費者跟我一樣被大賺特賺)
但再次強調,本魯不這樣看待,車商賺錢本就天經地義,我認為花的錢有買到對應的東西就好,300多萬買1020匹馬力,就算成本其實只有130 140萬又如何? 還是讚,很便宜划算
延伸閱讀:
https://insideevs.com/news/563824/tesla-average-production-cost-dropping/
The Average Cost To Produce A Tesla Is Just $36,0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