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沒有跳票,Model 3正式在6月底前達成每週產出5000台的重要里程碑!


lopero0623 wrote:
雖然比當時的目標晚...(恕刪)



相信很多人在工廠待過
解決量產不穩這種事,門檻不高!
尤其特斯拉還有「自家的」電池工廠

其它車廠怕的是,光是今年,就可能有將近25萬部特斯拉在路上跑,每部車只要每天收集10公里的自動駕駛數據,每年就有9億公里的數據量,地球上已經沒有其它車廠追得上,而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只要特斯拉繼續以這種「被嘲笑」的產能交車,後續數據還是會指數成長!
amd3dnow wrote:
分析師說的也不是沒...(恕刪)


Bloomberg這個數據是靠車主自己上去提供VIN code估算出來的,
所以跟實際上的生產量比是比較少...
而且上一季TESLA為了政府補助的問題,在美國交車量故意減少,
反而在加拿大大量交出Model 3,這也造成了Bloomberg數據的誤差更大。

總之,Model 3產能仍然在持續提升中,我的車仍然不知道明年啥時可以交車~~
就繼續耐心等下去吧,下半年Model 3一定是稱霸全美豪華中型車的銷售第一名了!
amd3dnow wrote:
分析師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model 3的產量不穩定是事實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8-tesla-tracker/
還是有改善空間.

Bloomberg這個網站不是這樣解讀的,它可是預購車主這9個月以來的精神糧食呢...

他的預估曲線綜合了兩種手法,非常的準,很清楚讓人看出產能提升的進度,
但週產量的直方圖處理比較粗糙,並不具參考性

文末也提到TESLA兩度修正之前過度激進的目標,以非常平實的角度在傳達資訊
blhsing wrote:
產能是靠犧牲品質換...(恕刪)

看新聞不能只看一半,取消該測試是因為已經有重複性質的測試
https://www.cnet.com/roadshow/news/2018-tesla-model-3-brake-roll-test/

Tesla has confirmed to Roadshow that its brake-and-roll testing and on-track testing procedures are identical.

Both tests begin by burnishing (or bedding-in) the brakes by accelerating to 60 miles per hour and then decelerating down to five mph. This is done three times in relatively quick succession and is fairly standard practice across the industry...(後略)

這種半吊子的負面新聞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放輕鬆
只要生產線裝滿監視器
把內鬼抓出來
應該就會順很多了

kevinping wrote:
只要生產線裝滿監視...(恕刪)


目前看來,產能似乎仍能維持在高檔位


在北美, Model 3 已經全面開放線上訂購, 不管之前有沒有預訂

現在都可以直接進設計頁面訂購車子, 只是目前還是沒有基本款可以選

目前還是只能選長程版, 4WD 跟 Performance 版這些比較高階的

當然之前 Elon Musk 有說過, 誰先把車款付清誰就可以先拿車, 但之前認知是

先預訂的人會有比較高的優先權可以先設計車子, 只是現在基本款一直無法選

最初預定要買基本款的人心裡可能會很不滿,算是被放了鴿子

Tesla 現在應該就是讓一大票忍不住的人去買可能原本沒有打算要買的較高階版本

來加速他們準備在第三季轉虧為盈的目標



其實我之前也說過, 當 Model 3 可以交車交到台灣的時候, 他的產能應該已經大到

一週內就能把台灣的數量全部生產完, 所以在台灣預訂的車主, 不管多早訂, 或者等線上

開放設計時再直接買車, 交車期可能不會差超過三個月....除非他們今年開始有大量盈餘出現

不然他們可能無法照顧到鐵粉的心情....

jaio wrote:
在北美, Model...(恕刪)


大致與你想法類似

但其實外國人應該沒差那一點點~

直接上長程版的就好了

另外預訂短程版的我猜到時侯可能會再降一點點 (低於3..5萬)

來平息先預訂的人的心情
我鐵粉,我難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