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howhowfun wrote:充電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恕刪) 在上海開了1年多的VOLVO S60L油電車,雖然不是純電,充電最多能續航50KM,不過在公司有充電座,每天上班充滿電3小時,若沒出遠門曾經30天沒加過油,很好的設計!充電座高級車用的是台達電代工的好像特斯拉也是地價的是比亞迪(大陸也有幾家),只要充電中車門上鎖狀態是拔不掉的,在上海很多新設的購物中心都會要求有充電座,因此出門吃飯購物時充電很方便,機場也都有.台灣應該會逐漸開放充電作的裝置,後續絕對會有更多油電車或純電車的上市,這是好的設計,只要有親身體驗過一定不想再開一般引擎車了!
cross R wrote:就是潮!我認為要邁...(恕刪) 跟你講,傳統車廠反而挫咧蛋,因為包袱太大了,就算賣油車也賣電車,也只是搶到原本自己的基本盤,但卻要花費油車與電車等兩倍開銷、研發、人力、廠房…等等,根本是拿刀尖在跟拿刀柄的在對砍。你講的原本的基本盤,維修、服務等根本無法運用到電車領域,這是不相干的東西。 別跟我說換來令片等小東西,這不是什麼專業領域。再者,超級充電站設立在重要的地裡位置後,也不可能在設其他品牌的充電站了。 有種先搶地盤先贏的概念。其他後進勢必要設在其他點。個人是覺得電車五年左右就會成熟了。另外,無論在怎麼蠢,那些投資特斯拉的大咖們也不會比我們蠢。
0921698169 wrote:跟你講,傳統車...(恕刪) 不用跟我講你有你的看法,我也只是講我的觀點基本盤不重要? 基本盤就是現在的市佔率啊傳統廠的後勤體系沒用? 該不會只覺得汽車產業只需要換換來令片吧超級充電站? 你認為全球不會有統一的電動車標規? 這些基礎設施不可能讓單一廠商壟斷的Tesla 股價? 漲漲跌跌現在賺投機財⋯⋯別忘了它還在不斷的虧損中啊我沒有否定Tesla的創新和貢獻,只是我認為德國、日本中國這些汽車大國也不是吃素的,全電動車是未來趨勢⋯⋯在還沒能普及之前的過度時期,傳統車廠還是會慢慢的推油電混合車再慢慢釋出全電動車產品,這本來就是大家共同的計畫⋯⋯
賈薄酥 wrote:感謝分享,整個都很棒...(恕刪) 我也是注意到了感謝樓主的分享很清晰完整讓我目前還無緣()接觸到特斯拉的人得以一窺車主真實體驗但那個沒經過大腦去規劃的電動車牌實在破壞了畫面一整個急就章的感覺如同開放重機卻又把二輪機車用四輪車輛方式來管理一樣荒謬
shingo0711 wrote:現在就推廣電動車,哪天發電方式突然改變,一夕之間汙染可以減少很多。要等到發電方式改變,再來推廣電動車的話,那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看見汙染減低的成效了。 就算發電方式突然改變,也要花時間重新蓋電廠,舊電廠也不可能一夕之間就關機agde56128 wrote:哈哈,鍊油廠的污染都不算了,神人理論 煉油廠也不只生產汽油,你的食衣住行育樂那一項不是跟石油有關怎講環保的都這麼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