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試駕,科幻想像的現在進行式

eoskiss wrote:
Tesla Model...(恕刪)


電池電動車市場在台灣寸步難行,充電站擴充毫無政策,和蔡英文政府當選時宣誓要推動氫氣電動車有關吧,總不能説自己錯了吧。。。只能拖拖拖。

氫氣車賣了十年就是賣不動,一個應該是性能低落的關係,跟 Toyota Altis 差不多,就0-100要10多秒那樣。。。

這樣性能一臺氫氣車也還是要一兩百萬,結構複雜,要氫氣鋼,發電機,充電機,電池,所有氫氣經過的設備都要能負荷超高壓,監控,控溫裝置,有的沒的。

我覺得最疑慮的是氫氣的爆炸力是石油的20倍,氫氣鋼的壓力;在氫氣站是 5000 psi ;在車内鋼瓶是 10000 psi,如果你有點概念你會知道平常看到的瓦斯瓶是大概 200 psi,輪胎是 32 psi 。。。要控制如此高壓,零件品質要求嚴格,而且有老化問題,要所有環節環環相扣滴 ”氣" 不漏,非常不容易啊,從建造,到監控,到維護都是難題,都是人力,都是費用。這也是為什麽氫氣站到處都受到抵制的關係。而反觀如果是電池電動車或充電站就算起火,也都是小範圍的,而通常在前幾十秒是被保護層的控制住的,是可以逃的。(Tesla是用陶瓷複合物,他們大概懂一些隔離技術,畢竟SpaceX是在做最高科技的太空梭的。。)

然後又在全球氫氣站的擴展中,最近已經連續發生兩次大爆炸,挪威的是因爲裝上了不合規格的零件。在南韓炸死了兩個人,爆炸原因仍未公開,可能是因爲推動氫氣也是南韓政府的計劃之一,所以隱瞞。我覺得大衆用的氫氣車基本上已經是GG了。

但再怎麽樣南韓政府補助 Model 3 也是補到剩 80幾萬而已,表示南韓潔净政策是有多的重計劃在全力並行,超級羡慕。台灣什麽鳥都沒有,就Tesla自己花重金蓋的充電站而已。。。。

總之,真心希望政府能用真心是為台灣好的態度來施政。。。
Tesla3覺得是目前電動汽車裡的首選,可惜進口台灣之後價格提高了不少。在美國是很便的。
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的科幻卻在響指之間....
馬力462匹性能媲美超跑的電動房車卻只要220萬元不到
如果要買電動車我當然選它了
您說得很好, 我覺得騎馬的樂趣也是開汽車難以代替的 XD

ITALY米蘭 worte:
電動車固然是未來各車廠會砸錢研發的事業~
但是汽油引擎的魅力我覺得電動車是難以代替的~
就像是打檔重型機車和手排跑車~跟趾退檔拉轉~進排氣,引擎聲浪是電動車無法提供的樂趣表現~~
小人物櫻木 wrote:
宣導一下,超充是給有...(恕刪)


Nokia笑iphone? 鍵盤你說黑莓還過的去,iphone出時Nokia都已經幾款大螢幕觸控機了 😐
我算老車主了吧(兩年),九月中也去試駕了3,把3和S/X做了一些小比較

優:
  • 無需鑰匙,用卡片鑰匙或手機藍芽開啟關閉,靠近車子解鎖,離開車子上鎖,方便
  • 車輕(1.8噸),轉向以及操控性比S或X靈敏,方向盤極小,適合激烈操駕?
  • Raven系統反應快速
  • 後座空間橫向OK,但縱向很夠,老婆坐進去大約還有4個拳頭又3根指頭(嘉偉語氣)
  • 內裝實在夠素!?,很適合不愛電子花車的車主
  • 所有的操控都在那片小小的Pad上,方向機柱質感大勝S/X,輔助自駕撥桿與排檔桿共用
  • 音響Sub夠力,但整體混濁,不過,後座的整體音場一樣把S/X甩好幾條街
  • 電池正常駕駛可破350KM??
  • 玻璃天窗在後座是一整片,視野非常舒服,但橫桿在前座上,所以駕駛者比較沒那麼美
  • 車內小置物空間大大勝過S/X,才是一台正常的車內該有的
  • 正副駕化妝鏡有電燈!!!!
  • Pad為橫式螢幕,V10版本停車時看YT,Netflix比S/X過癮
  • 售價有競爭力
  • 中央扶手位置適當,可以將右手很舒服的放上,B柱上有小掛鉤,實用
  • 頂棚夠高,乘坐/駕駛無壓力,舒服

缺:
  • 無電動尾箱
  • 無駕駛座儀表板,全都在Pad,對不習慣的車主而言,開車時危險度增加(因為要一直瞄過去看速度,鏡頭等等,而通常你會去看去注意,多是速度相對較快的時候)
  • 橫向螢幕,但目前的版本不管V9或是這幾天上線的V10,適合直列螢幕,所以無法同時開啟多個視窗
  • 後置攝影機解析度不優,偏暗且模糊
  • 懸吊非可調式氣壓,為油壓偏硬,適合前座買家,後座彈跳(指P版本)不舒服,容易暈車
  • 內裝塑料壓花很美國人,粗,不太行
  • 因為科技化無鑰匙,所以Key Fob需要花錢購買
  • 組裝品質還是很特斯拉,非常特斯拉
  • 是優點但也是缺點的儀表板極簡化,乍看之下科技感十足,但選單複雜,快捷鍵無法自行設定,很多功能得翻進去選擇,相對於傳統按鍵快速熟悉盲按,整個學習曲線難度較高

再說說自己這兩年擁有的心得
不管是S/X,或是現在的3,特斯拉的組裝品質一直被人所詬病,以我自己的車來說,我很“幸運”,板件上公差幾乎沒有,但整個前蓋上有許多烤漆的瑕疵,頗無言。
在2017/9-2019/5月前,超充站往往小貓2,3隻,不存在排隊的情況,但在今年3月大降價之後,正常時間(10:00-19:00),超充站幾乎都是爆滿,不過,大家也才真正的開始“充到80%”就離開,留給下位車主。

特斯拉的確像是手機,OTA幾乎每2-3週就有新版,然後會多很多新功能,每次更新完都很開心,但也因為像手機,早期的車,因為硬體的關係,越來越多更新後的功能無法使用,也越來越慢,像最新的V10加入了娛樂系統,不過,在2018/3之前購買的車主則完全無法享受,因為電腦太慢了!!,真的是早買早享受,晚買半價再折扣。

在後勤支援上,更是...,雖然大家都說電動車沒啥好保養(這是事實,我目前四萬公里,共2次保養,一共花了21000左右),但小毛病總有吧,我是S,大燈黃化算是通病,2年來,我換了3次,換沒關係,但最近這次,我5月申請,7月料件到,9月20號才排到進場,4個月!!

要說的缺點的確是說不完,但電動車(不只特斯拉)的確與傳統的油車相比之下,安靜(相對,高速時風切聲一樣恐怖),右腳一踩永遠是全動力輸出,平穩(孩子晚上不睡覺,抱出來繞一圈一定睡著),還有更多的一些油車沒有的感受,才會讓幾乎所有的車主都一樣,“回不去了”。

但,電動車也就是一台車(價位還偏高),只是動力提供方式不同,現在的選擇也不多(我也去靜態看了iPace,那台就真的很油車思維了,Taycan進來高階的選完應該會破千,只能呵呵),喜歡的自然會去試試,和管委會溝通充電樁的安裝(強烈建議安裝),在2021前有著稅務以及停車的優惠,我兩年來除了換胎,補胎,Etag,我花的錢就是那2萬多以及真的很少的電費(我幾乎都在外頭充電),後續持有費用相對於同等價位的油車的確輕鬆很多,不習慣3的內裝做法,可以去看看Leaf或是即將上線的iPace(350,380萬 = =),手骨硬一點直接下單Taycan。

電動車的有趣,不在於里程焦慮(擁有了以後,你會有自己的駕駛規劃),不在於奇怪的優越感(都被笑半價盤了),而是她真的好開,舒服,沒壓力。
Der Tonmeister wohnt in Taiwan
clarkclark wrote:
後座也太低了,看起來...(恕刪)

剛剛也在注意這張照片
人坐的很勉強的感覺
不舒服
Tesla的Model 3一直是口袋名單之一,不知道展間會不會有實車可欣賞
clarkclark wrote:
後座也太低了,看起來...(恕刪)


後座的壓迫感的確很重,敝人去試乘時也是這種感覺,不像S後座空間較高。
開過特斯拉的人的確不會想在開油車了,缺點是特斯拉的後勤真的很差,即便現在連3都進來了。
維修廠還是只開禮拜1~5,好處是真的不用保養省了滿多錢的。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