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新加坡政府對Tesla Model S課徵高排廢污染稅

簡單的說
吃油怪獸跟吃電怪獸
都是高污染
換個想法
要是吃電能夠省
那一般電動車不就都台台可以做到跑車等級的動力了

不知道有沒有
i3跟i8用電數據來比較
那是因為新加坡自己太遜了
人家Elon Musk是賣total solution的
都用Tesla 的車了
怎麼不裝solarcity太陽能裝置來發電呢

人家這樣分析,很有道理啊,既然是為了減少排氣的電動車,那就不該做那麼大馬力的,跟大cc數的車一樣會多消耗能源,然後還要人家政府補助,不合理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這樣的話我蠻好奇,新加坡的地鐵單日的行車次數的總耗電量 + 每一站的耗電量 + 整個地鐵系統的耗電量 除以 總搭乘人次 之後...
每個人的能源消耗是多少 ?有沒有比開車環保 (尤其是開Tesla的車)!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還沒算電池製造及報廢所產生的污染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智慧電表 浮動電價 可以搜尋這些關鍵字來閱讀一下
例如以下
https://www.most.gov.tw/germany/ch/detail?article_uid=b5c841b1-8653-4f48-b66a-a16530b21b04&menu_id=9bebd1a9-1738-429c-8eee-4f2ba95329ba&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最主要是要探討 電力的負載平衡 利用多生產的電做更有效的管控 跟前面的幾位大大論述是相同

另外 對於空汙的處理 除非車子的能源轉換效率跟廢氣排放優於電廠的處理方式

因此 前述新加坡的舉例 並非100%的正確 應該說是有點粗糙的計算

值得探討的 車子製造成本與汙染 傳統vs電動車
如果要計算電力生產後端的碳排放,那加進油箱的油也要計算提煉油過程的碳排放,這樣才公平

電不會平白產生,汽油也不會

產電的過程會消耗能源,產油也少不到那去

更何況電廠的碳排放可能已經繳過一次會稅了,用電的人還要再負擔一次,有點說不過去
日本朝氫汽車方向發展只排水

歐美朝電車發展最後電力還是要靠污染達成

這麼說未來汽車是日本的霸業了

要快去買氫汽車的相關股
男人若有錢,老二香又甜
不用幫有錢人煩惱這麼多吧?TESLA就是要先賣給崇尚環保名聲與搶先科技的有錢人,才會從跑車與高效能休旅車開始做起,不然成本接近但是只有190匹馬力卻至少要賣5萬美金是要賣給誰?一般消費者根本不會買單吧?
這樣作法的確不公平,
電廠的碳排放為什麼要算在電動車頭上?
難道車主沒有交電費嗎?
為什麼不去要求電廠的碳排放需要減少?
那全民所共同使用的電廠碳排放量是不是也要處份空污費?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