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新加坡政府對Tesla Model S課徵高排廢污染稅


燃油車可以加太陽能嗎? 可以將水中位能轉為電能嗎? 可以使用潮汐能嗎?
都不能.

講一堆, Tesla可以簽約只使用綠能. 燃油車能嗎?


家裡冷氣也不是不能用內燃機來驅動啦,
試想每家每戶外牆掛上一堆內燃機來驅動壓縮機, 這些分散全國的機器會全部妥善保養?
反之全部冷氣都用電,但電廠妥善保養外,還能集中資本作更好的排放水準. 哪樣比較環保?

ke390592000 wrote:
另外:電廠總平均每生產1Wh電會排放0.5g CO2的統計數據,計算出Model S的CO2排廢量為222g/km
新加坡這麼小的國家全部是火力發電(11座火力電廠,2011年資料),完全沒有水力及核能發電,發電來源不是石油就是煤炭,它生產1 Wh0.5g CO2應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高的吧,用這種數據算出來 444 wh/km x 0.5g CO2/wh =222g/km CO2 是全世界發電汙染最高國家所算出來的值吧,個人覺得並不合理。


新加坡的火力發電已大部份轉為使用天然氣,是目前排碳量最小的火力發電。
請參照下列連結:
https://www.eia.gov/tools/faqs/faq.cfm?id=74&t=11
http://hoshimi.pixnet.net/blog/post/28745059-%E7%81%AB%E5%8A%9B%E7%99%BC%E9%9B%BB%E7%9A%84%E7%A2%B3%E6%8E%92%E8%88%87%E6%88%90%E6%9C%AC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火力發電,每Wh的CO2排放量就是0.5g。
新加坡政府的計算方式已經算是從寬認定。
說實在話,新加坡,真的先進。
我是這樣看
1.課重稅跟補助是兩個問題
2.電池的碳足跡等問題也不宜與現況是不是比較節能扯在一起
這兩個看法原因都一樣
油電或者電動車也許目前程度仍屬不足
但是基本都是正確的方向
然而為了促進這個方向
就必須促進商業行為
http://www.lta.gov.sg/data/apps/news/press/2015/20150223_RevisedCEVSBands.pdf
上面的網址是新加坡政府的關於CEVS 的相關資訊, 有車的朋友可以上去對對看自己的車如果在新加坡有沒有rebet.

基本上prius等油電車都被歸類在A1, 換句話說可以退$20,000. 那為什麼油電車是被歸類到A1, 我想最主要的是因為prius 油電車的能源轉換設計. 畢竟再怎麼樣也不能超出物理原理. 能量不滅只有轉換, 那問題就是在轉換的效率了. 只是在表格上沒有看到 Mazda skyactive diesel, 不知道這車在他們的評價中到底會是落在哪個級距, 畢竟 14.0:1 low compression ratio的引擎設計應該會是有很不錯的效率才是...
richard_huangtw wrote:
燃油車可以加太陽能...(恕刪)
shinji0426
可再生能源之所以視為環保能源是因為他是可以再生的。完.
完全就拿牛頭來對馬嘴,沒有概念!
汽車用油是直接污染,從空氣品質到温室效應破壞臭氧層。。。
經過轉化後的電能是可控制的污染,這也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標

一堆鬼扯 買不起電動車的人 扯東扯西

實際有幾個看過電池生產工廠的?

台灣就是愚民太多 造成現在落後一大節

污染什麼鬼東西 有種大家都別用手機啦
個人消費者可以做的只是選擇消費能源的方式
前面有幾位講說自己發電有點無稽之談
真要課稅 怎麼不去限制電的產生方式
把稅加給消費者也太誇張了
真要這樣算下去
走路跑步也要課稅
因為走路跑步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Simple Is Not Easy
我個人認為.....

太陽能跟風力最有資格稱為綠能!!
再以發電廠總平均每生產1Wh電會排放0.5g CO2的統計數據???
那是以新加坡自己的發電廠來算吧

若是像韓國這種核能為主
或是像歐洲大部份已經用核能+綠能為主
最好是每生產1Wh電會排放0.5g CO2的統計數據啦

不過這位車主也真是白痴
沒事去申請節能補助做啥
不但沒省錢還多花錢
而且以後新加坡只要有人引進
可能新加坡政府就會以此案為依據比照辦理
未來新加坡若還有人想引進tesla model s的話
大概都會記得這樣第一個引進tesla model s到新加坡的小白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