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ardhou wrote:我想絕大多數的人不差...(恕刪) 不太可能啦。。。現在國際減碳壓力這麽大,除非真的想跟國際比中指自己倒退走,不可能三年後反而繼續用2010年的規定用馬力算來打壓電動車銷售。。。就跟世界各國一樣用里程車重計算就好了,一直還在研擬,從年初研説要參考國外研到現在不知道是在研什麽,政府再不澄清,台灣就很快成爲全球僅存的黑烟毒霧之島了。。。馬的全臺十大死因前四名,(1)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癌症又以肺癌肝癌居首。全部都和空污直接間接有關!大概是石油產業車業官商勾結嚴重吧。。悲哀。
aronyang wrote:沒駕照,沒上過路喔?..不安全的開車,車子就是兇器。你當百年車廠的車子設計經驗是做假的?.(恕刪) 嗯您如何確定特斯拉車主,在操作這些功能的時後,是在不安全的狀態?調個空調,改個設定....只要車子給駕駛幾秒的時間 hands-off + eyes-off 就夠了,不需要全時段level-5才能做這些事情。如果特斯拉連這種事都搞不定,調個空調都會出事,在美國早就被告到並軌了。當然,拿level 3的車全時段度估,那就太過份啦。百年車廠的經驗,在接下來的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世紀,恐怕一點便宜都沒有。這些車廠在這兩方面的投入和佈局,以經落後於新興車廠,Waymo(Google), intel(Mobileye), 甚至對面的百度。
Tesla 在 Boston 地區一共只有兩家修理廠, 多是車禍修理, 可見機器非常可靠.小毛病, 移動修理車/mobile van 就可處理我同事開了七萬英里. 唯一換過的東西是輪胎, 煞車都消耗很慢但電費與油錢差不多. 除非用充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