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如果特斯拉可以加油<電油車?>

friendeo wrote:
除非未來能用上微型核分裂或核融合反應爐吧,不然氫能在一般家用車領域是沒有競爭力可言的。

那是現在,所有能源(包括電能)生產和儲存技術都再進步。
不能談到電能就未來怎樣又怎樣,談其它能源(包括氫能)就只能談現況。
前面我po文的意思是,談現在買車,就是考慮現況,頂多加個5年的預估。
因為車子買了,是現在要用,不是買來等一二十年後才拿出來開。
若要談未來,到底個能源是主流,誰都說不準,不能拿氫能現況的生產成本較高來認定將來沒競爭力。
CCCC99 wrote:
Tesla 的目標是(恕刪)


充一次電可以跑一千公里,真棒

但是車上要揹八百公斤電池,換新電池報價110萬別隱瞞不提啊
sunyearhuang wrote:
那是現在,所有能源(包括電能)生產和儲存技術都再進步。
不能談到電能就未來怎樣又怎樣,談其它能源(包括氫能)就只能談現況。
前面我po文的意思是,談現在買車,就是考慮現況,頂多加個5年的預估。
因為車子買了,是現在要用,不是買來等一二十年後才拿出來開。
若要談未來,到底個能源是主流,誰都說不準,不能拿氫能現況的生產成本較高來認定將來沒競爭力。

如果要詳細說明文會太長,我只簡單敘述就好:

1. 電能在可預見的百年內都是主要能源並且不太可能被取代,所以問題在於如何有效使用電能。
2. 電能產生當下就直接利用才是最好的選擇,中間節點越多成本就越高,能量損耗也越嚴重。

不幸的是,氫能車的節點遠多於電池車而且幾乎無法減少,所以氫能車的成本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和電池車競爭。

當然你可以說生產電池也要額外的能量和成本並形成節點,但電池是一次生產可連續使用多年的,和氫氣每次生產、運輸都會產生的成本相比少得多,而且如果無線供電技術進步到車子行進間可以從道路上獲取足夠電力(這是可能的),那續航力幾乎等同於無限,容積有限的氫能車就只剩下超微型核融合爐可以期待了。

不過氘和氚的取得成本可是超級貴的,而且核融合反應爐要持續運作才有效率,像車輛這種每天只運轉一點時間的東西根本就不適合它,所以到頭來也只是換個方式取得電力而已,電能車依舊不可撼動啊。
friendeo wrote:
1. 電能在可預見的百年內都是主要能源並且不太可能被取代,所以問題在於如何有效使用電能。

沒人在談電能會不會被取代,現在在講車的能源好嗎!
純電車都還沒能取代油車,還談不上什麼能源車會取代純電車吧!
主流大位都還沒坐上去,就開始怕被竄位

friendeo wrote:2. 電能產生當下就直接利用才是最好的選擇,中間節點越多成本就越高,能量損耗也越嚴重。
不幸的是,氫能車的節點遠多於電池車而且幾乎無法減少,所以氫能車的成本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和電池車競爭。當然你可以說生產電池也要額外的能量和成本並形成節點,但電池是一次生產可連續使用多年的,和氫氣每次生產、運輸都會產生的成本相比少得多

自己都回答自己了,產生電能的節點也要算,算進去就不用比較了。
電池生產一次就可以連續使用多年?啊....你在講核能嗎?
前面不一直再談,純電車的續航力和充電站的問題嗎?缺點現在變成優點了?
若可以使用多年不用充電,我明天,不不...今天就打電話訂純電車。

friendeo wrote:2.,和氫氣每次生產、運輸都會產生的成本相比少得多,而且如果無線供電技術進步到車子行進間可以從道路上獲取足夠電力(這是可能的),那續航力幾乎等同於無限,容積有限的氫能車就只剩下超微型核融合爐可以期待了。

又再講未來了,可惜未來是未來,現在買不到未來車。
要談未來,若是氫氣可以簡單從水取得,你要買充電車還是加水就可以跑的車?
純電車有人看好它的未來,也有人看衰,下面這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人意見)。未來如何,真的只有上帝知道。
https://www.auto-online.com.tw/news/84-32029

friendeo wrote:2不過氘和氚的取得成本可是超級貴的,而且核融合反應爐要持續運作才有效率,像車輛這種每天只運轉一點時間的東西根本就不適合它,所以到頭來也只是換個方式取得電力而已,電能車依舊不可撼動啊。

又談遠了....
還是那一句,未來的事誰知道,也跟我們無關。管它未來子孫有什麼車買!
還是回到現在我們可以買什麼車開,比較實際。
sunyearhuang wrote:
還是回到現在我們可以買什麼車開,比較實際。



是台灣不准進口而已,不然理想ONE很合我的需要

平常充電開,出遠門才用汽油
我一年出遠門不超過四次
crab69 wrote:
我一年出遠門不超過四次


一年用車算兩百次好了,你用四次,也就是為了2%的長途用車機率,確要每天背著用不到的配備浪費電能。 這也是為何現在都逐漸淘汰這種帶著發電機出門的設計了。更何況發電機也不能直接驅動車子。也無法讓車保持原有的動力行駛。再說台灣南北不過500公里。這種設計更是沒有必要。 真的有需要 到哪都可以租車。

這種設計還不如乾脆買phv還至少是並聯動力使用⋯⋯⋯⋯
alphaelf wrote:
這種設計還不如乾脆買phv還至少是並聯動力使用

要我選擇,也是會選PHV。混合動力有很多優點比增程式好。但唯一缺點是PHV成本應該會比較高。
sunyearhuang wrote:
沒人在談電能會不會被(恕刪)


那個齁,生產氫氣主要靠電,電池車驅動也是靠電,電能短時間內很難被取代,所以我才會從電能談起,你這個大前提都看不懂,後面我也懶得跟你囉唆啦。

電池車就是未來主流,全世界車廠都在爭先恐後投入研發,拿不到資金的氫能車能有什麼未來你就慢慢期待吧,不多說。
sunyearhuang wrote:
若要談未來,到底個能源是主流,誰都說不準,不能拿氫能現況的生產成本較高來認定將來沒競爭力。
 
氫氣車運作成本就是高 飛機/船/卡車商用還有可能 自小客車就算了
friendeo wrote:
那個齁,生產氫氣主要靠電,電池車驅動也是靠電,電能短時間內很難被取代,所以我才會從電能談起,你這個大前提都看不懂,後面我也懶得跟你囉唆啦。

家庭能源,電是主流,在未來百年內地位無可動搖。
但我們談的是車,當然是談車。東問西答,要怪別人?
氫氣生產有很多方法,不一定是電。雖然目前是電解為主沒錯。
化學也是可能的發展,生物催化降低成本是另一個可能,水在高温會自然分解產生氫氣。所有的能源,最不缺的就是熱...
說氫氣目前取得成本,儲存、運送有很多問題,都沒錯。
但未來,誰知道?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