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 Model 3在2023年8月於官網發表了小改款車型,通稱為「Model 3 煥新版」並於2024年初在台灣市場開始接受預訂,初期上市車型為後驅版與Long Range長程版兩款車型,分別是搭載60kWh磷酸鐵鋰電池、單馬達後輪驅動,以及採用78.1kWh三元鋰電、雙馬達四輪驅動的配置,稍晚公佈產品資訊的Performance車型也在近期開始交車,雖然與Long Range車型相同採用雙馬達四輪驅動、78.1kWh電池的配置,但動力輸出更強,並搭載專屬運動化套件,賦予更出色的性能與駕馭表現,本回我們將與各位網友分享Model 3 煥新版Performance車型的試駕心得,並藉由長距離的行駛分析其電耗表現。
| 車型 | 後驅版 | Long Range | Performance |
| 國內售價 | 169.99萬元 | 199.99萬元 | 233.79萬元 |
| 電池 | 60kWh磷酸鐵鋰 | 78.1kWh三元鋰電 | 78.1kWh三元鋰電 |
| 續航里程 | 527km | 608km | 528km |
| 0~100km/h | 6.1sec | 4.4sec | 3.1sec |
| 極速 | 201km/h | 201km/h | 262km/h |

我們之前已經試駕過Model 3煥新版Long Range車型,當時對於本車的質感升級以及乘坐舒適度的提升都十分有感(相關報導可參考本篇:Tesla Model 3 煥新版試駕|雖然介面更簡化但仍是高性價比的一時之選!);而主要訴求在於性能與駕馭表現的Performance車型,整體設定當然與其它兩個車型等級有所差異,首先在外型設計部分,同樣延續煥新版進行調整的頭、尾燈樣式,而Performance車型的前、後保桿樣式採用專屬形式,尤其前保桿兩側的導流孔可將氣流導引至前輪煞車系統,後保桿下方亦有導流設計,藉此帶來更佳的空力效應。

20吋鍛造輪圈為Performance車型的標配項目,原廠配胎為抓地力表現頗有水準的Pirelli P-Zero,配胎尺寸為235/35R20,另外可以看到煞車卡鉗採用搶眼的紅色塗裝。

車尾可以看到煥新版採用的新樣式C字形尾燈,以及專屬於Performance車型的後保桿下擾流設計,行李廂蓋右側還可看到Tesla性能等級車款的專屬銘牌。

行李廂蓋上方還有碳纖維尾翼的配置,對於視覺表現或是空力效應都有提升的效果。

Performance車型的內裝鋪陳方式與先前試駕的Long Range車型相比差異不大,在於新增碳纖維飾板以及金屬踏板提升視覺效果,試駕車還選配了白色系內裝;而Model 3在推出時就已展現其簡潔的內裝設計風格,煥新版車型則將這樣的設計手法發揮到極致,不僅取消原本位於方向盤兩側的撥桿與排檔桿,車輛功能控制則都整合至中控台上方的15.4吋觸控螢幕。
對於原本習慣駕駛Tesla的車主來說,這樣的改變其實很快就能適應上手,但如果你是從其它品牌轉過來駕駛Model 3煥新版的車主來說,就要花些時間習慣一下,包括操作排檔要從螢幕左方的虛擬控制按鈕來操作,方向燈則要透過方向盤左側的按鈕進行切換,但對我來說,其實上路後一陣子後就不會感到陌生了。

中控螢幕的基本功能雖與其它等級車型差不多,但Performance車型針對性能駕馭功能上進行強化,可以看到螢幕選單中可以選擇賽道模式,但Tesla原廠則強調此模式是專為賽道使用所設計,並不建議於一般道路使用;切換至賽道模式後,將使得動力輸出全數釋放,並會限制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與娛樂功能的使用,電能消耗也會相對增加。

駕駛人也可自訂賽道模式的細部設定,包括「平衡控制」,可以調整前後軸動力分配比例,亦可集中動力輸出至前輪或後輪,帶來轉向不足或是轉向過度的操控風格;另外還可調整穩定性輔助,可以設定車身穩定系統介入車輛控制的比例;另一方面,選單中還可以調整再生煞車的比例,如果想要減低再生煞車對於車輛動態表現的影響,甚至可以將再生煞車功能完全關閉,但也可能因此在激烈操駕後產生煞車過熱的現象,這點必須在使用前特別注意。

Model 3煥新版雖為無窗框設計,但車窗玻璃採用雙層式設計,也因此隔音表現相較於改款前有感提升。

雖然車艙設計相當精簡,但主要幾項控制功能仍整合在方向盤兩側的控制按鍵之中,包括操作駕駛輔助功能以及雨刷快捷操作按鈕。

方向燈操作位於方向盤左側,但由於集中在同一側,有時候一邊轉動方向盤一邊要打方向燈時就還要看一下或摸一下確認是否打對方向燈。

除了駕駛輔助系統採用視覺化控制之外,車內的攝影鏡頭也會監測駕駛人是否分心,並會隨時跳出警示提醒駕駛人要將專注力放在車輛前方。

雖然中控螢幕選單的頁面相當繁雜,但幾項主要功能仍可透過自訂方式快速叫出,使用上也是習慣後就覺得相當便利了。

中央鞍座前方設置了兩組無線充電板,另外還有附蓋置物空間的規劃。

外蓋打開後可見置物空間以及雙置杯架,內部的空間相當大,直接放入兩瓶飲用水也沒問題。

Performance車型配置兩張跑車式座椅,同樣具有座椅通風與加熱功能,座椅包覆性與造型都相當出色,尤其椅面前方的延伸設計對於腿部支撐性頗有提升效果。

仔細看還可以發現與車尾銘牌相同的圖樣設計,有點像是星際大戰電影中空間跳躍的視覺效果。

試駕車選配白色系內裝使得視覺上的空間感相當良好,實際的後座乘坐空間表現也相當好,後座也配備空調出風口、頂部閱讀燈與掛鉤等;全景式玻璃車頂為Model 3煥新版全車系的標準配備,實際的隔熱效果還不錯。

後座空調出風口上方的8吋觸控螢幕也是Model 3煥新版的全車系標準配備,可用來調整空調設定、玩遊戲、聽音樂與觀賞串流影音等功能,空調出風口下方還設有兩組Type-C插孔。

後行李廂的內部容積為594公升,車頭另有88公升的置物空間;而行李廂蓋兩側的電動挺桿頗為粗壯,加上車身銲接處的處理更加細膩,都是Model 3煥新版的進化項目之一。

駕駛輔助功能一樣是Model 3煥新版的拿手項目,簡易的啟動與操作方式,對於長途行駛來說能夠大幅減少駕駛人的疲勞感,而煥新版新增的車室氣氛燈,在夜間行駛時也帶來頗佳的視覺質感。

Performance車型的最大動力輸出增至460匹,0~100km/h加速僅需3.1秒即可完成,極速達到261km/h,實際上路行駛可以清楚感受到性能輸出的實力,隨傳隨到的動力或是重踩電門踏板時瞬間湧現的強烈貼背感,正是Performance車型的訴求重點;另一方面,Model 3煥新版Performance搭載主動式懸吊系統,不僅在激烈操駕時擁有紮實穩定的駕馭表現,我們在長途行駛的過程中亦能獲取出色的乘坐舒適度,回想先前試駕改款前Performance車型的駕馭心得,這次在底盤調校的功力更為細膩。

充電規格同樣採用Type2/CCS2配置,Long Range以及Performance車型皆可支援直流電最高達到250kW的充電功率,10%充電至80%可於30分鐘完成。

這次同樣進行長距離的電耗測試,在924公里的行駛里程之中,共使用152kWh電量,換算下來平均電耗為6.06km/度電,對於一輛以性能表現為訴求的電動車而言已是不俗的表現。

最後許多網友一定會問,Model 3煥新版三個車型等級中該如何挑選?其實我認為三個等級的區隔各自有不同的定位;如果你平時都在市區行駛,每天開車距離都在50公里以內,這樣的話其實入門的後驅車型已經相當夠用,換言之如果你平時每日開車距離相當長,那麼Long Range長里程車型是比較建議的選項;至於Performance車型,即使電耗與續航力表現不如長里程車型,但性能實力的差異十分有感,加上更具運動風格的外型設計與專屬配備項目,直上頂規相信是沒有預算考量車主的最佳選擇。
Tesla Model 3 煥新版 Performance 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前後軸雙馬達
電池容量:78.1kWh
最大馬力:460hp
最大扭力:原廠未公布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單速無段式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35R20
車身尺寸:4720mm x 1933mm x 1431mm
軸距:2875mm
車重:1854kg
電池續航力:528公里(WLTP測試數據)




感謝分享&介紹,質感提升明顯感覺不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