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先來一張封面圖開場吧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繼上台車開箱至今 BMW G20 320i M Sport入手
時間過的好快,轉眼間居然已經過了4年多
這期間,發生了滿多事情,
對我的人生、心態有著滿大的影響及轉變。
原本很有興趣的影音劇院,現在卻始終少了一開始的滿滿熱情。
原本我很愛的寶馬愛駒,開不到三年,在2022年因某事毅然決然地賣掉了。
就這樣空窗了一年多,沒車可開。

一開始我訂的是Model Y,但因為考量HW4.0及聽聞折價消息,
我延了二次退掉,後來台灣突然上市新款的Model S,
配備及價格是出乎意料的香,讓我非常心動!
但當時我不敢貿然下訂,
我那時候還有另一台在抉擇---BMW i4 M50。
首先就是自己已經很習慣BMW的操作,
上一台G20我很喜歡它的底盤操控跟內裝質感,
換了i4,幾乎就是無痛升級,不用重新適應。
加上車身尺碼,大小剛好,在市區行駛、停車不會有太大問題。
Model S我覺得太大台,又長又寬,在市區要停車不是很方便,
加上內裝質感跟車室氛圍,覺得還是輸BMW一截
當時i4跟Model S這二台,我陷入天人交戰,
那時候一直在想,如果是i4的外型跟內裝,但骨子裡是Model S的智慧系統,
這樣就太完美了

後來Model S終於可以試駕,
我除了第一次跟業務出去試駕,
還陸續借了二次,自己單獨開出去體驗。
最後決定就是它了
原本去年第四季有配到,但我覺得還是再等一下好了,牽正2024年的車,
於是延了一季,在今年的三月交車

這邊說明為何會選Model S,捨棄i4的理由
1.i4 M50交車要等很久,業務說差不多要一年,不是很想再等了。
2.特斯拉在售價上比較有誠意,比起BMW來台後的誇張溢價,特斯拉值得購買。
3.續航力跟電控來說,我覺得特斯拉還是當今第一,也讓人比較放心。
4.充電站全台稱霸,無後顧之憂。
5.輔助駕駛智慧程度,特斯拉還是贏過BMW。
6.軟體更新,特斯拉大勝。特斯拉的OTA可無限更新,每每都能有驚喜的更新。
7.Model S是完整的電車結構,而i4是油電共用平台,內部空間小,車頭蓋下方也沒有置物箱

我訂購的版本是Long Range版本,圓形方向盤,黑內裝,原因如下:
1.LR跟Plaid主要是差在馬力跟些微配備差異,LR馬力已經很夠,
而且我不開猛,不追求極速,我就是穩穩地開,Plaid的千匹馬力對我來說不是很需要。
另外電車最重要的就是續航力,LR版本的續航力達652km,這對我比較重要!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除非是像i4 eDrive40跟M50的配備差異巨大,直上M50才真的香這種狀況
但LR跟Plaid之間的配備差異,並沒有讓我覺得有必要上P版,所以我最後選擇Long Range

2.Yoke跟圓形方向盤也是讓我反覆多次考慮,
最後乾脆直接跟業務借了2次車,獨自出去試駕,
實際體驗這二種方向盤的駕駛感受,自己的感覺才是最真實貼切的。
因為我習慣單手開車,不論是右手或左手,
喜歡用一種很悠哉放鬆慵懶的開車姿勢,借用周董底下這張圖來示範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圓形方向盤才可以讓我的手不論是放上方或下方,都可以輕鬆自在的操作方向盤

另外就是Model S太大台,路邊停車或是路口迴轉,需要快速轉動方向盤,前後來回數次
Yoke讓我覺得轉動起來很不順手,當然有人會說這只是習慣問題,
但我覺得習慣歸習慣,適應也絕對沒問題,但就算習慣了,還是不順手啊。
就像方向燈用按的,就算習慣了,也不會比撥桿來的直覺跟順手。
因此雖然Yoke看起來很科技,很帥,看過去的視野感受很好,
但我還是喜歡自己習慣的駕馭方式,於是就選圓形方向盤了

3.沒選滿多人愛的白內裝,而是黑內裝,原因就是一個,怕髒!
儘管很多人都說特斯拉的白內裝有一層特殊塗層,很容易清潔不怕變黃。
但我覺得,變髒變黃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
我開個車還要擔心穿牛仔褲或什麼東西會染色弄髒白皮椅.......
所以儘管白內裝好看,但我覺得還是黑內裝好,清潔保養維護省事多了。

--------------------------
<隔熱紙>
我上一台用V-KOOL V55跟V30,V-KOOL 金屬V系列隔熱效果很好,
但這次我換口味試試,選桑馬克 SMART系列,多層金屬隔熱
前檔選SMART-50,車身用SMART-30
天窗是ST30(這張是含金屬的外貼 TPU隔熱膜)
這樣的搭配,不論是視線,或是外觀顏色,我覺得都滿理想的。
晚上看出去不會太黑,但外面看進去也不至於說太透,隔熱效果也很棒!
至於天窗這張隔熱紙,要價2萬5! 很貴! 重選的話,我應該不會用這張了
我的感受是仍然無法抵擋夏天火辣的艷陽高照,
所以我覺得直接加遮陽簾,應該是比較實際有感且省錢的做法。


<充電樁安裝>
有電車當然要有充電樁,如果條件許可,
真的非常建議在家裝充電樁,這樣才會方便又省錢。
直接搭配特斯拉的滿電專案,不貴又有保障!
他們配合的安裝廠商,都很專業,配合度又高!

選用14mm平方的線(咦,我在po視聽室的開箱文嗎?好熟悉的用詞 )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施工1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施工2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拉線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設定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完工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完成圖1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完成圖2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待機中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中閃綠燈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完後熄滅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中,面板會以流水閃綠燈顯示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完成待機狀態,呈現恆亮藍燈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插回充電槍,呈現恆亮綠燈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四輪定位>
聽前輩說,交車後一定要先去做定位
不過輪胎廠旋哥說我這台出廠就滿準的,偏差不大,稍稍調整即可
頂高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上定位夾具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定位調整中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護板,該換嗎?XD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電量統計>
前陣子剛繳三四月的電費,剛好可以知道三月交車後,會增加多少電費。
從圖表可看出,跟去年同期比,大概多了228度的電,電費多了389元,
比起以前油車,加滿動輒一千多元,省太多了。

不過台電的用電度數統計跟特斯拉APP紀錄的不太相同,
就連特斯拉本身APP跟充電樁APP電量統計都差了20度之多,不知道是差在哪裡...
台電用電度數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用電金額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特斯拉APP統計度數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充電樁APP統計度數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交車至今,開了2398km,用了403度的電,
平均一度電跑約5.95km。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以我在家充電的平均電費計價來算,換算成每公里花費大概只需要0.29元左右
之前那台BMW G20平均油耗,每公里花費油錢約2.5元
我的機車是光陽 K1,每公里油錢約0.6元
純粹以每公里的移動成本來說,特斯拉真的省很多啊


<圖片欣賞>
以下是不專業技術,幫這台車拍了幾張紀念照,做個紀錄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結語>
最後在這邊要感謝我的業務-Katy
人很嬌小,個性很可愛,不論是服務或是試車相處、解決問題,
都讓我覺得是很正面的感受,而且不會有任何的壓力。
笑口常開的她,相處起來就像朋友一樣
我每次逗她鬧她,聽她發出很魔性的笑聲,心情也會跟著愉悅開心起來
對特斯拉車款有興趣的朋友,我很推薦她,可以直接找Katy聊聊哦。
Katy Tsai | TESLA
0970291552/ Line@ https://line.me/ti/p/4_licEgWn0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最後照慣例都要秀出這樣的圖
掰掰油車,迎接電車----Tesla Model S 簡單開箱

我不知道這台Tesla Model S可以陪伴我多久
也許三五年後,我又會追尋更高科技的其他車款
但現在這台帶給我的駕馭感受,真的讓我覺得好棒好喜歡~~~
電車給我的樂趣,真的跟以往油車大不相同!
不論是自駕輔助、科技展現、軟體更新、電耗管理等,特斯拉真的是一等一的讚!
而且這台的外型,我是愈看愈喜歡,流線又帥氣
偶爾在路上看到先前心儀的BMW i4,以往吸引我的外型
現在都覺得,怎麼有點胖胖腫腫 似乎沒有那麼好看了

但Model S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太大台以外
如果能夠加入全車360度環景鏡頭,對於路況或是停車會更方便
此外像抬頭顯示器、後軸轉向,甚至雙B那種AR擴增實境導航,
我覺得如果可以加入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全文完~~~~~~~~~
2024-05-21 22:44 發佈
想請問smart和v-kool哪個隔熱比較好?
羨慕可以裝充電樁,下台如果可以買電車,我鎖定IX。
G世代真的是好車!
這代MS很讚...
我當初就是退I4 M50,改MS Plaid...
之後有去試駕I5 40,更堅定我選MS。
幸運的排到了原廠的賽道陶煞...

caesar0054

這不是烈焰紅,應該是貼金屬色膜

2024-05-23 1:30
PUPING45

這是烈焰紅,當時陽光照下來呈現的顏色

2024-05-24 2:01
跟我相反,我本來是鎖定Model S,後來改訂Y,因為查了一下戶頭,錢不夠......
先恭喜你牽新車

你家車庫還真大

有錢可以任性真好
s8698tw wrote:
想請問smart和v-kool哪個隔熱比較好?

我覺得不相上下啊,看官網數據,總隔熱率也差不多
我這次是參考電車知名網紅E姊的推薦而試試看
另外桑馬克的顏色我比較喜歡,
所以整體而言,桑馬克SMART系列我是滿意的
PUPING45 wrote:
這代MS很讚...
我當初就是退I4 M50,改MS Plaid...
之後有去試駕I5 40,更堅定我選MS。
幸運的排到了原廠的賽道陶煞...

哇,紅色真的很顯眼又特別
我原本也有考慮選紅色,當時紅色還不用加錢,選了算是有賺到9萬塊
P大您車真帥呢~~
加上陶煞,真的很讚

rukawa19045 wrote:
跟我相反,我本來是鎖定Model S,後來改訂Y,因為查了一下戶頭,錢不夠......

Model S外型太帥,加上裡面的配備,我無法抗拒啊啊啊啊啊啊啊

a900500642002 wrote:
先恭喜你牽新車
你家車庫還真大

其實沒有很大,就一般的雙車庫大小哦
franklin0311 wrote:
如果能夠加入全車360度環景鏡頭,對於路況或是停車會更方便..恕刪)



不是已經有虛擬的鳥瞰圖了嗎?
PUPING45

和真360環景還是有差

2024-05-22 22:48
franklin0311
franklin0311 樓主

的確跟真實景畫面還差一大段 [囧]

2024-05-28 9:16
franklin0311 wrote:
先來一張封面圖開場吧...(恕刪)

謝謝分享
很不錯的寶貴資訊
5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