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交車,結果只有我一台Model S Plaid,其餘七、八台都是Model Y,我覺得Model S很帥啊,為什麼賣這麼差?然後找了幾個公差,交車人員說這已經算還好的了,可說算正常,然後技術人員跑上去拍了3台在庫的Model S說,你看這三台這裡縫都是這樣,扳一扳都會晃都鬆鬆的,交車人員說如果回去真的不OK再回來處理,我說不用紀錄嗎?網友說出了公司再回來很難灰欸,她說不用紀錄,公司應該不會刁難的,真的是這樣嗎?然後回去後車友說直接從app裡面自己報修,只是要排隊,這樣也行?電動車新手第一台車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一回來插上充電同時軟體更新,沒多久充電埠就鎖了停止充電,問業代跟車友,業代說軟體更新可以充電,車友說不行,又是一人說一套--------------更新10/24貼隔熱紙時老闆發現一個內裝公差,交車時居然沒發現...
yasuo wrote:一堆老頭殼還在公差公...(恕刪) 功能透過OTA更新確實是便利很多,除了強化功能也節省車主因普遍性問題需召回更新(硬體修正面除外),但OTA就無敵?別忘了他的便利主要在普遍性問題或功能增加,如果是個案狀況需維修、調整仍需回廠;(別忘了,市調近3成特斯拉客戶都有因為有些問題回廠過,這其實比台灣人最愛的神車牌高了不少)但沒有貶低OTA的意思,只是過度無限上綱所謂智能車那些更新功能,基本上除非你抱著連“硬體”含運算處理器都可以不斷更新為前提才做數!因為運算這件事會有極限;十年前可以OTA的車跟現在可以OTA的車不可能毫無差異,更何況整個大數據運算跟RSIC-V這幾年大幅度進步之大不是幾年前能比較的;而對多數眾人,一台車只是買菜、載物、短程接送、通勤,講白了,能不能OTA根本沒差!他丟回原廠叫技師處理出一張嘴還比較省事。最終會發現,車子就看你的需要跟想要而已,並沒有絕對值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