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ESLA數據》2022上半年台灣電動車銷售佔比

雖然佔比較去年稍低,但應該是車款變多的稀釋效應,真要比車輛規格或超充便利性,依舊輾壓對手
《TESLA數據》2022上半年台灣電動車銷售佔比

2021年
《TESLA數據》2022上半年台灣電動車銷售佔比

根據u-car在U-POWER發表會的預測,2023年Tesla市佔率60%,2025年Tesla市佔率43%,2030年更只有20%,個人覺得是完全低估了,雖然只是喊喊,但短期沒有對手(ID.4何時進來啊...),長期(2030年)應該可以挑戰50%才是!
《TESLA數據》2022上半年台灣電動車銷售佔比

U-POWER發表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NMhrniK74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2022-07-02 5:06 發佈
希望櫻木兄的預測是對的

不過

個人看,櫻木兄覺得長期至 2030年Tesla,仍有機會維持 50%的市佔率預想是過於樂觀了。

因為現在算起還有八年半的時間,亦即新進電車界的廠商還有滿滿七年半的時間,不管是推新車,或是充電的設備建置,加上第三方充電業者的基礎建設,都將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這已足夠支援第八年一整年好好地大展拳腳全力衝刺電動車銷售,且消費者關於里程焦慮問題能適度的被釋放,則心理建設也趨於成熟,將更能夠接受電動車的產品。當整個電車市場的餅被做大,Tesla 雖是目前電車界的唯一超強,但科技產業就是這麼現實,就是這麼有趣。任你再大再強,市場被掠奪或是甚至被超越,往往就是轉瞬的三年五年之間。

Tesla 是頭猛虎無誤,但畢竟猛虎難敵猴群!
隨著時間,基礎設施會日漸完善,各家大廠的電車技術會越發成熟,各家大廠的電車產能也陸續建置完整,Tesla 的銷量肯定也會持續創新高,但非 Tesla 的電車單一年度總銷售數量只要在七年內任何時候超越 Tesla 的銷售量一次,則目前預測第八年即 2030 年 Tesla 要保有50%市佔率的念想將岌岌可危。
這就讓時間來解答吧 - - - 雖然有三個朋友才去訂了 Tesla 的車
小人物櫻木 wrote:
根據u-car在U-POWER發表會的預測,2023年Tesla市佔率60%,2025年Tesla市佔率43%,2030年更只有20%,個人覺得是完全低估了,雖然只是喊喊,但短期沒有對手(ID.4何時進來啊...),長期(2030年)應該可以挑戰50%才是!
小人物櫻木

同意,50%非常有挑戰性

2022-07-02 8:30
小人物櫻木 wrote:
雖然佔比較去年稍低,(恕刪)

老話一句,
特斯拉只有電動車, 且在電動車領域領先其它車廠十數年,
而電動車在傳統車廠中只佔很小的份額, 對電動車開始感興趣也是近幾年的事,
且傳統車廠的電動車產線目前的能量遠不及特斯拉,
特斯拉獨現在佔鰲頭理所當然,
如果現階段特斯拉的地位就受到傳統車廠電動車的威脅,
那前途堪慮。

如果現代的IONIQ 5能順利交車,
那今年上半年的交車量就可達一至兩千輛,
可惜, 現代的產能不足。

現階段特斯拉對比傳統車廠,
就如同博士後笑看高中生,
怎連微積分都不懂?!
再怎麼比都是博士後遠遠勝過高中生。

現在大陸的電動車廠如雨後春筍,且有華為做為後援,
韓國的現代與kia都將成為特斯拉的厄夢,
不信, 大家往下看.
不是看衰特斯拉,
實在是特斯拉的進步太慢,
有點抱殘守缺的味道,
至今推出的車種都像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
也許這正符合特斯拉愛好者的味口.
小人物櫻木

用數據做張圖表而已,解讀就隨便吧,沒有惡夢的問題,Elon也說過電動車越多越好,不管是特或非特

2022-07-02 8:30
hahahrhr

沒錯2014/6/12馬斯克宣佈開放發明專利263項,外觀8項, 2014/7 樂視汽車成立 2014/10哪吒成立 2014/11蔚來成立2015/7理想成立2015/1威馬/小鵬成立

2022-07-03 18:03
kilauea91

如果,如果,如果你姓馬不姓猴,你是不是就成為世界首富了?

2022-07-02 12:07
howardhou

kilauea91 你說的太好了,如果,如果,如果你投胎時走的是畜牲道,那你是不是就成畜牲了?是馬是猴可由不得你。有事好好說事,別沒事找事,你想耍小聰明在留言暗中罵人,對不起,那就別怪我見招拆招了。

2022-07-02 12:40
MBUSA wrote:
希望櫻木兄的預測是對(恕刪)

我認為特斯拉的銷量會下降,
不是特斯拉車子本身的問題,
而是它採用的先進造車工藝會給消費者帶來的疑惑。

以後特斯拉的車身將改為一體壓鑄成型,
可節省下大量的成本與工期,
好處都給特斯拉佔盡了,
但壞處完全留給消費者承担。

這種工藝製造出的車子一旦發生碰撞只有兩種選擇,
報廢或換整個車殼。

換車殼的費用可能需要新車價的2/3,
這會讓車主陷入報廢或換車殼兩難的決擇。
全車保險的費用也可能成為天價。
甚至沒公司敢承保,
因為,
有誰在這輩子沒經歷過開車發生碰撞?

萬一在路上不小心撞到特斯拉,那更是欲哭無淚。
這以後的保單也可能會衍生出特斯拉條款:撞到特斯拉不賠。
kelvin1125

最好啦 那超維修的那些車是別牌的喔?

2022-07-02 18:30
現在特斯拉是靠著新奇和自動駕駛,而且電車尚未完全發展,未來傳統車廠都有各種車型的電車,也都有很安全的自動駕駛後,特斯拉要繼續維持高銷量的機會根本很少甚至是不可能,而且照著目前特斯拉的造車工藝來看,未來根本不可能是傳統車廠對手會直接被打趴,整個組裝品質鈑件的公差,電門(油門)的控制,轉向系統,懸吊,底盤的設定等等,其他車廠都是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的考驗,怎麼可能會輸給創新車廠,我覺得至少先解決組裝問題改善公差,其他的慢慢做改變,不然等未來傳統車廠都有電車的時候,變成要單靠整台車的品質來跟傳統車廠應戰,特斯拉或許會倒閉也說不定。
baba54188

iphone發表時被摩托羅拉與諾基亞嘲笑註定失敗,Motorola & Nokia當年最強大的手機公司如今安在?即使市佔率只剩下30%,其他70%卻是數十家公司的總和,特斯拉依然是電車第一品牌

2022-07-02 13:57
howardhou

你舉的兩個例子與特斯拉/傳統車廠間的拉扯風馬牛不相及,有點張飛打岳飛的味道。cbh1919點出了問題的本質,但你沒看懂仍在胡扯一通。沒人說現在特斯拉不是電車第一品牌,問題是這個第一的位置還能坐多久。

2022-07-02 14:12
cbh1919 wrote:
現在特斯拉是靠著新奇(恕刪)

cbh1919兄, 佩服您的勇氣, 這些話我可不敢講,
講出來鐵定被打的滿頭包。

不過,特斯拉的兩大賣點,馬力與autopilot中的autopilot不知是否要歇菜了,
馬斯克大砍這個部門的200人,不知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是馬斯克認為現在特斯拉的autopilot已臻完美,還是不準備繼續玩下去了?
若不玩下去了,這會讓很多人傷心滴。
https://technews.tw/2022/06/29/tesla-autopilot-office-shutdown-layoff-200/
cbh1919 wrote:
而且照著目前特斯拉的造車工藝來看,未來根本不可能是傳統車廠對手會直接被打趴


其實造車工藝並不是多難的事,可以看看大陸造車工藝進步多快,並且已經多次併購歐美車廠了,但核心引擎跟變速箱等等技術,還是被美日德牽著走

最難的核心技術就是電動車的心臟,電池電機ota自駕等等,但特斯拉不只領先,而是整個生態圈都完整建立好了

再舉例,特斯拉7~8年前還要更久就已經確定自駕研發方向跟確定硬體規格,就是一個雷達7個照全方位的鏡頭,跟作業系統架構,所以7~8年前的車到現在都可以更新

但問題是傳統車廠,對自駕要跟誰合作都不太確定,一下子跟誰和,一下子轉向又跟誰合作,所以連基本方向跟最基本硬體規格都無法確定,那以後要怎麼更新???再來是作業系統又是一個難題,傳統車廠厲害在引擎跟變數相,現在要搞作業系統也太跳tone了,所以我認為反而是傳統車廠努力追還不見得追的上

看看最簡單的充電樁,傳統車廠連蓋都不想蓋了,真的不覺得傳統車廠有想做電動車,現在他們只想做可以賺錢的汽油車,對於研發電動車這麼燒錢,態度不是很積極,其他更深入的技術那就更別提了

但是我覺得車子有點像穿衣服,有實用性也有獨特性,不可能全世界一半人都穿一樣衣服,所以市占不可能太高,但是長期來看特斯拉會賣很好就是
t9996455兄, 久違了,
我就知道只要談到特斯拉的銷售佔比這個題目,您一定忍不住要湊一腳,
但您把我拉黑了, 我看不到您的大作, 遺憾..........
大氣一點嘛, 都過去那麼久了, 氣也該消了吧。
還在生氣嗎?
電動車造車的門檻遠低於引擎時代
八年後要吃50%市場說真的很難

電動車兩個關鍵
軟體跟電池
除非有車廠一個項目能做到遠勝他廠
那還有機會寡占市場
但特斯拉現在並沒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