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BMW i4 M50 v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超級大對決

BMW i4 M50 v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超級大對決
i4 M50速度竟然這麼威猛!
明明車重比Model3多了350公斤竟然還這麼強
如果要直接看對決的話請跳到 2:59


片中的Model3改得蠻好看的
車頭比原本的好看得多
應該是StarTech空力套件
BMW i4 M50 v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超級大對決
2022-01-04 11:05 發佈
我的想法,

買電動車是選充飽電後可以跑的遠,

比較符合一般人需求!
kkchou

感覺油車就是計較油耗跟油箱大小,加油站那麼多,沒這問題的。電車就看超充站數量跟效率,如果品牌只進電車賣沒蓋超充站,只有一個理由是為了平衡CAFE的分數來的,並沒有真的要在台灣賣電車。

2022-01-04 19:44
貴那麼多,贏了一咪咪有什麼好高興?

BMW i4 M50 305萬
Tesla 3 Performance 222.5萬
GuleGule

以價錢來看 跟Model S比還比較公平一點

2022-01-04 16:29
un3354 wrote:
我的想法,

買電動車是選充飽電後可以跑的遠,

比較符合一般人需求!


謝謝你分享建設性的看法
一般人的需求是什麼也有各種說法
我提供幾個常見論點
有的論點強調比起充飽電可以跑多遠
廣設超充站才符合一般人需求
有的論點也說比起續航里程
增加充電速度(或換電)才符合一般人需求
我自己則是跑短程居多又有里程焦慮
重視的排名是 加速爆發>外型帥>續航力>充電速度
monto.geo wrote:
貴那麼多,贏了一咪咪有什麼好高興?

BMW i4 M50 305萬
Tesla 3 Performance 222.5萬



你錯了
他這台3 Performance有Startech空力套件
車身套件就要3144歐元
4個輪圈也都有升級
一顆輪圈863歐元,四顆3452歐元
強化短彈簧則要價346歐元
這些還不含歐洲昂貴的人工
光是材料錢就臺幣21.6萬起跳
保守估計含人工的model3車價至少再加個30萬
如果是在臺灣還要加上運費、盤商利潤
Tesla 3 Performance至少要270萬
yasuo
yasuo 樓主

謝謝提供價格資訊,原來是快40萬,裝了確實好看得多!

2022-01-06 19:23
Rocky528

那就怪了 根據官方的零百數據 應該是M3P較快 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個影片 M3P改加大輪圈跑輸給原廠LR

2022-01-07 10:48
yasuo wrote:
你錯了他這台3 Performance...(恕刪)


他改了那麼多,只有外觀提升,性能並沒有提升阿....
影片下有網友表示,model 3 P 有跑出11.7s 的成績(RS3 vs Model 3 P)
BMW雖然比較重,不過馬力也大一些,當然兩者速度不會差太多啦!
再說BMW i4內裝比model 3 豪華多了!考慮電動車的又有多一個選擇~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Rocky528

雨刷沒問題?? 你晚上用過再來跟我說 防眩還要"手動"控制??? 你是不是沒用過其他車廠的防眩"自動"控制???

2022-01-10 12:44
Rocky528

智障雨刷OTA沒有用的,因為三顆鏡頭的焦點都不在擋風玻璃的雨滴上

2022-01-10 12:45
yasuo wrote:
BMW i4 M50(恕刪)



2021年的車款,對決2017年的車款…..
傳統車廠終於在性能上跟上特斯拉
(先把 model s plaid 晾在一邊)
接下來就看看軟體要多久,才能夠跟上
其實我比較想看到的是,這些車廠如何處理沈沒成本
JL wrote:

2021年的車款,對決2017年的車款…..
傳統車廠終於在性能上跟上特斯拉
(先把 model s plaid 晾在一邊)
接下來就看看軟體要多久,才能夠跟上
其實我比較想看到的是,這些車廠如何處理沈沒成本


你的留言透露出你對特斯拉不熟
嚴格來說特斯拉的硬體規格更新是連續的
2017只是Model3這個車型上市年份
特斯拉每一季的規格或多或少會有調整
更不用說20年式跟21年式的顯著差異了
21年式剛出的時候二手市場每星期都一堆20年的3要賣掉換21
你還蠻常留言的啊
都待那麼久了竟然連特斯拉年式有差異都不知道噢
我真的非常的意外
alphaelf

那還真的不知道是進步還是退步,馬力如果有這樣提升,但是動力上卻沒有反應在加速性上,那⋯⋯⋯⋯

2022-01-06 22:18
小人物櫻木

硬體有沒有變只有內部工程師知道,但一般人能獲得的訊息是沒有,只有2019年OTA更新增加馬力2次和Boost選配這三次軟體變動,關鍵字980 990,連Mode Y都沿用的馬達件號

2022-01-07 7:16
yasuo wrote:
你的留言透露出你對特(恕刪)



印象中,特斯拉從沒有公佈「官方」的 Model 3 馬力數據,若有誤請指正。
最近幾年的改款升級,並沒有看到 power train 有變動。
model 3 在不同電量,馬力扭力就有差異,行照上的馬力,不知道是多少電量測出來的。
且LR 在美國,有US$2000 0-60mph 進步0.5秒的加價購。
合理懷疑,後續的model 3 差異,是軟體優化後的結果。
若真有power train 升級的資訊,歡迎提供,感謝!
小人物櫻木

沒變,後馬達3D1和3D5從2017用到現在,去年才有新的中國製3D6和3D7(馬力提升,但當純是供應鏈本土化,給中國製車輛),關鍵字給原po自己查

2022-01-07 7:23
monto.geo wrote:
貴那麼多,贏了一咪咪(恕刪)


那是台灣貴吧....
美國售價來看
M3P加了FSD比i4 M50還貴
台灣M3P+FSD 244萬... 就算美國FSD比較貴
頂多也才250萬...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