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的部份就省略了,
沒什麼新的驚喜跟驚嚇.
座倉的部分,
前座還蠻寬敞的,
因為我本人是開手排Tierra,
速度是目測車外景物移動的快慢做判斷,
轉速是用耳朵聽引擎頻率,
所以少了儀表板視野也不錯.
對我而言基本上沒什麼太大問題.
後座也比Tierra舒適寬敞,
唯一的缺點是後座進出可能頭會撞到車架.
(身高號稱178)
外觀的部分,
兩側車輪外緣距離大約是1835mm,
如果要停機械式停車位的話,
就要考驗駕駛的技術了.
後備箱開口最窄的地方大約是1000mm.
所以塞一輛大折進去不會有問題.
最大的缺點是左後門做工不良密封不好,
導致車窗在關閉狀態下有嚴重漏風漏水的可能性.
光這一點就先扣它32分,
因為維修廠就在隔壁,
晚上叫維修人員調整一下有那麼難嗎,
非得把這種組裝品質拿出來從08/14 一直展示到今天?


==================================================================================
2019/09/16
道路實測
試駕車為SR+ 加上 FSD
路線是內湖上高架到南港來回.
風切跟胎噪的感受可能會因人而異,
就我個人而言是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無需特別調高音響的音量來蓋過風切胎噪音.
轉向可能是因為小直徑方向盤的關係,
相對會比較靈敏快速.
如果原本是開大直徑方向盤的人,
感覺應該會特別明顯.
加速的部分是蠻線性的,
不會有起步遲滯的現象.
由於Tesla的重心比較低,
高速過彎時車子的側傾相對不是那麼明顯.
動力回收可分為兩個檔次,
大致上可以用手排車的高速檔引擎煞車跟低速檔引擎煞車來形容.
收油門的那一刻便開始動力回收,
但踩煞車對動力回收不會有所幫助.
所以建議在高速行駛時設定為較和緩的動力回收,
在市區行駛時可以設定為一般的動力回收.
依業代的描述,
兩個檔次的動力回收效率大概會相差一倍.
FSD 可有可無,
但對長途駕駛一定有某種程度上的幫助.
導航的部分是使用google地圖,
所以可以先在手機設定好路線再分享的車子.
結論:
不是值得但是可以花每坪56萬多去買2.78坪的超級行動電源,
附贈四顆輪胎一個方向盤加一台平版電腦.
(展示車左後門過了一個月還是沒有修, 嗯, 看得懂的人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另附上陸版使用手冊,
需要的人請自行下載.
我的推薦碼: https://ts.la/frank9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