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目前電動車的續航力來看,若你是「通勤用」的話 (在都市移動,不是做一些業務工作,每天要跑長途的),買電動車是適合的,很多人會以充電頻率、充電站的分佈比加油站少,來反駁電動車不方便,但其實就算開一般車,你也沒在每天加油啊(笑),利用休息或停留過夜時充電其實就足夠。
註: 我看版友分享過,台灣的充電站的分佈: http://pics.ee/yaq9 目前北中南,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地區目前還是只能在一些特定都市區才會有充電站,所以若是長途或出遊的話,可能住宿地點和單日里程、保留電量這些都要計算。(但以長期來看,這些未來都不會是問題,就像當年馬車發展到汽車的歴史過程,一開始一定是停車位、加油站...相關服務都不夠,但普及後就能解決)
2. 環保議題,這個是最常被拿來戰的話題 (還有酸說台灣最適合發展了,因為是用「愛」發電 @@"),只要台灣的電力生產方式不環保的話 (!?),發展電動車似乎又成了一種原罪,另外石油價格若低的時候,很多人更是不在意這些 (多數人可能是嘴巴上環保重要,但實際行為還是利益重要,這還是現實)
不過我是認為「發展電動車相關技術」跟「普及電動車使用」不完全是同一件事,前者可以把技術賣到國外去,當效能和價格提升後,又可以再嘉惠回自己國家,而後者也許一時間很難實現,但大眾交通工具全面改為電動應該並不是難事,也可以讓國人漸漸習慣電動車的優點,重新思考能源問題。
3.市場決定論,這點朋友提出的,他認為汽車的發展都是車廠根據消費需求在調整的,所以若有誘因的話,就算我們不想發展也擋不住國際車廠的決定,但光靠政府補助應該還是有難度,同時既有利益者或石油相關業者的政治遊說力量還是很強大,目前似乎只能期待有個市場破壞者 (這也是一些人對Tesla的期待)來影響風向。
![[討論] 台灣適合發展電動車嗎? (先說答案:不是適合問題,而是應該發展)](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72c2b1127e221e816dec473ae515f562.jpg)
(不管別人怎麼說,會買的還是會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