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穿戴品牌 Fitbit 在被 Google 收購之後產品線大幅精簡,今年除了協助 Google 開發 Pixel Watch 2 二代智慧手錶,新品就只有本文要介紹的智慧手環 Fitbit Charge 6 了,這個迭代改款同樣具備 GPS、5 ATM 防水等級和七天續航力,能進行健康偵測、睡眠追蹤、血氧飽和度 (SpO2) 監測、壓力管理等,此外,它更進一步整合 Google 服務、新增超過 20 種運動模式,外觀跟前代一樣搭載 1.02 吋 AMOLED 彩色螢幕,唯一差別則是加回了實體按鍵。近來代班小惡魔運動版的 JB,這回也借到了 Charge 6 並搭配 Fitbit Premium 訂閱服務實際體驗一個月,那麼這款睽違兩年再推出的 Charge 智慧手環新品體驗起來又是如何?下面就以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各位做個簡單的分享啦~

過去小惡魔運動版編輯已針對前幾代的 Fitbit Charge 有所介紹,這邊 JB 就直接整理出 Charge 6 的新功能和變化給各位。作為 Fitbit 品牌首款跟 Google 深度合作的智慧手環 (Charge 5 那時還未完全整合),它自然具備一系列的 Google 功能,包括 Google 錢包、Google 地圖導航指示以及 YouTube Music 等,對應《Fitibit》應用程式翻新的同時,過去的老用戶也得從 Fitbit 帳號轉換到 Google 帳號來使用。Charge 6 這次也加回了側邊的感應式按鍵、升級心率感測器、新增心率廣播、新增放大鏡縮放功能,運動模式則一舉增加到 41 項之多,且錶面上也能夠顯示更多的運動選項。
- 外盒正面
- 開盒
- 盒內容物
Charge 6 的盒裝設計同前代也印上了「by Google」的字樣,內容物除了智慧手環本體外,還有替換用的 Infinity 矽膠錶帶、磁吸式充電線等,這部分跟 Charge 5 基本相同,不過這次 Fitbit 倒是為本文主角帶來有洞洞的運動錶帶、黏扣式錶帶、編織紋錶帶等,過去的純素皮革、Horween 皮革錶帶也都能與 Charge 6 通用。

Fitbit 這次為 Charge 6 推出的三色分別為「曜石黑/黑色」、「陶瓷米/銀色」以及這回借到的「珊瑚紅/香檳金」,後者戴起來實在有夠醒目,算是男性較難駕馭的顏色吧?
- 顯示螢幕
- 顯示範圍
- 太陽下顯示
在珊瑚色 Infinity 矽膠錶帶中間的,是香檳金色的 Fitbit Charge 6 本體,其機芯由 100% 再生鋁合金製成,1.04 吋 AMOLED 螢幕亦具備抗刮的康寧大猩猩玻璃覆蓋,在正午的太陽照射下,螢幕開到最亮 (450 尼特)仍能清楚地辨讀畫面上的資訊,若為「調暗」的話可能就看不太到了,另外顯示面積跟隔壁棚小米手環比起來是少了些

- 配戴示意
- 錶帶外側
- 錶帶內側
初次看到 Infinity 矽膠錶帶會覺得有些廉價感,但實際戴起來卻是觸感順滑親膚,錶扣則是使用同色系的鋁材製成,有著不錯的穩固性。
- 感應式按鍵
- 可拆卸設計
- 手環重量
Charge 6 也加回了前一代拿掉的感應式側邊按鍵,按壓時會產生震動回饋,不過手環的操作主要還是靠螢幕觸控,即便流手汗或淋浴時也都能有效觸控,在螢幕錶面微濕的情況下,操作起來甚至比 Pixel Watch 2 順一點?這款智慧手環也具備了「水中鎖定」功能,但 JB 個人都沒在啟用啦!手環本體在背面的上下緣各有一個撥桿,將撥桿向外扳就能拆卸錶帶,裝回去則不用按撥桿,直接將錶帶前端凸起處插進凹槽即可,此外,Charge 6 在電子秤上則是測得 28g 的重量,算是非常輕巧好戴。
- 感應器
- 磁吸式充電
Charge 6 背面的感應器採垂直排列的設計,搭載光學心率監測器、三軸式加速度計、監測 SpO2 的紅外線感測器、膚電溫度感測器、環境感測器等,在感應器上緣有 4 顆金屬充電接點,只要將充電器輕輕一靠就能吸附充電,續航力表現根據 Fitbit 所稱,跟前代一樣是 7 天,不過那是輕度使用下測得的數據,就 JB 自己中度使用(螢幕最亮,每日行動支付與運動偵測用途),大概會少個半天左右吧?倘若再開 AOD 功能的話則會略降至 4~5 天,這部分就端看使用者的需求決定是否開啟了,但再怎樣都比自家智慧手錶來得久啦


接著就來看看錶面的部份,Charge 6 主畫面為數字時鐘(上為心率、下方圖示只要點擊就會切換其他的資訊),而向左滑依序會出現通知、運動、計時器、鬧鐘、計時器、膚電活動掃描、Google 地圖,以及 YouTube Music 的介面,這些功能 JB 也將一一跟各位作介紹,而若要回到數字時鐘的主畫面,按壓 Charge 6 兩側即可。

主畫面此往上滑可查看當日的健康偵測資訊,有點像是 Pixel Watch 2 的 Fitbit 今天,最上方為日期、電量、步數、距離、活動區間分鐘數及卡路里消耗所組成的資訊界面,往下每頁依序為每小時活動、心率、睡眠、準備分數、SpO2 及運動,這邊皆以環狀圖形來呈現使用者的達成率。根據我的經驗,睡眠與準備分數不會在一睡醒時就看到,多半要等到中午後才會顯示(即便手環數據已經與手機同步),如果想第一時間了解這兩項數據表現的話,還是得透過《Fitbit》應用程式來查看

Fitbit 強調 Charge 6 在機器學習演算法幫助下,高強度間歇運動、飛輪等活動的心率追蹤準確度較前代增加了 60% 以上,另外像是活動區間分鐘數、日常準備分數、睡眠分數、血氧濃度等準確度也都有同步提升。
- 連接狀態
- Charge 6 設定
- 自訂錶面
- 錶面種類(一)
- 錶面種類(二)
- 錶面種類(三)
- 錶面設定(一)
- 錶面設定(二)
- 錶面設定(三)
若想更換錶面風格,得在《Fitbit》應用程式中「與 Fitbit 連結的裝置」選擇 Charge 6 進入設定介面,再來進入「瀏覽」就能進行錶面自訂,算了一下約有 29 種不同錶面,點選即可查看其顯示資訊,並進行顏色或指標的更換。設定介面另外還具備支付、Google 地圖、YouTube Music 等需要開啟權限的服務,這邊就不多贅述。順帶一提,只要藍牙保持開啟則手環即能隨時同步、進而傳輸健康偵測數據。
- 訊息通知
- 鬧鐘
畢竟 Charge 6 不是智慧手錶,當手機接收到訊息時不會在主畫面顯示通知,左滑一次進入通知介面才能看到通知數量,再點進去才是具體的通知內容,以台灣人常用的通訊軟體 LINE 來說,最多能夠顯示 30 個全形中文字(是說書名號顯示不出來),滑到底則可進行快速回覆、表情符號回覆、在手機開啟、關閉通知等選項。
當手機不在身邊時,Charge 6 也可以用來設定鬧鐘(雖然只能設定一個),鬧鐘響起時手錶也會隨之震動,論喚醒的程度我覺得更勝音樂

- Google 地圖導航
- YouTube Music
從 Charge 6 這代開始,Fitbit 才正式導入母公司 Google 的多項服務,包括 Google 地圖導航、Google 錢包和 YouTube Music,這些都得在《Fitbit》應用程式裡先進行連線或設定。如欲使用「Google 地圖導航」得先在手機上設定好目的地並啟用導航,接著手環就會自動跳出逐段文字導航,伴隨著震動提示使用者接下來該怎麼走,必須說的是─手機得在 Charge 6 的藍牙連接範圍內,且導航只有在步行、騎自行車和開車 3 種交通方式有所作用,騎機車的話就不適用了。
「YouTube Music」在開啟推薦功能的情況下,手環上就會顯示適合運動健身聆聽的音樂,點擊播放後,音樂就會透過連接的手機或無線耳機傳遞出來,那由於 Charge 6 不具備揚聲器,因此是無法直接藉由手環聆聽的。音樂播放介面左滑為上/下一首、音量調整,下滑則會進入「音樂庫」,這裡面都是 YouTube Music 推薦的健身音樂合輯,當然,使用者也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選歌播放,可惜的是它無法在手環上儲存音樂

- Google 錢包
- 卡片綁定
- 卡片資料
真要說三個 Google 功能裡最實用的,那答案非「Google 錢包」莫屬...雖然應用程式「支付」設定裡顯示的是 Fitbit Pay 錢包。使用者必須先在此進行信用卡/金融卡、或交通票證 iPASS 的綁定。進行感應支付時,主畫面下滑點進「付款」選項、輸入 PIN 碼後,再靠近 NFC 機器即可完成付款,非常快速!另外在《Fitbit》應用程式的支付設定裡還可看到近期幾筆交易紀錄~

進入健康偵測分享環節之前,也簡單看一下 Charge 6 的設定介面。上面提到過的付款、水中鎖定之外,「尋找手機」會使連結的手機發出超大的鈴聲,預設為關閉的「設備上的心率」在開啟後即為「心率廣播」功能,此時手環上偵測的心率就能夠跟(具備藍牙功能的)健身器材上的顯示器同步,適用的品牌包括 Peloton、Tonal、NordicTrack 等,惟小惡魔總部健身房的跑步機較為老舊、也非上述品牌,就無法測給各位看了...不過即便健身器材支援藍牙,看網路上的分享好像還存在著支援度的問題,這部分就有待 Fitbit 解決了

- 按住兩側測量
- 膚電活動掃描
- 壓力管理
- 壓力 mgmt 分數
- 壓力管理紀錄
Charge 6 延續前代的 EDA 膚電感應器,只要按住裝置兩側靜止不動即能依據皮膚出汗程度偵測「膚電活動反應」,也就是壓力的程度。在對應介面裡可設定時間長度,最短為 2 分鐘(預設的 3 分鐘實在太難熬),偵測時錶面將隨著呼吸提示持續倒數,中途手指若放開則倒數將自動暫停,重新按住兩側便會繼續,結束後手環會請使用者紀錄當下心情、並整理出測試前後的心率變化,最後也會問你要不要進行「正念冥想」的練習...
測完之後也會在《Fitbit》應用程式的「壓力與正念」記錄下「壓力管理 mgmt 分數」,這是以方才測出的身體反應分數,再加上鍛鍊平衡(基於日常活動與健身的準備分數)與睡眠型態分數而得出的數字,以週為單位來檢視紀錄便能了解到自己哪一天特別有壓力。老實說,用這個分數代表壓力我覺得僅供參考,畢竟鍛鍊、睡眠不足跟壓力無法直接劃上等號吧?
- 運動情境
- 運動模式
Charge 6 支援的運動偵測一舉增加到 41 項,包括錶面預設的 3 種─跑步、步行、自行車,以及由「更多」開啟的運動項目,以「戶外」來說有網球、高爾夫、健行、游泳、溜旱冰、滑冰、滑雪、越野滑雪、單板滑雪、玩獨木舟、槳板、衝浪、皮艇運動、戶外運動;「室內」則有跑步機、踏步機、橢圓機、划船機、一般鍛鍊、循環訓練、力量訓練、力量鍛鍊、舉重鍛鍊、體能訓練、核心肌群訓練、室內攀岩、彼拉提斯、瑜珈、武術、自由搏擊、重訓、間歇運動、 高強度間歇訓練、飛輪、舞蹈、體育運動、有氧健身操、CrossFit。
- GPS 連線
- 跑步設定
- 配速介面
- 跑步結算
- 心率區間軌跡
- 跑步心率
- 心率區間時間
- 配速軌跡
運動偵測介面我便以最基本的「跑步」來示意,選好運動後便會進入開始畫面,上方「GPS 連線中」以 JB 的經驗需經過 20 餘秒才會跳「已連接」,使用者也可以直接按開始,GPS 隨後便會連上,此介面往下滑可進行跑步的目標、圈數設定,如果這邊有開啟「跑步偵測」就無需手動進行上述步驟,不過計時就我經驗來說起碼也有 15 分鐘的延遲,此偵測功能也適用於步行和騎腳踏車。至於「設定目標」裡又可細分為區間分鐘數、距離、時間、卡路里等,就最常用到的距離而言,最低可設定 1K、最多則是 42.2K;時間則可在 5 分鐘至 3 小時之間選擇。
跑步當下會顯示配速介面,配速上下分別為距離、經過時間,往上滑則會出現暫停和完成選項,當 JB 運動到一定程度時,錶面也隨之跳出「您處於心肺訓練、請保持」的提示,如果在劇烈一點可能會出現「處於尖峰狀態」並請你稍微放鬆的提示,而在跑完之後的結算畫面會依序顯示時間、距離、平均配速、區間分鐘數、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卡路里燃燒以及步數。《Fitibt》應用程式的「運動天數」則有進一步的資訊可查看,包括以 GPS 紀錄出的跑步軌跡,其又可分為心率區間和配速,並將以不同顏色呈現心率狀態和配速快慢。
- Fitbit 今天(一)
- Fitbit 今天(二)
- Fitbit 今天(三)
- Fitbit 今天(三)
- Fitbit 今天(四)
- 精選鍛鍊
- 教練
- 目標與徽章
回頭看到《Fitbit》應用程式,最左側的「今天」頁面將顯示使用者當日的健康偵測數據,在這個全新改版的介面中,頂部會顯示一大三小共 4 個指標,均以環狀圖來呈現,預設的「增加運動量」會顯示步數、區間分鐘數、距離、消耗的熱量等指標(另外也有「睡得更好」、「管理體重」、「管理壓力」和「改善心臟健康」等目標組合可選),再往下的細項我則分成 5 大類如下─
睡眠:睡眠時數
活動:準備指數、運動天數、活動區間分鐘數、步數、每小時活動、距離、卡路里、樓層數
健康:健康指標、心率、體重(需手動紀錄)
壓力與正念:身體反應、正念天數、壓力管理分數
營養:飲食、飲水量(皆需手動紀錄)
《Fitbit》應用程式另外兩個頁面則是「教練」和「你」,前者會依照不同鍛鍊提供影片教程,讓使用者跟著教練指導一起運動,其時間有短有長、難度有高有低,且都是直接在應用程式裡播放、不會外連到 YouTube,甚至還能一鍵投放到外部的大螢幕裝置上,特別的是─影片右側還會即時顯示 Charge 6 偵測的「心率、卡路里、活動區間分鐘數」,方便使用者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你」頁面主要是社群、健康評估、目標設定及徽章成就等。
(點擊可放大)
接著就來看各項健康偵測數據,這部分先前 JB 就在 Pixel Watch 2 上介紹過了,兩邊的介面基本相同,「心率」可查看當日的心率曲線、靜息心率、有氧健康指數,以及運動區間,後者會在使用者運動時紀錄激烈程度,由低至高為 99~122bpm 的燃燒脂肪、122~150bpm 的心肺訓練和 150bpm 以上的峰值,你也可以在此依據心肺狀況和年齡自訂最大心率、或開啟心率過高/過低的通知。
「睡眠」同樣會偵測睡著時間、熟睡與 REM (快速動眼期)睡眠、恢復,並以上面三個數據加總得出當日的睡眠分數,使用者亦可透過長條圖查看睡眠階段的時間、睡眠小時數、時間表等資訊,或分別點進三個數據查看更詳細的數據,包括輾轉反側時的氧氣變化,從曲線圖變化能夠大致了解是否有呼吸問題。話說,Charge 6 也看齊了 Pixel Watch 2,會連小睡也一起計算進去,但有別於 Google 新智慧手錶,本文主角就只能在手機上查看細項。
「準備指數」是 Fitbit Premium 訂戶才有的功能,其透過評估使用者的活動量、睡眠和心率變異總結日常準備,若準備程度不足則可參考底部的強度運動教程,當然你也能在週報告裡查看每一天的準備指數與運動追蹤,點進去活動量、最近睡眠、心率變異,能透過文字解說了解自己的表現、以及可再加強的地方。
作為活動量重要指標的「活動區間分鐘數」,則是利用三軸加速度計感應活動頻率與強度,目的是要督促使用者盡可能地保持活動狀態,從「每小時活動」可以看到 Charge 6 將一天的活動標準定為 9 段(從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這個上班族久坐的時段),使用者只要行走 250 步以上就能贏得一段,看似不難,但以 JB 上班的作息來說還是有點難達成...有這樣的機制提醒你完成,說不定會更有動力一些?
- 健康指標
- 呼吸率
- 心率變化
- 皮膚溫度
- 血氧飽和度
- 靜息心率
由呼吸率、心率變異、皮膚溫度、血氧飽和度、靜息心率等 5 個指標組成的「健康指標」,點進去都有詳盡的說明,以上圖超出個人範圍的「呼吸率」來說,JB 當天的每分鐘呼吸次數略高,說明頁就提到了影響因素為體重、肺、心臟狀況、焦慮和發燒等,但此功能僅為參考,無法作為醫療用途就是,不過我覺得這功能可以讓自己提早察覺自己身體哪部分可能出問題,以「預防」來說也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心率變異」偵測的是夜間平均 HRV (心跳之間的時間變化),計算的是超過 3 小時的睡眠時間,會影響 HRV 的因素則有睡眠、荷爾蒙、晝夜節率和生活方式等,「血氧飽和度」SpO2 可估算血液中的氧氣量,主要在夜間進行測量、無法像 Garmin VENU 3 那樣手動量測,「靜息心率」RHR 則是在靜止及充分休息時每分鐘的心跳次數,正常範圍會是 60~100bpm,RHR 可說是整體心肺健康的重要指標,如有壓力、攝取酒精或咖啡因會讓 RHR 提高,運動或冥想則會使 RHR 降低。

Fitbit Charge 6 作為一款智慧手環該有的健康偵測功能都具備,這部分跟 Pixel Watch 2 幾乎是一樣的(但好像沒高度計),真要說只差在顯示面積和其他附加功能而已!比較可惜的是...Charge 6 雖然有支援 ECG 心電圖功能,但台灣這邊尚未開放


最後就來總結 JB 體驗一個月之下的使用心得,Fitbit Charge 6 雖然造型跟前代差不多,但使用體驗上的升級十分有感,在與 Google 深度整合之後迎來多個實用功能,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 Google 錢包,如此一來出門運動就不必再帶厚重的錢包,至於 YouTube Music 和 Google 地圖導航,我覺得實用性來說相對不高(畢竟手機還是比較方便一點)。Charge 6 在健康偵測全面提升之餘,也藉由加入了 Pixel Watch 2 的機器學習演算法,能夠帶來更準確的心率偵測效果,其他優點部分還有 GPS 的內建、支援項目更多的健康偵測,反應速度在智慧手環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快!

說到需要改進的地方,我還是會希望螢幕能夠做得大一點,1.04 吋如果跟小米手環 8 放在一起比較會有點尷尬啊

身為睽違兩年推出的手環系列新品,Fitbit Charge 6 除加入更多運動偵測、心率廣播外,也終於整合了 Google 服務,並藉全面翻新的《Fitbit》應用程式帶來更多自訂選項幫助使用者達成健康目標,可以說是輕量版的 Pixel Watch 也不為過,其升級程度相信不會讓 Fitbit 用戶失望,而這款智慧手環售價 5,190 元,比起前代剛在台推出時還要便宜許多!不過,如果睡眠分數、日常準備分數和統整性的健康報告對你不可或缺的話,就勢必得訂閱 Fitbit Premium,此一服務每月需付 149 元、每年則是 1,490 元,多少是一筆開銷,有興趣的板友不妨先審視自己的需求、再將其納入選購的考量囉~
MD:吳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