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
Garmin 2017 的 Vivosmart 3 是 Vivosmart 系列的新款,此款與之前的 Vivosmart HR ipass 比起來硬體上少了 NFC 的行動支付,而軟體上多了有氧與重訓的活動、VO2 Max 、身體年齡(需要 App)的測量及全天候的壓力偵測,相信對常上健身房的人是滿有用的功能。而跟 Vivosmart HR+ 比起來硬體上則是少了 GPS。當然硬體上少了一些,就會回饋到價錢、重量以及體積上囉。而這次的設計上只有一個觸控螢幕,所以整體看起來簡潔很多。

從外盒設計的部分看得出有分兩種尺寸,這次只有大的可以試用,不過我覺得 L 號對我來說有點大,戴起來幾乎都是扣到最緊在鬆三格而已,也許我是適合 M 號的。

可以看到在心律偵測的部分比較扁平,這也使得戴起來比較舒服。
二、日常生活使用
智慧手環已經有幾年的發展,從一些簡單的功能,如步數紀錄、睡眠時間。除了這些外戴起來是否好看與舒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開始提到因減少了一些硬體設備,所以整隻手環變得更輕薄,戴起來幾乎是感覺不到重量的,錶帶的部分也有只用菱格紋,看起來滿時尚的。

現在的智慧手環至少都有心律監測功能,算是標配了。當然除了全天候的心律偵測,也可以偵測運動時的心律,也可以偵測運動時的心律,當然還有廣播心律的功能,如果有再騎腳踏車的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畢竟不可能常常看著手環上的心律,所以會把心律廣播到車錶上面觀看。當然步數的偵測是基本的,但是多了一個樓層偵測和全天候壓力測試,當與 Garmin Connect 連接後就會多一個全天候壓力偵測的欄位,大概是以心律來當作一個參考值吧。

當然還有 MOVE IQ,會自動偵測你在做什麼活動。不過我覺得這功能滿雞肋的,步行最少只能五分鐘後才能偵測到,有點久,而跑步則是一分鐘就能夠偵測到,但是對於有在使用表紀錄跑步的使用者,想必這功能是很少會用的,會直接去從跑步活動去按開始記錄。


然而每次步行結束後就會儲存成一個活動,所以如果真的是一整天戴著的話會有一堆步行的活動,如果有連接 Strava 的使用者應該會覺得很惱人吧,最後就直接把自動上傳的功能關閉,不知道工程師是否有辦法讓使用者選擇什麼活動再上傳就好。

過我之前很好奇這支沒有 GPS 那跑步的資料會是如何?所以運動使用會再細分成跑步、飛輪跟重訓。
1. 重訓
重訓的項目也是這次 Vivosmart 3 的重點之一,當天體驗會也是在做重訓的項目,不過因為我晚到而且還沒開機所以在暖身都沒測到。不過當天主持人有說手要有動才可以偵測到你在運動,所以我還滿好奇我在做深敦是否可以偵測。

發現可以偵測我在做深蹲,不過次數不太準就是,我一組是做 10 下,實際上只有偵測到七下或八下,不過美做完一組都可以去編輯次數所以還好。

每做完一組後就可以按箭頭進入休息,可以看休息的時間,再按箭頭可以繼續算做了幾下,算是滿好用的一個功能。

(應該是五組才對)
2. 飛輪
做深蹲手只有上下移動都能偵測到,所以順便測看看是否有辦法測到室內自行車。

不過很可惜沒有辦法QQ,至少要在更高一階 vivoactive 才可以下載室內自行車模式。

不過心跳還是可以偵測到,所以在壓力指數那邊也是會有紀錄。

3. 跑步+VO2 Max
這隻手還拿掉了 GPS 卻還有跑步的模式,我實在是很好奇這隻手環是如何記錄跑步?所以這次跟我的 vivoactive HR 一起用。在 Garmin Connect 是 vivosmart 3 的紀錄。


明顯到看 vivosmart 3 的里程數比 vivoactive HR 多了快要 1 km,畢竟這支沒有 GPS,所以距離大概是用步幅去測量的,誤差大是很正常,所以除非你準確知道你的步幅是多長才測的準。


跟我在 vivoactive HR 上的 VO2 Max 數值有不少差距,不過因為沒有一個基準可以比,所以也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四、結語
Vivosmart 3 算是一隻功能比較「陽春」的運動手環,畢竟少了 GPS 就等於跑步與自行車都無法使用。不過對於入門的使用者而言算是不錯的一隻手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不會有另外的負擔,且戴起來也滿時尚的。或是常上健身房做重訓與有氧運動則可以考慮購買這隻手環,畢竟這隻手環多了重訓與 VO2 Max 的功能,滿適合在室內使用的。也可以送這隻手環給想要減肥的使用者,因為內建許多小軟體可以幫你記錄你一天走了多少步、爬了幾層樓、消耗了多少熱量,會讓人有進步的動力。
「Garmin vivosmart 3啟動改變,能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