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式OLED顯示器
※VO2 Max
先說明一下何謂VO2 Max:(截取於網路)
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或寫為 VO2 max),指一個人在海平面上,
從事最激烈的運動時,組織細胞所能消耗或利用的氧之最高值。
最大攝氧量可用來評價個人有氧作業能量及心肺耐力,
並可藉以設定運動員的耐力運動訓練強度[1]。
最大攝氧量的單位可用絕對的氧氣攝入量,以升/分鐘表示;
或用相對的單位體重攝入量,以毫升/公斤/分鐘來表示。
估算出您每分鐘使用的最大氧氣量。一般來說最大攝氧量數值表現較好的的運動員,
能夠持續較長的運動時間,因此了解自身的最大攝氧量,
可以說是掌握自身運動狀態的重要關鍵之一。
一般以跑步機或飛輪來檢測,其方法是持續運動並逐漸增加強度直到極限,
整個測驗中不斷進行採氣,分析各分鐘的攝氧量並找出最高者,
即為VO2Max (ml/min)。
以上是絕對值算法,相對值則加上個人體重計算,單位就變成 (ml/kg/min)。
一般人的相對值為45ml/kg/min,運動員約60-70,頂尖選手可達80以上。
體重、年齡、性別、體適能、海拔高度和肌肉呼吸作用等,
這些影響VO2Max的因素,都不及遺傳因子高達72-95%的決定性。
雖然如此,還是可以靠每週三次以上的訓練提升至多25%。
※重量訓練
智慧健身心率手環新增智慧型計數功能,當您展開肌力訓練及重訓時,
帶上手環如同陪訓員陪伴左右,為您計次、計算運動及休息時間,
完整記錄、無需筆記。下次同步連結時,
訓練數據會傳送至Garmin Connect™運動雲端,
讓您可以更詳細地查看健身狀況。
※HRV 心率變異數來檢視自己的壓力狀態
-------------------------------------------------------------
2017/06/10與vivosmart 3初次相遇
很幸福可以參加vivosmart 3的測試,
這種智慧穿戴裝置真的非常適合我這種愛運動的人~
尤其是這款VO2 MAX / 重量訓練 / 心率偵測 / 壓力
都是我想要重點測試的點。



一大一小比一比,新款更輕薄外型更出色~錶面感覺比較不易刮傷~

會後的Q&A~
------------------------------------------------------------
2017/06/11第一次單車測試
對不愛使用心跳帶的我而言是一大福音,心率剛好也是我一直想測又測不到的罩門,
在選擇戴手錶和心跳帶之間,當是是選vivosmart 3呀!

2017/06/12第一次路跑測試
VO2 Max:44

2017/06/12第一次TRX健身訓練測試

2017/06/14/第一次游泳測試
因為下水後沒多久8分多鐘就自動停止了,待第二次測試了解原因!

2017/06/15第二次游泳測試
前半小時用了各種模式來測試,只要是用捷式的泳姿,左手入水手vivosmart 3
就會自動感應到水波震動,會暫停或是自動儲存,也導致無法有完整的心率偵測,
但我還是很好奇到底怎麼做可以不刺激到vivosmart 3的感應?
換有蛙式來測後半小時,vivosmart 3如果持續在水裡面是可以不受到干擾,
如此也換來36分多鐘的心率偵測值。

2017/06/16信義運動中心抱石攀岩測試
一般運動活動大致上就是配合測試心率。
當然一整天上班~運動~
最後來收尾就是觀察一天下來的”壓力”值。
這種呈現壓力值及了解自己的休息時間夠不夠,雖然公式化~
但卻有了捷徑了解自己生活取向的一種方法。


2017/06/17 雨天路跑測試
VO2 Max:41


2017/06/18 進入重頭戲”重量訓練”測試
做了四種重訓,
1.滾輪→輪子滑動時前五回都比較難測到次數,有試過手腕滑出去,拉回時手腕有回勾的動作,
個人覺得這樣子比較不會有漏數的情況。
2.舉重→這種都比較不會有漏測的情況,因為手臂上下擺動的幅度較大,
vivosmart 3 感應上較為敏銳。
3.握力棒→剛開始測試時,也有前幾回比較難感應到的情況,但愈到後面就愈準確的情況,
應該是我操作時彎曲幅度問題。



2017/06/19 第三次路跑測試
VO2 Max:42

三次路跑總結:
最大攝氧量約在44~41之間,
第一次跑時感覺是舒服的跑的很順,氣息調整較好。
第二次跑時當天狀態不太好,大爆汗休息點有較多感覺易喘。
第三次跑時還不錯天涼下小雨,整體上有維平日跑步的感覺。
總結:
三次的跑步第一次和第三次心率最為接近,第二次的心率有走高的情況,
所以對我而言vivosmart 3,如果測試更多次應可以掌握到更準確的運動質量。

2017/06/19第二次TRX健身訓練測試
TRX健身多平為核心訓練,
第一次心率較平穩 多為上半身舉重和負重練習。
第二次心率較高點 因為下半身核心較多,需要跳躍移動。

2017/06/20信義運動中心壁球測試
一開始雙人打感覺沒有跑的很激動,今天一小時心率值最高的階段~
出現在最後自己單打的時間點。

近二週的總結:
① vivosmart 3 外型設計很科技化,心率感測點比vivosmart HR小上很多,
差不多是平整的,之前在使用HR時為了怕心率感測不準,都要將手環扣的很緊,久了手腕會不舒服,甚至在拔下時會有一個印子出現。
現在vivosmart 3 因為心率感測點很平整,扣到最後第二格很緊密,拔下時不再有烙痕在手腕上了。
② VO2 MAX
vivosmart 3 這項新功能就很令人耳目一新了,畢竟這種感覺是應用在如:
Forerunner 935上面是自然的,可是vivosmart 3也可以做這種程度,
會讓買的消費者有賺到的感覺。
③ 隱藏式OLED顯示器
這個方式很省電,但一開始我還不太習慣,
後來發現慢慢抬手後,OLED顯示器就會啟動真的很智慧,
試用時抬手測試:
在桌面上打電腦時,抬手OLED會無法感應到。
走路時手自然垂下向上輕抬,OLED會感到到啟動。
所以基本上輕抬手即可啟動顯示器,
但角度上要多試一下很多就可以上手了。
④ 重量訓練
第一次很創新的功能,對於會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材的我真的很有興趣,
每回的健身動作停止後,手環會自動進入休息時間計時,
比較不會給自己偷懶的機會。
但缺點就是在每個動作的感應點多半是在動作的幅度上,
對於幅度不明顯的健身動作在感測次數上會有疏漏。
⑤ 心率感應
vivosmart 3 在心率偵測上就我實測感覺是有比HR更強化了,
可以更準確顯示出運動時心率上的最高與最低的數值。
⑥ 整天壓力
現在人的工作、運動、勞動都常常超過負荷而不自知,有了這項功能可以在一天後做個評估,
進一步了解自己整日壓力有無過大和休息時間夠不夠。
⑦ 睡眠品質
深層/淺層睡眠和翻身次數,有助了解自己晚上睡眠品質是不是OK,
淺層或翻身次數過多都是白天精神不濟源頭。
綜合以上健身手環結合手機使用GARMIN CONNENT上傳健身紀錄和生活品質紀錄,
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也可以透過良好的健身紀錄來督促自己,
使我們有規律的生活及健康運動。
vivosmart 3是以手腕擺動來偵測計步及跑步公里數,也可以透過自訂步幅來計算,
不過在公里數上仍無法達到和GPS定位的距離相同準確,這倒是比較是不可逆的因素之一。
不過最後我要表達的是vivosmart 3 是智慧穿戴式手環,功能已是相當的強大,
也一步步進化更貼進人性上的使用,如果要更加強到GPS之流,必須直接進階到戶外型
的智慧穿戴式腕錶了。
「Garmin vivosmart 3啟動改變,能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