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在記錄心率嗎?

最近進入減脂期,想在課表裡面加入更多有氧運動,除了加速減脂之外也能增進心肺表現,想說不少穿戴裝置都是為了跑步設計的。由於我平常的運動習慣除了重訓之外,有氧運動喜歡都會盡量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像是划船、游泳、慢跑、單車交替,以免減脂減到肚爛覺得有氧太無趣一下就膩了。

最近開始閱讀比較多運動相關的書籍,開始在想是不是有必要弄一支錶來記錄心率,以提升減脂表現,也能在重訓時透過心率來瞭解強度,不知道板上有沒有運動習慣和我相近的朋友,能推薦您覺得用起來順手的紀錄裝置嗎?
2016-10-11 21:0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心率
蔥油秉 wrote:
最近進入減脂期,想在課表裡面加入更多有氧運動,除了加速減脂之外也能增進心肺表現,想說不少穿戴裝置都是為了跑步設計的。由於我平常的運動習慣除了重訓之外,有氧運動喜歡都會盡量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像是划船、游泳、慢跑、單車交替,以免減脂減到肚爛覺得有氧太無趣一下就膩了。
最近開始閱讀比較多運動相關的書籍,開始在想是不是有必要弄一支錶來記錄心率,以提升減脂表現,也能在重訓時透過心率來瞭解強度,不知道板上有沒有運動習慣和我相近的朋友,能推薦您覺得用起來順手的紀錄裝置嗎?


重訓用心率錶了解強度?你一定是弄錯了!除非你是做加重量的健身操,否則重訓的時間短,而心率反應還沒跟上,就已經到組間休息時間了。重訓若要追蹤,必須使用呼吸檢測儀器,而且得要長時間追蹤,因為重訓後的基礎代謝提升有可能達到48小時。能做到這樣程度的追蹤,大概只有運動科學的實驗計畫。

心率訓練也不適合你這麼喜歡交叉訓練的人,因為心率訓練必須要藉由測驗,來確定自己的乳酸閾心率和強度區間,進而訂下訓練計畫。但是交叉訓練因為項目太多,各項目的心率表現又不盡相同,而有企圖心的訓練三個月就要測驗一次,你若是從事四項耐力運動,就要每三個月各項運動測試一次共四次,否則心率訓練不容易達到自己想要的效率,所以你可以考慮玩玩心率訓練,但是效率就別強求了。
polar 800+ H7
蔥油秉 wrote:
最近進入減脂期,想...(恕刪)
我是戴vlvoactive HR平常運動習慣跟你差不多也是以重訓、戰繩、室內飛輪、慢跑為主

以GPS錶款來講我覺得他的續航力還蠻強的,紀錄項目也很多元
推穿戴裝置 可以一眼看出當下運動強度差蠻大的 我們健身房的有氧器材
不知道是不是手上繭太厚 常常會讀不到數據 用手錶看心率區間還是比較方便
重訓完全不需要記錄心率。

重訓屬於帶動心率極其緩慢的運動,簡單來說,就是你做到力竭了,心率根本就沒怎麼上,不知道你明白這個意思不。

什麼是運動帶動心率快的呢,簡單來說,就是持續性+全身肌肉參與,哪怕強度不很劇烈,也可以上得很快,比你在哪裡舉鐵快多了。所以跑步、游泳、登樓梯、橢圓機、划船機、自行車都算此類,哪怕你並不很累,可以你看看心率,一點都不低,尤其是新手。

那麼還有沒有更快的方法呢,那就是做上述運動時負重,比方說你雙手各拿一個3-5kg的啞鈴跑步,相同配速時比你空手的要高很多很多,但是這種強度你堅持不下去的。
仔細閱讀你的內容,我想你比較care的應該是你在做有氧的時候心跳的準確度,以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心律吧!如果是這樣,可以買一隻入門款的即可

蔥油秉 wrote:
最近進入減脂期,想
像是划船、游泳、慢跑、單車交替,以免減脂減到肚爛覺得有氧太無趣一下就膩了...(恕刪)


初期很有幫助.
尤其跑步和單車, 強度不夠, 真的就該加碼.

如果你很認真, 建議買那種胸式心跳帶.
不要買腕式心跳錶/環.
胸式缺點是要帶著手機, 而且游泳不能用.
(不過, 憑良心講, 帶Apple Watch 2去游泳是折磨自己. 其它品牌也應該一樣)
腕式常常量不到, 不然就動不動200多下.

問題是, 大概一個月後, 你對心跳強度大概有概念了.
其實沒什麼好測的. 光靠"喘度", 大概就知道多少.

像我雖然每次運動雖然還帶著一種穿戴裝置,
(睡覺還帶兩款).
但其實早早不看結果了.
穿戴裝置, 大概只是裝飾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