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rmin同樣為vivoactive HR製作了中文版介紹影片,大家可以透過影片快速瞭解到產品的特色功能。
本文開箱主要分為下列項目:
1.開箱
2.功能介面
3.實際使用
(1)配對與設定
(2)每日活動量追蹤
(3)運動記錄模式
(4)電力使用情況
1.開箱 |
首先看到vivoactive HR 的產品特色:
(1)多種運動記錄模式
(2)腕式光學心率監測並能廣播心率
(3)全天候心率追蹤
(4)每日活動量記錄(步數、距離、消耗卡路里、睡眠)
(5)彩色觸控螢幕
這次借用到的vivoactive HR為實際市售的中文版包裝。

可以看到包裝上有強調出光學心率監測功能以及多種的運動記錄圖示。


內容物的部份,包含了vivoactive HR主機、USB充電傳輸線與中文操作手冊。

首先看到vivoactive HR的主機設計。螢幕採用觸控搭配按鍵操控,彩色螢幕尺寸為2.07 x 2.86公分,解析度為205 x 148。而與之前的vivoactive相比,螢幕從正方形的改為偏向長方形設計,實體按鍵從兩側改移到螢幕下方。

錶帶上設計了細緻的格紋設計,為vivoactive HR簡約設計中增加一些變化與點綴。

錶帶扣使用金屬材質。

錶面上沒有任何多餘的字樣與設計,延續了vivoactive的簡約感,但個人覺得邊框的部份設計似乎略寬一些稍嫌可惜。

兩顆實體按鍵突出感很明顯,觸摸的手感還不錯但按壓感略為偏硬。

機身背面可以看到搭載了『Elevate』手腕式光學心率感測晶片,能直接偵測手腕皮膚下的心率資訊。

而在內容物的部份包含了USB充電傳輸線。

由於錶身上有設計一個凹槽固定充電線,所以充電時蠻穩固的。

實際配戴時的尺寸比例,筆者個人手圍為16公分,戴起來個人覺得比較秀氣些,不太像是運動用的手錶。而因為加上了心率感測晶片,因此厚度上明顯的比之前的vivoactive厚了一點點,但並沒有明顯影響到穿戴時的舒適程度。

2.功能介面 |
vivoactive HR的操作方式採用觸控搭配兩顆實體按鍵,觸控的部份頁面切換為上下滑動,同時在任一畫面向右滑動即可回到上一頁。而實體鍵左邊電源鍵,長按還可開啟勿擾模式與鎖定螢幕,其它時候為回上層,而在運動時則為手動計圈鍵;右邊的實體鍵長按可開啟系統設定功能,輕按則開啟運動模式選單,運動時則可控制開始與暫停。vivoactive HR的操作個人覺得蠻直覺好上手。
在主螢幕待機畫面時,頁面資訊一樣可以透過Connect IQ下載不同的錶面。而以內建的錶面來看,下方紅色的線條為久坐提示量表,並會透過震動的方式提醒使用者,這個功能在vivo系列的產品中也是標準配備功能。

螢幕鎖的功能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需要開啟。

透過上下滑動切換顯示資訊。可以看到一天的總覽,包含熱血時間、步數與燃燒卡路里等資訊。

而步數頁面可以看到步數、距離與所爬的樓層總數。

輕按畫面可以看到一週的步數累積情況。

以及一週的爬樓梯情況。

系統自動設定的每週熱血時間目標與達成情況。

前幾次的運動資訊。

即時的心率資訊與最近四個小時的心率變化情況,在沒有取下錶的情況下,偶而還是會有出現心率訊號中斷的情形。

在心率頁面下向左滑動頁面,可以看到一週的心率情況。

與手機配對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即時的氣溫與降雨情況,還有高低溫預報。

還可進一步看到接下來四小時的預報。

以及接下來四天的預報。

長按右鍵後,可以開啟vivoactive HR的目錄選單,可以設定錶面顯示方式、時間與導航功能。

另外還有Widgets小工具、App應用程式與活動量紀錄。

另外還有感測器與藍牙的設定等。

而在Widgets小工具的部份,是用來設定在待機狀態下,上下滑動頁面時可以快速瀏覽的功能。包含了我的一天、步數、週熱血時間。

行事曆、音樂控制、卡路里資訊。

以及高爾夫等,而lights與virb則是用來控制Garmin推出的自行車燈與攝影機。

vivoactive HR能提供的運動記錄模式也相當完整,包含了跑步、騎乘、室內游泳、高爾夫。

划船、槳板衝浪、滑雪/雪板、越野滑雪。

室內跑步機、室內划船與尋找手機等,但要注意內建的vivoactive HR並沒有三鐵選項喔,不過在Connect IQ上有看到有提供三鐵的應用程式可以下載。

另外也可以新增肌力訓練與有氧運動等,如果真的都無法歸類還有其他的選項可選擇。

而選擇完所需的運動模式後,還可根據個人習慣做順序上的調整。

3.實際使用 |
(1)行動裝置配對與設定
在初次使用vivoactive HR時,建議先與個人的行動裝置配對並使用Garmin Connect Mobile做新增裝置的動作,如此才方便透過手機端做vivoactive HR相關設定與未來的數據同步管理。

配對的方式很容易,就與過去的Garmin相關裝置一樣的方式步驟,開啟手機的藍牙後依照手錶上的提示步驟即可完成。

在與智慧手機配對後,即可使用智慧提示功能,除了前面有提到的氣象資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進行手機訊息與來電提示。訊息可以在手機端直接做檢視,接收到的時候會有兩次短震動提示。至於來電的時候,震動提示則同樣相當短只有一次,個人覺得這樣的震動似乎有點太短而且力道有點弱,很容易就被忽略。

(2)每日活動量追蹤 & MOVE IQ
vivo系列必備每日活動量追蹤功能,而vivoactive HR則還新增了Garmin最新推出的『MOVE IQ』功能,可以自動判斷使用者一天的活動情況。
將vivoactive HR每日的數據上傳同步後,可以看到記錄了每日的活動量,包含了一整天的步數與一整天的活動情況。


步數的部分包含了總步數、移動距離、消耗的卡路里、與上樓統計等。睡眠紀錄的部分可以看到可以偵測深層睡眠、淺層睡眠與清醒時間,另外也有翻身次數的統計。


vivoactive HR新增了Move IQ的功能,可以自動偵測辨別使用者一段期間的活動,像是騎乘自行車或是慢跑,會另外存取如下圖中的Move IQ事件。但我個人覺得目前這個自動偵測功能似乎還沒有很到位,因為像我慢跑時沒有以運動模式就沒有被正確判斷出來,而騎摩托車的時候卻被偵測為在騎自行車XD

在整日的活動情況檢視上,Move IQ的事件會以灰色的圖示呈現。

(3)運動記錄功能
這次實際試用vivoactive HR期間,進行了自行車與慢跑等運動試用。首先看到慢跑的實際紀錄內容,使用的是Garmin Connect的網頁版。
慢跑的部份是在自家附近的公園進行2.41公里的距離,因為是在接近中午的時候試跑,所以特別選擇上面有樹蔭的公園。同時間有拿出Garmin Fenix 3 HR來做比較,vivoactive HR偵測到心率的速度很快但在定位速度上似乎還是Fenix 3 HR更勝一籌,但兩者相差的時間並不會太多,約在十秒鐘以內。最後實際跑的軌跡圖個人覺得還ok,與實際跑的情況差不多。

上方可以看到總距離與配速、總時間與消耗總卡路里等資訊。

下方則有圖表的方式顯示海拔高度、步速、心率與步頻等資訊。在心率的部份,同時使用的Fenix 3 HR是搭配心跳帶做比較,很明顯vivoactive HR的心率變化情況與心跳帶相比,明顯會有約一到兩秒的落差,心跳帶偵測到的數據變化約一到兩秒後,vivoactive HR的顯示數據才會有所變化。

而在下方的部份,可以分別看到心率、速度與跑步動態等資訊。

在跑步時我是使用手動計圈的方式,可以看到各分圈實際情況如下。在跑步時有遇到一個情況,就是假如你有設定心率的警示時,如果在手動計圈時遇到心率警示剛好跳出,必須先把心率警示按掉再多按一次才能進行手動計圈。

最下面則有各心率區間的時間與所佔比例。

另外也有使用vivoactive HR進行自行車騎乘,搭配使用的是Garmin所推出的速度與踏頻器使用。不過,這次運動所測出來的數據有點詭異,明明在手錶上顯示已經與速度踏頻器配對成功,但出來的數據卻缺少踏頻的相關資訊,而且在總距離的部份也僅騎了三公里多,但從軌跡圖來看,實際騎乘的距離約在十公里左右。不確定是否因為手上這台為工程用的測試機關係,因此下面的數據大家就先參考看看就好,之後會再找時間重新試用一次。不過說真的,因為vivoactive HR是以觸控的方式切換頁面,在騎乘的時候不太好滑,所以如果需要切換資訊顯示的話,建議開啟自動換頁功能比較安全些。






另外也有試用了vivoactive HR的心率廣播功能,可以在騎乘自行車時與車錶搭配,替代心跳帶的功能。

(4)電力使用情況
官方提供的數據為在智慧手錶模式下開啟心率監測,約可使用8天。這次個人實際使用來看,開啟全天心率功能,約可使用七天的時間才完全沒電,不過在低電量的時候心率的功能似乎會自動關閉,這個低電量的標準目前不確定是否有明確的數值,確認後會再做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