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Garmin 你為什麼越走越遠了......都快掉下去了......

JJ Ch wrote:
拿運動攝影機來說賣...(恕刪)


這是個好例子。我也很喜歡 GoPro,品質好又穩定,根本不是大陸低價品比得上的。但是明明 GoPro 就是這麼好,為什麼搞到現在猛裁員、前景堪虞?

GoPro 又裁員

因為 GoPro 被性能差距很大的大陸低價商品搶走市場,接著想要藉由無人機來拓展業務,不過 DJI 這頭巨獸擋在那裡,加上第一台無人機出大包,導致元氣大傷(我看是起不來了)。

Garmin 想要更加適合日常穿戴的外型、增加智慧錶的功能,就是因為 Garmin 看到運動錶市場的侷限,想要跨進智慧錶的領域。但智慧錶的市場現在越來越多的是 Android Wear 的新玩家,傳統的高級錶商紛紛跨入智慧錶的競爭。

TAG Heuer
萬寶龍也來

加上原有的眾多智慧錶品牌,在這種情況下,Garmin 其實面對的是蘋果以及 Google(別忘了可能還有穿戴式設備市佔率第一的 Fitbit) 。GoPro 不過是對上 DJI 就快垮了,Garmin 會有多少機會?悲觀!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這是個好例子。我也...(恕刪)

TAG Heuer智慧手錶又不是甚麼新東西,2015年就出現了
當初還打出超級優惠:購買Tag Heuer智慧表,在兩年保固期過後,買家可以花NT49000將智慧錶換成Carrera機械錶
結果一樣銷售不佳,傳統愛錶人士不買單,智慧錶玩家嫌棄Tag Heuer智慧手錶太貴又沒有什麼創新功能
過了2年,你有看到TAG Heuer智慧手錶給傳統手錶跟智慧手錶市場帶來甚麼變化嗎??

TAG Heuer智慧手錶

這位大大您一直強調其他智慧手錶做得多好多好,但是你口中這些完美的Android/Apple智慧錶哪一隻可以三鐵使用??哪一隻可以水中操作??
Garmin是專注於運動錶的廠牌,它如果做出不能二鐵或是三鐵使用的運動錶,就算再怎麼華麗漂亮好。還是背離Garmin目前的市場精神。這是Garmin自己的選擇,也是它目前的市場策略。Garmin不想通吃所有市場,它只要作大運動市場就夠它賺了

如果你希望Garmin朝你的方向走,不如您去應徵Garmin的主管可能比較實際??
要不然你就去跟Garmin公司反映你的問題,我每次有問題都直接寫信去跟Garmin反映,他們都會盡快回覆我。
您不覺得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在Mobile 01上寫寫文章抱怨Garmin哪裡哪裡不好,我不覺得Garmin會看得到您的意見
我不認為 Garmin 只想專注於運動錶市場,那他出攝影機是在出心酸的嗎?誰不想擴大自己的市場,踩死對手讓對手沒有壯大的可能?

舉出傳統錶廠跨足智慧錶的例子只是為了說明現在智慧錶的發展讓傳統錶廠也無法忽視。背後的推手就是 Apple 跟 Google。就像手機市場一樣,蘋果是封閉系統,因此其他廠商只好投靠 Google。而除此兩家之外的其他廠商就會被擠壓到無法生存。

當然像你這樣認為單一功能可以隔出安全市場區隔的人很多。但是像 Blackberry,像 GoPro,都奄奄一息了。有的是外部擠壓自己的市場,有的是要跨足到外面的時候跌倒。Garmin 現在可說是兩者兼備,我非常好奇他們有沒有什麼可能脫身。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我不認為 Garmin...(恕刪)


您這麼有遠見,不去做Garmin的決策層級是不是太浪費了?

不然這樣好了:請您描述一下您心中Garmin智慧錶應該是什麼樣子??要有什麼功能??
我們再來討論這樣完美的智慧錶有沒有可能被製造出來

話說我也很希望我的Garmin有全彩Retina解析度觸控螢幕(高亮度,還可以水中操作),外加藍牙(支援心率帶,功率踏板,迴轉速偵測器),內建16GB音樂空間,獨立GPS地圖,側邊或是旋轉式觸控操作,陀螺儀,高度計,氣壓計,溫度計,類似Siri語音控制,全時心率監測,訓練時電力達50小時,待機時電力超過2週,還可以講電話。

嘴上說說大家都會。但是我有自知之明:目前技術做不出這樣的產品
方向就一個啊,Garmin 的功能已經夠多了,你說的那些大部份現在都有,沒有的都沒必要,我只希望他們好好地去磨他們的 UI 就好了。

我個人覺得隨著運動錶的功能越強大,易用性就更更重要。

比如說所有的設定在三次操作之內都能叫出來之類的標準,這個 Garmin 肯定是沒在考慮的。會要求全馬里程精準到幾百公尺的使用者(相對於所有 Gramin 的目標市場而言)少之又少,但是易用性絕對是每個使用者都需要的。如果希望運動錶可以打進更廣闊的市場,光是長相適合穿西裝是不夠的。

說到 UI,絕對不是只有觸控螢幕而已。這幾年智慧錶的廠商已經創造出很多操控的方式,比如你也提到一部分的轉輪啦、轉盤啦、側面的觸摸啦,我不相信這些全部都不能用在運動錶上。所以唯一的結論就是 Garmin 沒有能力或是不想改變他們萬年的四(五)按鍵操作方式。

Garmin 需要的廣告標語應該意思是這樣的:「功能強到沒人性,操作簡單到不用大腦」。我從頭到尾在說的就是 Garmin 的功能很強,但是以智慧錶的標準來說很難用。我預期 Garmin 就是會垮在這一點上。就這樣。

你不同意我尊重你,但我維持我的看法。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方向就一個啊,Garmin...(恕刪)


所以你有看過可以在水中使用的轉輪、轉盤、側面的觸摸?
有的話跟我說,我要買一支

另外如果說沒有人在意全馬幾百公尺的誤差,那我們另一棟樓到底在討論什麼呢?

Garmin的進階功能很多,並不是大家都用不到,是你不會用吧?
至少我有在用,我認識的跑友都有在用阿
操作Garmin運動功能到底有什麼是按三次按鍵以內搞不定的??你不會硬凹上下按鍵都要算次數吧
如果一定要硬凹上下按鍵都要算次數,不就只有觸控跟轉盤可以解決??
但是你有看過可以水中操作的觸控跟轉盤嗎?(也許Samsung Gear S3可以??我沒有研究過)

話說Apple watch叫出所有設定功能也要不止按三次,而且你沒事每天改設定是為了什麼??這不是剛拿到手錶就設定好不去動它嗎?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你有能力解決Garmin萬年按鍵問題
那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如果你有解決方案,請問你有跟Garmin提出過嗎?

抱怨產品很間單,但是你有任何建設性意見嗎??
Suunto, Tomtom, Epson, Bryton, Nike, Adidas, 馬拉松世界等"任何"其他品牌跑表,哪一支操作方式有達到你要求的水準??
可以讓我見識一下嗎??
littlebert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你有...(恕刪)


其實我用 Fenix3 HR,除了一開始拿到設定時需要按比較多次

設定運動頁面按比較多次,設定完後,這一年來,除了改鬧鐘時間

要按四、五次(包含向下按鍵),常用的跑步也只要按兩次而已

完全不覺得系統 UI需要改什麼?

再來,運動手錶最不需要就是觸控操作,常常運動時有手汗就不能操作,或是頁面亂跳,有時騎車或是天氣冷戴手套要拿下來才行,想必是沒有在運動的人才會想要觸控操作吧!

Garmin 待機跟使用時間久是我最滿意的,沒在跑步至少兩三週以上才需要充電

Apple watch 手錶兩天沒充電一定死給你看

朋友用到最後都不用了,常常忘了充電,不然就是充到忘記帶出門
matthew0129 wrote:
其實我用 Fenix3...(恕刪)


To matthew0129
我實在不能同意您更多
我用Fenix 3, 每次出門運動,根本連手錶螢幕都不用看,就可以秒按到我需要的功能
有長期運動習慣的人,就可以理解為什麼Garmin需要這樣設計


我其實也不知道Garmin的UI能怎麼改?所有品牌的運動手錶操作邏輯都大同小異
所以每一間運動手錶大廠研發人員跟UI設計人員可能都是白痴吧?

只有Apple是天才,設計出一支跑步跟單車會誤觸螢幕的好手錶
Apple watch這隻好手錶還撐不完一場全馬或是一場輪霸西濱100km,我看連泳渡日月潭可能也不能勝任
記得操作Apple watch的時候要把單車手套脫掉阿,跑步跟游泳到一半記得要擦乾手再來操作喔,揪咪!


PS. 話說昨天全程下雨的萬金石馬拉松,如果用Apple watch來記錄應該會是精采萬分,我可以想像我根本連"開始運動"都按不到
有人抱怨 AW 的問題

像這種就是典型蘋果產品初期會有的狀況。性能不如預期、引起使用者的抱怨等等。但是因為蘋果家大業大,創新不斷疊加的結果,總是會發展出更好的產品。更何況,這麼差的性能還是賣到翻掉。蘋果稅的威力還是很強,Garmin 就沒這種能量。

Google 那邊,我也期待盡快有殺手級的產品出現。而Garmin 已經失去創新動力,只能在外表做做文章,我是覺得很可惜的。上坡很難爬,下坡是很順的。


littlebert wrote:
所以你有看過可以在水中使用的轉輪、轉盤、側面的觸摸?

話說為什麼運動錶得要在水中操作?是當潛水表用嗎?據我所知你們是拿來當跑錶用啊,有馬拉松會潛水嗎?

所以我想,你應該是把運動錶在游泳時候的操作方式搞錯了。就算是三鐵錶,也不會在水面下操作的。(啊,有人會在蹬牆轉彎的時候手動按記圈按鈕,那時錶的確在水面下,不過那是因為 Garmin 連個記圈都不可靠,逼不得已才這樣)


至於 Apple Watch 可不可以拿來游泳呢?

在操作上肯定是可以的

點進去字都不用看,看第一張照片就好,濕不濕?你們不能濕,人家都這麼濕了。

雖然在功能上還有限制,但並沒有什麼錶面沾水或濕手不能操作的問題喲。因此 Garmin 一點都沒理由不去發展其它的操作方式。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