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今天中華職棒球彈性大? HR超多

比較起來職棒開頭前幾年真的是投手王國,
單季10勝以上、自責分率3以下的先發投手,平均1隊至少2個。
職棒2年的打擊排行榜,
破3成的還不到5人。

AMK wrote:
有一顆0.58x算...(恕刪)


打一場球兩隊得分加起來超過20分得好多場

哈哈哈

弄得跟打少棒一樣

九局沒打完 大家都有機會贏球

嘿嘿。。。

BlueMoon2100 wrote:
其實每個撿到球的球迷都可以測試一下彈性是否有變得很誇張,我想應該沒有.
中華職棒今年的打擊率高與防禦率高是因為投手比較弱跟好球帶比較小一點,
此外打擊能力變好是好事,去年的12強經典賽不也證明了大師兄一樣是巨砲嗎?


12強都是一群鳥隊
沒看到進到複賽B組把A組打到都不成人形嗎?
我們是在歡樂A組,B組才看得出實力在哪裡

例如年初台日交流賽,那個姓林的沒有彈力球掩護,就露出馬腳了
真是有1993-2001美國大聯盟的感覺,就不知當時MLB棒球彈性大不大,當時是61支的馬里斯障礙,
1993,前半季好幾個人有機會挑戰,最像今年的中華職棒.可惜那年罷賽而球季中斷,
之後幾年前半季也出現挑戰者,但後段無力,
終於在1998由McGwire創下單季70HR的紀綠,這年前半季37支來看,就很肯定能破了,
但McGwire的紀綠沒成為大障礙只維持3年,
2001年Barry Bonds 一舉推到73HR,而且打數更少
etry12768 wrote:
今年CPBL比賽用球的彈性係數為0.576,的確是近年最高,但仍在規範值0.532至0.578之間...(恕刪)

或許用球規範的區間,就是用來平衡投打對戰與比賽內容,

中職投手能力不行才是關鍵,但這並不是這兩年才有的問題,
既然已經知道這個情況,卻使用彈性係數接近最高上限的用球,
大概就知道,這個聯盟要給觀眾怎樣的比賽內容,

要說這對投手不公平,對打者也不一定公平,因為這樣的打擊成績反而會被認為有灌水嫌疑,例如另一棟樓王柏融就出現這樣的狀況,

隊數已經少了,比賽又是只看打擊的單一內容,投手戰,速度戰術之類的較少出現,棒球比賽的變化與複雜性少很多,
不知道別人怎樣,個人現在已經很難完整看完一場比賽,

建議華櫻用球2年約今年結束後,明年直接進口日職目前的比賽用球,
或許能給投手與打者較客觀與合理的評價,

不過重點還是,聯盟要給觀眾怎樣的比賽內容,
先把好球帶定義好

比賽時確實執行比較實在一點
這些中職的裁判 明明支援國際賽時就不會出現變形蟲或是沒有123的九宮格好球帶
不知道為何在台灣就這樣惡搞?


美津濃如果不投標 是要如何用呢?
我還懷疑今年的防禦率王的防禦率之高,會不會成為世界紀錄
我也是覺的現在球賽很難看,今年以來已經沒有從第一局看到結束的。
就只看打擊的球賽就真的不好看了。建議拿個投球機在投手丘上就可以了。
重點還是,聯盟要給觀眾怎樣的比賽內容+1

不是說全壘打多不好

一場比賽能3轟4轟5轟...是很high沒錯!

但是大魚大肉餐餐吃還是會膩啊!

像某一年的各隊投手也是威的不得了

打完上半季15轟的全壘打王竟然還是已離隊的阿多仔

(youtube影片的十大觸身球還飛踢捕手那位)

差點季末頒獎就要頒給他了

印象中(有誤請更正)聯盟也是為了球賽精彩度而季中換球...

說真的

打擊戰、投手戰都各有所好

但是如果失誤能少一點、球賽時間(垃圾時間)能縮短一點

至少

不用像今年每場打到一半就讓人想轉台啊!


wisin0711 wrote:
終於在1998由McGwire創下單季70HR的紀綠,這年前半季37支來看,就很肯定能破了,
但McGwire的紀綠沒成為大障礙只維持3年,
2001年Barry Bonds 一舉推到73HR,而且打數更少

馬怪,搜撒,邦茲
這幾個人的記錄都僅供參考

我對不乾淨的數據都直接打星號


KoalaTsao wrote:
先把好球帶定義好
比賽時確實執行比較實在一點


這兩年好球帶是大問題
早年以前有個姓林(?)的裁判好球帶特小,大概跟現在差不多
凡投手遇到他,參考防率我看都直接加1.5

arjigo wrote:
因為這樣的打擊成績反而會被認為有灌水嫌疑,例如另一棟樓王柏融就出現這樣的狀況,


他是好打者,但如果因為這兩年數據就出國
應該會哭著回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