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Garmin 你為什麼越走越遠了......都快掉下去了......

C2SAM wrote:
不會啊,我現在就棄嘎(恕刪)


那你肯定沒好好用 garmin 手錶, 手錶不只是紀錄而已, 還可以幫你訓練

線上有很多課表可以傳到手錶, 按表操課一定會提升的

其他有很多功能節拍器, 虛擬配速員, pace pro 配速策略 (跑馬要破 PB 很有用)

如果長期有跑步的, 按下跑步, 第一時間會出現建議課表
(沒有設定喔, 自己根據你平時跑步狀況出現, 可以選擇要不要做)

其他還有間歇跑設定, 線上下載別人路線, 然後可以按造爬升高低, 預計完成時間, 幫你配每公里速度

太快太慢手錶都會顯示, 這就是為何大多喜愛跑步的都用 garmin 手錶了

華為有這些功能嗎? AW 有嗎?

靠手錶這些功能, 間歇訓練, 前後約4個月時間
全馬 5:31 進步到 3:46 (使用 pace pro 配速功能)
半馬 2小時多進步到 96分(虛擬配速員能幫我配速)
10K 41:35
5K 18:53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剛推出 945 LTE(恕刪)


這是增加安全性, 跌倒, 出事故時幫助求救

登山時迷路, 等待救援可以持續定位給搜救人員

有特殊省電模式可以撐很久, 後續還有出太陽能充電的

不是給你打電話用, AW 登山迷路等待救援可以撐多久? 1天2天??

雖說月租費繳給 garmin, 但是說不定月租費很低, 一個月幾十元? 這要上市才知道了
matthew0129 wrote:
這是增加安全性, 跌(恕刪)


既然這東西不能打電話就會帶手機,帶了手機就能打電話求救。手機沒訊號它也沒訊號,結論就是個雞肋。

而且什麼跌倒偵測的也就是個笑話,我停個紅燈轉了一下車子而已也說我跌倒要發求救訊息。真的摔車的時候倒是一聲不吭。要等它幫你求救,你都斷氣了它還在睡哩。為了這殘缺的機能一個月繳兩百台幣,慢走不送。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既然這東西不能打電話(恕刪)


所以你買了 945 LTE?? 有體會過跌倒偵測?

專業三鐵表, 登山有時就5-7天, 手機稱那麼久嗎? 還是你的 AW 電力可以撐到7天10天?
AW 有內建等高線地圖?

你覺得用不到這功能可以不買, 產品設計有他的客群, 要包山包海的功能電力消耗呢?

全世界又不只是台灣,
你要說945 LTE登山沒辦法打電話, 不如直接帶電話就好, 這說法沒問題!
其實手機本來就能做到9成以上的應用, 但這世界除了手機外其他裝置還是持續的能夠在市場上活著,就有它道理!

這家錶類就擺明了好好地把握各種利基市場的使用者, 舉凡跑步, 高爾夫, 潛水, 航空...
這經營策略就是他們想掌握的, 市場跟股價也反應這策略對他們現階段是合適的, 長期就必須要看能不能持續開發出不同的利基市場來穩定獲利!

至少現階段就是沒看到他們想跟大眾市場廝殺...
matthew0129 wrote:
專業三鐵表, 登山有時就5-7天, 手機稱那麼久嗎?


登山什麼時候是三鐵的一部分了?

再重複一次我的問題,945 已經推出超過兩年了,根據過往的經驗,955 早就應該要上市了。但是 Garmin 只能推出一款雞肋產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再來,你閱讀理解能力要加強。你回的部分,是我在解釋為什麼 945 LTE 的 LTE 模式是雞肋。AW 的 LTE 模式本來就沒有打算要給你在極端狀況使用,而 945 LTE 的 LTE 恐怕也不是設計給極端狀況用的。在非極端狀況下,Garmin 的 LTE 既然不能打電話,使用者就會帶手機。這樣的話 Garmin LTE 有沒有就沒差別了。有可能方便一點點點點,沒有也沒差。所以它不敢叫 955,只能叫 945 LTE。但是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AW 的 LTE 是足夠讓使用者出門運動不帶手機的,這點就是雞肋與否的差別。

最後是根本性的問題,真的有登山者敢依靠這隻錶當作生命線嗎?真正的登山極端狀況之下,恐怕除了衛星電話能求救之外,LTE 都是沒訊號的。既然專業的登山者都會帶衛星電話,這個 LTE 求救的場景也就不實際了。也就是說,難不成這支錶的定位是給半吊子登山者用的半吊子求救用的?要求救之前要先摔斷手腳,手機還要先沒電,然後還得要在基地台附近?
看看這產品
inReach® Mini

這是個須付月租的產品,台灣未推出。
對於有在登山,需要紀錄軌跡,當發生山難需要救援,如果需要救援者有這神器會很利於搜救。
之前有些登山界人士會租用衛星電話彼此共用,但在登山旺季就會發生衛星電話不夠分配的窘境,但衛星電話通常不是拿來聊天,是有緊急事情聯絡用。

Garmin inReach Mini 這產品就很方便,防水、體積小、重量100g、電池續航力不錯
Up to 90 hours at 10-minute tracking (default)
Up to 35 hours at 10-minute tracking with 1-second logging
Up to 24 days at 30-minute tracking power save mode
Up to 1 year when powered off

可以發訊給留守人,透過網頁也可知道 inReach Mini 即時位置與軌跡紀錄。

了解上述後,再去思索Garmin 945 Lte想要做到甚麼,就大致有方向了。
衛星收訊也有死角、Lte(2G/3G)當然有更多收訊死角,當我在一個收訊不好的區域,我會嘗試使用簡訊求援,簡訊會在背景狀態一直嘗試發訊,只要有微弱訊號足夠發出一封簡訊就夠了;如果是拿個手機端詳尋找Lte或2G/3G訊號會增加不少耗電。
知道上述原理後,就知道Garmin 945 Lte能做到什,當發生需要搜救,可以透由最後基地台收訊基地方圓救援,如果有2~3個基地台訊號(如果Garmin是各電信廠商的訊號皆合作),利用三角定位就是AGPS了,重點就是只要有微弱基地台訊號可供發訊到Garmin平台,就會有軌跡紀錄,當需要救援就有方向可循。

945 Lte使用者發生需要救援,用殘存的力氣按下表上SOS時候:
狀況A:如果是當時有基地台訊號,Garmin平台的24小時救援中心就會啟動對應程序來搜救。
狀況B:如果是當時沒有基地台訊號,這時就是等待留守人的反應了,當留守人遲遲未收到任何訊息,留守人就會請求搜救了。

狀況C:最糟糕時候是945 Lte使用者無殘存的力氣按下表上SOS時候,有可能昏厥、或是上天堂了,這種狀況也是留守人後續反應處理.....,最糟糕狀況下是找回的是大體,但至少可以減少浪費社會救援資源、減少發生搜救持續數月等狀況。

瞭解上述後,再來反思如果攜帶衛星電話單攻登山時發生意外,無意識、昏厥、或已經升天,衛星電話沒有人操作也是無用。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運用各有優缺點

Garmin在台灣尚未推出945 Lte,尚未知道Lte會搭配哪幾家電信公司,能全包是最好,使用者透由Garmin月租制可以統包台灣全部電信公司,這樣能夠涵蓋到更多基地台訊號用來記錄。
但也有可能不推出喔,如同inReach Mini一般遲遲未在台灣上市。

945 Lte算是Garmin錶的類似esim新機板、全新功能運用,之前Garmin錶只能利用與手機之間的藍芽連線上internet,這次進化成錶自身也可以吞吐基地台訊號,依照Garmin的電池續航力調整經驗,錶上的行動訊號絕對不會一直開啟狀態,因為這樣太耗電,GPS、AGPS軌跡的採樣紀錄率也會適時搭配登山、健行等來使用,紀錄軌跡存在錶上是一種紀錄頻率,發送至Garmin平台伺服器內會是另外一種頻率,這些都很考驗燒電池電量;

945 Lte不會是第一隻,之後的某些錶應該也會有Lte這選項供使用者視需求選購,我是還蠻期待Garmin在這塊艱困電池容量下可以玩出哪些花樣運用,給Garmin一些時間進化,會越來越好的。

Garmin 產品眾多,挑選符合適合自己,就是個選擇罷了。

by the way
Garmin Venu 2 、945 Lte 有配備新一代的血氧心律感測器,這表示之後會陸續搭配新款感測器,我比較期待這項的進步,個人是覺得Garmin第一次推出的血氧感測器測量值常常偏低一點點。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登山什麼時候是三鐵的一部分了?

登山非三鐵的一部份,我想你們雞同鴨講了。
原意應該是指945除了三鐵也有多項如下選項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最後是根本性的問題,真的有登山者敢依靠這隻錶當作生命線嗎?真正的登山極端狀況之下,恐怕除了衛星電話能求救之外,LTE 都是沒訊號的。既然專業的登山者都會帶衛星電話,這個 LTE 求救的場景也就不實際了。也就是說,難不成這支錶的定位是給半吊子登山者用的半吊子求救用的?要求救之前要先摔斷手腳,手機還要先沒電,然後還得要在基地台附近?


如果是長時間多天數的登山,就會考量電池電力這些問題;
以我個人與周遭常在登山者,只要是多日的行程,通常:

1.會將行程告知留守人,攀登過程會讓留守人知曉,例如Facebook、IG、簡訊或直接通話等各式回報留守人,通常留守人也會大致知道登山者腳程是否過度延遲,當遲遲未到某山屋、某營地或遲遲未收到任何登山者回報,留守人是會有警覺會主動去追的

2.登山過程,會有手機上離線地圖(例如魯地圖),但通常是需要時候才會拿出來看看是否走離既定路線,常在登山者會知道可以參考魯地圖上的可通訊地點拿出手機打卡、上傳照片或報平安給留守人等,在沒有訊號的地方打開手機只是徒增耗電,so 手機常常是關機狀態以保電力。
衛星電話的使用狀況亦同,都會常保電力為要,需要時候才開機。
我個人是沒有財力負擔衛星電話,我想多數登山者也不會將衛星電話列為登山常備裝備。

3.Garmin的戶外運動系列表如Fenix、Instinct、935、945等電池續電力較佳的錶款,登山者不少也會配戴,依我個人使用經驗,登山口開始我就會啟動登山或健行來記錄,當抵達山屋、紮營地也就是要休息了,不移動了,錶會切換為省電模式或甚至關機,直到隔天需移動時候才又開啟,通常要撐個一周以上電力是可以的,錶可以記錄完整GPX路徑,但當然非跑步那般逐秒逐點紀錄,登山、健行等這類為了省電,Garmin會拉長錶的各項採樣紀錄功能。

以上個人小小經驗給各位參考,在山區不會單靠基地台訊號來當成求救唯一方式,與留守人搭配合作是必要的。
對於登山安全有興趣的可以多多搜尋Youtebe內多有影片教學這塊、或Podcast也有多個登山類節目可收聽。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剛推出 945 LTE 了。這是一支雞肋,加了 LTE 功能但是不能打電話。那是不是還是得把電話帶著?既然都必須帶電話了那錶上的 LTE 有什麼意義嗎?


加了LTE功能但不能打電話,Garmin的inReach® Mini也是有這狀況,使用了衛星訊號但不能打電話喔

這裡有份"2020全國登山研討會"內的文件可供參考,為何會開發出這款使用衛星訊號但卻無法通話

inReach 登山安全與救援利器-手持式衛星定位雙向發報器

如果是會出國攀登、健行者 inReach很適合,
如果只是Local 使用者類似945 LTE夠矣,
除外此錶給孩童、失智可能迷路患者、或是想知道寵物在戶外流浪時候走哪些路徑,也都可以運用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據說 Garmin 沒有把這支錶命名為 955 就是因為功能上只有微小的差異,不到換代的程度。都已經過了兩年了只能推出這種雞肋產品


Garmin錶內空間很有限,945 LTE能新增LTE功能,想必機板是需要新增類似esim與基地台收發天線,之前的Garmin錶款只有藍芽、ANT、WiFi、這些都需收發訊號天線。
個人認為除非Garmin非常非常非常有遠見,在開發945時候就有打算納入LTE到機板,否則 945 LTE應該是新開發。
至於為何會延續945後綴加 LTE,這只有Garmin內部人才會知曉;
Fenix 6 新增太陽能功能時候機板也絕對與原來不同,但也只是後綴加上Solar,強調太陽能這些字樣;
Instinct 新增太陽能功能時候機板也絕對與原來不同,除此還改了血氧心律感應器、GPS chip改了、電池也加大;
繼945 LTE之後,Fenix 電池更大要搭LTE更不是問題,至於會稱呼為Fenix 6 Solar LTE或會是命名為Fenix 7,新增產品線,這留給Garmin內部人了。
matthew0129 wrote:
那你肯定沒好好用 g...(恕刪)


我想說的是,無論錶的功能多強大,GPS錶最大的重點就是GPS要準要穩好嗎?

要不然配速在7分速與4分速中飄移,你用跑錶的內訓練有什用,又有什參考值?

我用Garmin跑錶不算短,裡面的訓練課程也玩過一輪了,但他的GPS在市區就是飄,就是不穩..... 塑殻是如此,金屬殼就更不用說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