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區的迷思

本人是初跑者,用Garmin 手錶監察心跳,當中所用的心率區分 (1-5), 發覺又和儲備心率法的區分,在百份比上又有明顯分別,尤其乳酸耐力(T), 只有4%的範圍,真的有點搞不清楚如何解讀和運用。
2016-12-07 15:00 發佈
你測過自己的最大心律與靜止心律了嗎?每個人的心律都不相同,手錶裡的數值只是一個參考值而已,建議你測一下自己的心跳率會比較準.
有關心跳率的測量跟設定,請找徐國峰教練的文章,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正正拜讀完徐老師的"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迷思便產生,可能要多讀一遍。
pasugal wrote:
本人是初跑者,用Garmin...(恕刪)


心率的區間方法是用來定義訓練強度
有沒有達到預定的訓練強度是以當回合的平均值與累計時間來分析
所以,訓練時並無需要你隨時監測心跳

最大心率法與儲備心率法,主要差別在於後者有將安靜心率考慮進去
並且,儲備心率也意圖對應人體在不同強度的Vo2MAX值
其百分比設計就會與最大心率法不同
同樣兩個最大心率在每分鐘200次的人,其安靜心率會因為訓練成果不同而異
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理當套用不同的菜單強度
你可以定期測量自己的最大心率與安靜心率
不過最大心率通常不太能提高,所以主要是看後者-安靜心率
這部分的的解說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既然用了跑錶

怎麼不測量出自己的安靜心跳和最大心跳

然後從garmin connect裡去設定自己儲備心率的五區間呢?

不要用原廠內定的,當然差異很大

像是以下是我的設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