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不敢說是米粉,就是類似的商品都會選擇CP值最高或是功能最貼近自己的來購買
所以我們家酪梨爸用的是有GPS功能的「小米手環7 PRO」,專門用來跑步或登山的時候不帶手機紀錄軌跡用的
酪梨媽就喜歡小巧輕薄的小米手環,所以選用「小米手環8」,兩支手環都可以自行設計錶面,就能把小孩放的滿版療癒自己。

左邊為小米手環9 右邊為小米手環8
這次取得上市不久的「小米手環9」與跑步配件,來分享一些我覺得重要的差別

這次升級改變的部分並不多,外觀改變成金屬色,如果是原廠裸裝使用會有質感提升的感覺,因為現在大家都會選擇好看的手環錶帶,本體的變更對我影響很些微,主要還是大小重量變更比較實際一點,好處是這次的手環可以兼用上一代小米手環8的錶帶,所以如果是上一代的使用者,有購入了喜歡的錶帶完全可以通用這一代。
開機步驟是連接電源,就會自動開機進入連線步驟,我本身手機就有安裝小米運動APP,所以只要掃瞄就可以輕易連上,目前在安卓手機上使用完全沒遇過什麼問題。

因為9代跟上一代8代大同小異
說一說我買手環最在意的幾個功能
1.手環亮度:提高到1200nit,整整高出上一代一倍
對於我們這種進入老花的中年人來說,錶面大小跟亮度非常的重要,我自己本身使用的「小米手環7 PRO」亮度最高為500nit,酪梨媽使用的「小米手環8」亮度最高為600nit,平常在外面太陽大的時候要看手錶的訊息,是需要用另外一隻手遮光的,大太陽下騎車的時候如果要看時間更好笑,手腕要抬得好高避開太陽光才勉強看的到。
「小米手環7 PRO」的錶面比較大,亮度不足的部分可以用錶面字的大小來彌補,相對同樣是標準大小的「小米手環8」來說就會更吃力,酪梨媽常常跟我說看不到最小字的步數跟其他資訊,「小米手環9」的亮度提升,明顯對於看螢幕上面的資訊有幫助,我們兩個都不需要瞇著眼睛看畫面,我認為光這一點就值得下手。

2.續航增加:標準續航21天
上一代的小米手環可以待機16天,在全開模式下一週一充差不多,實際上我很少看到酪梨媽充他的小米手環8,現在小米手環9在續航上時間增加,而且充電的速度很快,手環充電的焦慮感基本上已經完全消失。
3.運動模式:沒有GPS也能完全使用手錶訓練
我買7 PRO的原因就很單純的是跑步需要紀錄GPS軌跡,也不想帶著手機運動,跟專業跑者需要很精確的高階運動手錶要求不同,我就只是要簡單了解每次的運動表現,做些紀錄貼貼社群,之前我使用的是小米青春版,對我來說就是把同樣的功能換一支手環來用。
這幾年帶小孩所以沒機會出國,戴GPS手錶出國跑步畫地圖的樂趣消失了,就是很實在的使用手錶內建的各種運動模式來記錄身體表現,或是使用內建的訓練模式來調整表現。
我尤其喜歡使用小米手環內建的跑步課程,裡面內建的基礎燃脂跑跟進階燃脂跑,只要跟著手環提醒,控制跑步速度來增減心律,就可以輕鬆控制燃脂的效果,另外也有各種間歇跑跟耐力跑,對於生活忙碌沒時間好好規劃課程的人來說,是很適合的運動方案,150種以上的運動分項能滿足大多種類的運動紀錄需求,我個人覺得很夠了。
我這次帶著7PRO跟小米手環9實測了登山與跑步機慢跑,分列為以下

以下是兩支手環紀錄同一個登山活動的內容,左邊為小米手環7PRO,右邊為小米手環9
可以明顯看出來小米手環9在所有數據上面都比較「樂觀」,因為也不到快樂錶的狀態,代表數據基本上可受信賴,心律的部分偵測幾乎相同,唯一的問題就是必須要攜帶手機並且連線手環才能紀錄軌跡,如果沒有要紀錄軌跡的那就是單純好用。

小米手環9跟8相同,多了一個運動表現的紀錄,當中的恢復時長建議要休息11個小時,先不說基準為何,數據是挺有趣味的。

正因為小米手環9也是沒有GPS的手環,跑步部分的實測我就使用了跑步機同時記錄。
登山完馬上使用跑步機,以定速6KM/HR,坡度0的速度慢跑,目標為跑步機上記數2KM為止(約20分鐘)
兩支手環計數出來的公里數都超過約500公尺,看起來是以步幅與步頻換算出來的距離,卡路里消耗與心率都相去不遠,小米手環9在APP裡呈現的數據會更多更詳細一些。


4.跑步配件:跑步豆
這個配件在小米手環8就有,當時看網路分享感覺並沒有很有趣,畢竟我比較在意GPS功能,這次實際使用起來感覺非常有意思,接下來分享使用方式與數據紀錄。

使用跑步豆之前要先在手機APP上切換成跑步豆模式,這時候可以看到APP上寫著跑步姿勢
辨識,原來跑步豆模式主要是專門在記錄雙腳步頻、步數、步幅、配速、距離、步頻配速比、著地時間、騰空時間、騰空比例、內旋和外旋、足步著地形態、衝擊力道、單腳步頻的專業跑者模式,相對因為夾在鞋子上,就不會記錄到心律狀況。

切換成跑步豆模式後會重新連線小米手環9,而且一般APP一次只能連線一支手環,這時候我的7PRO跟小米手環9同時間都連線成功,我原本想說這樣就可以同時記錄到跑步豆的數據跟心律狀況,但後來同步的時候7 PRO的數據消失了,這是跑者最怕的狀態,不知道是不是同時連了兩個手環的關係,非常可惜。

取下錶帶後將小米手環9本體安裝進跑步豆配件裡,依照APP提示將跑步豆面向自己夾在鞋帶中間處,

這時候如果處於跑步豆模式,螢幕會直接顯示請在APP發起運動,

這個時候手環本體操作功能只剩下退出跑步豆模式,也就是說跑步豆模式,是一定要帶著手機才能啟動的模式,如果不想帶著手機,就要啟動完之後再跑,這點感覺不是很理想。

使用APP上的運動,選定跑步後按下開始,畫面會進入「運動進行中」因為跑步豆主要就是使用在跑步跟腳踏車上,基本上會以這兩個模式為主。

同樣是使用6KM/HR,坡度0的跑步機模式慢慢跑,主打一個流汗又不累的狀態,結束後APP顯示以下數據。
其中跑步姿態的部分真的很有趣,因為在跑步機慢慢跑,基本上我都是腳跟著地,比例高達69%,著地的衝擊力表示在跑步過程中,足底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最大值為體重的2.0倍,那以我現在的體重我的足底受重快170公斤呢...。

如果平常是帶著手機跑步的狀態,帶著跑步豆所測出來的數據,幾乎可以媲美專業運動手錶與器材,這點讓人驚豔。
5.血氧模式&心律模式&壓力模式:
剛好家裡有手指血壓器,與小米手環9一起量測血氧,測量過程中失敗三次,原因是配戴的位置要離手腕再遠1.5CM左右,移動錶帶後就沒問題了,但這個問題在小米手環7PRO上沒發生過。
與醫療用的手指血氧機同時監測,小米手環測出數據的時間相對的要長很多,相差近有30秒以上,測出來的數據幾乎相同。



壓力監測的部分,測出來的是輕度,不知道標準是什麼,我基本上不覺得自己有壓力。

6.售價居然比上一代便宜
我看官網除了比較輕,比較時尚之外,他居然還賣到千元以下,上次幫酪梨媽買小米8的時候還要千元以上,現在官方價格低於千元,也許是因為市場百家爭鳴,不高逾千元的售價也比較能推薦入手,畢竟小米已經做手環很久了。
以上小米手環9的試用心得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購買網址 http://lihi2.com/tZecl